三级网络范文

时间:2023-03-05 05:10:07

三级网络

三级网络范文第1篇

2008年下半年三级网络技术的全国报考人数为24万左右,三级网络技术笔试试卷的整卷难度为0.53,整卷的信度达到了0.91,取证率为25.11%。全卷的难度适中,信度较好。现对典型试题做简要分析,以期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种Ethernet交换机具有24个10/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与2个1000Mbps的全双工端口,其总带宽最大可以达到:

A)0.44Gbps B)4.40Gbps C)0.88Gbps D)8.80Gbps

这道题目是三级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试题,考生在组网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带宽合适的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等设备。此题涉及局域网交换机的相关概念。首先,局域网交换机按照交换机端口的工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半双工端口和全双工端口,对于100Mbps的端口,如果是半双工方式则其带宽为100Mpbs,如果是全双工方式则其带宽为100Mpbs×2=200Mbps。其次要领会“总带宽最大”的含义,所谓总带宽最大就是要求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工作在最大的带宽数率上,如10/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应该工作在100Mbps全双工的带宽数率,即该端口的最大工作带宽为200Mpbs。根据题意,该种交换机有24个10/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和2个1000Mbps的全双工端口,如果要求交换机的带宽的最大值,就要让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交换机的总带宽为200Mpbs×24+2000Mbps×2=8800Mbps=8.8Gbps,所以答案选择D。

某局域网包含I、II、III、IV四台主机,它们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这四台主机的IP地址、子网屏蔽码和运行的操作系统如下:

I:10.1.1.1、255.255.255.0、Windows

II:10.2.1.1、255.255.255.0、Windows

III:10.1.1.2、255.255.255.0、Unix

IV:10.1.2.1、255.255.255.0、Linux

如果在I主机上提供Web服务,那么可以使用该Web服务的主机是:

A)II、III和IV B)仅II

C)仅III D)仅IV

此题也是一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题。根据题意,在某局域网中有I、II、III、IV四台主机,而且这四台主机是通过集线器相互连通的,在题目的描述中还提供了这四台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运行的操作系统等信息。

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首先要确定该题目要考核的知识点,题目可以理解为哪台主机能够使用I主机提供的Web服务。根据TCP/IP协议,如果一台主机能够使用另外一台主机的Web服务,那么这台主机和提供Web服务的主机必须是能够相互连通的。再让我们顺着连通这条线索查看题目,题目中提供的四台主机的连接方式是“它们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我们都知道“集线器”和“路由器”不同之处是“集线器”没有选择路由的功能,集线器的转发方式是所有发送到集线器的IP数据包都是通过物理方式被转发到的集线器的所有端口,而由主机来判断是否接收该IP数据包。也就是说连接到同一集线器上的同一网段的主机之间才可以相互通信,而连接到同一集线器上的不同网段的主机则相互之间不能通信,即集线器只能为同一网段的主机提供网络连接功能。

分析到这里,考生就能明确本题所考核的知识点就是对Web服务、集线器和网段的理解。依据对知识点的理解,我们知道能否使用Web服务与主机的操作系统无关,能够使用Web服务的必要条件是两台主机连通关系。

三级网络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省、市、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新特点和新任务,扎实有效开展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镇、村“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协调有力的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宗教事务管理到位,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三、工作内容

建立健全镇、村宗教事务管理网络,纳入综治维稳网络体系,我镇配备统战委员、统战干事,村设宗教联络员。

(一)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六条规定,我镇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对全镇、村委会所建立的宗教工作网络及宗教工作责任制进行督查和管理。

(二)明确设立专兼宗教工作委员所承担工作任务,细化宗教工作方案。负责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

(三)有信教群众以及宗教活动场所的村委会要设立宗教工作联络员,签订责任状。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镇“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建设领导小组:

五、工作要求

(一)将基层宗教工作网络纳入社会管理网络体系中。将宗教工作网络建设与社会管理网络体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选好配强宗教工作专职委员和联络员。要选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综合素质高、党性和政治意识强的人员做为宗教工作专兼职委员。各村委会要选配掌握本地情况、在群众中有威信、具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一定工作经验的不信教人员担任宗教工作联络员。

三级网络范文第3篇

摘要: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由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新模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心理咨询;三级网络;心理健康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的困扰,近几年来,在各高校,接二连三出现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大家的关注,本文就大学生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问题具体展开探讨,指出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三级网络的必要性

1.1 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现状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重视,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致力于在学生中间普及心理教育。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为更多的学生所接受。心理咨询三级网络应运而生。

1.2 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沮丧、受挫的情绪时常出现。这时,如果学校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难以自我调节,有可能钻进牛角尖而无法自拔。这必将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学校心理咨询三级网络的建立,将会有效缓解这一情形。各级、各部门都会投入人力、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将心理障碍扼杀在萌芽中。

1.3 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高学历、高技能已不能赢得社会的亲睐。社会竞争的激烈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耐受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心理咨询三级网络的建立,将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满足学生锻炼心理承受力的要求。

2学校三级心理咨询网络开展的原则

2.1 坚持与高校德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学校三级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德育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其成长的心理认识问题,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 、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并立足于教育和发展,以达到使其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高校心理咨询也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发展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

2.2 坚持以“发展性”咨询原则为主,构建学校三级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及发展趋势应为发展性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是使适应正常、健康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高校的心理咨询必然应以教育的发展的模式为核心。在功能上,把以前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转变为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三个方面合作统一的方式。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鼓励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现有能力,充分挖掘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3心理咨询三级网络基本构建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是一种帮助人的过程。因此,学校首先要配备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使学生在心理咨询时能尽情地倾诉心中的苦闷和内心的感受,并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当前,各高校相继建立咨询机构,这是当前实施心理教育的最为可行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仅仅依靠几名专职工作人员来工作,应当通过构建心理咨询三级网络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三级网络可通过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主任;另一种是学校心工委——系心工委支委——班级心理委员。在实际工作中,既可以只选择其中一种模式,也可以两种模式并行使用,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3.1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业机构,面向学校全体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辅导。它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培训、宣传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监管心理健康三级网络工作系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人员是高校实施心理教育的核心和骨干力量,他们经过专业培训教育,具有的专业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过硬,能够很好的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同时,他们要与学校各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组织和帮助他们在全校范围内注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做好全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但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已经难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以促进其长远发展。例如,某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针对学校毕业生的所从事的职业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关注这一特定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从根本上讲,心理问题的解决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之,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现在很多学校为辅导员提供岗位培训的机会,鼓励辅导员学习专业心理学知识,并鼓励辅导员持证上岗。这样既能够督促辅导员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又能够使学生得到专业的心理指导服务。

班主任是开展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平时和班级学生接触最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的各种动态。学生在遭遇到各种情况时也愿意和班主任吐露心声,把班主任作为他们的倾诉对象。班主任的得天独厚条件为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供可能。因此,班主任工作不仅是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3.2 学校心工委——系部心工委——班级心理委员学校心工委是一种学生自我帮助的心理咨询组织,通过自发组织心理健康活动,使学生提高对自我和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从而最大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目前一些学校还在心理教育学生干部队伍中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心理志愿者,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系部心工委是在学校心理教育学生干部队伍的领导下进行的二级学院(系部)的心理咨询组织。它也是由学生组成的心理咨询团体。主要是在学校心工委的领导下以系部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心理活动的开展,让本系的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在应对压力挫折时能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放松,自我解压。

心理委员是班委成员之一,是在学校的培训指导下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管理心理健康事务、实施朋辈互助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专职学生干部。心理委员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的优势表现在平辈且是关系不错的同学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经历,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交流,与专业咨询人员相比,更容易取得实效。不足之处表现在这些朋辈心理辅导员虽然经过培训,但毕竟是非专业人员,在应对一些紧急或特殊情况有些难度。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出现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中出现的紧张、压抑、郁闷等不良情绪,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得到预期的效果。

4加强心理咨询三级网络的意义

培养一批适合中国国情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目前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学生是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他们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和家庭的期望,他们能否健康茁壮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大学生还处在青春发育的尾期,心智还都不够成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怎样帮助大学生顺利地走出成长的难关,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加强心理咨询不仅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问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因此,心理咨询三级网络的设立将会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三级网络的建立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保障模式,当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时,会适时的为学生做好“心理瑜伽训练”,使之成为一个了解自己、关爱他人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沈贵鹏.五种心理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05).

[2]程建伟,冼吉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工作模式[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三级网络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解决城乡居民实际困难,维护城乡居民切身利益,满足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活需求作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搞好与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服务。

(二)坚持综合推进,突出特色。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的建设工作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既要统筹兼顾,力促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上新台阶,又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立足现有工作基础,着力打造特色服务,使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站)综合建设上水平,特色服务出亮点。

(三)坚持城乡统筹,延伸服务。在完善城区三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社区服务向农村村落社区延伸,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建立便民服务站。做到社区服务城乡并重,互动互补,社区服务事业城乡同规划、同建设、同推进。

(四)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不同的服务模式,创造各具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做到政府公共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促进社区服务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坚持三级联动,各负其责。区社区服务中心、各街道、居委会要按照标准完善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各乡镇(含白塘街道)、村委会要开展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的建设。区直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全区城乡三级社区服务网络的建设。

(六)坚持三个结合,相互促进。在推进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过程中,要与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与乡镇街道开展的民事代办点结合起来,切实为民办实事;要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基层组织健康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站)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有较大提升,努力做到“贫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1、区社区服务中心要继续做好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建设。凡是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政府各部门行政事务类服务均集中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上级政府部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规范开展服务。要重点加强社区居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巩固和提升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助万家”服务在线的服务能力,提供24小时有应服务。大力增加服务项目,发展加盟服务商,做到只要群众需求的服务,中心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网的建设,安排专人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处理相关服务申请,中心设立外网服务器,与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服务中心(站)通过互联网连通。整合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资源,发展服务商,使“助万家”服务在线深入基层社区、村委会。大力宣传社区服务网和“助万家”服务在线,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整合政务服务。实行“管办分离”,集中受理和处理与居民密切相关的行政事务。实行政事、政社分开。把街道办事处原承担的社会化职能和公益工作移交给社区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和面向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完善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的场所面积达到规定标准,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基本满足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需要。

3、社区服务站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基础设施。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提供和居民密切相关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法律服务、卫生服务等服务,主要是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等社会特殊群体的公益;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以便民利民服务为内容的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服务。

(二)乡镇、村委会便民服务中心(站)基本建立,村落社区服务有序开展。

1、各乡镇要适应农村群众的要求,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委会便民服务站。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司法、民政、土管、计生、劳动、新农合、卫生防疫、水利、农技、畜牧、蔬菜、水产、林业、农机、经管、财政、供电、通信、组织关系接转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链条。一是服务要向生产领域延伸。与经济部门结合,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政策信息服务,为城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就业培训服务,如登记用工信息、招聘培训简章等。二是服务向流通领域延伸。与涉农部门结合,建立农副产品供求及价格平台,将信息网点延伸到乡镇中心,如及时向社会产品需求和价格信息。三是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提供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咨询和信息等服务;解决种、养、加工等生产环节的科学技术问题。

2、建立村委会便民服务站,便民服务站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向下延伸的一个服务链条,集中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务工信息、农技指导、以及为有困难的群众提供代办服务。村委会便民服务站安排专人担任村级员,为群众向乡镇中心申办有关事项。

四、实施步骤

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要在11月底之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30)

(一)制定方案。6月15日前区民政局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并将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报送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领导小组。

(二)动员部署。6月30日之前召开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参加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工作目标,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建设实施阶段(2012年7月1日—2012年10月31日)

(一)乡镇、街道制定建设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7月上旬,各乡镇、街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建设规划和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服务内容,资金筹措、人员安排、制度建设、责任划分、工作时限、目标进度等,并将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报送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二)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按照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建设工作。

(三)中期督查和阶段评比。区效能办和区民政局要强化督查,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8月上旬进行一次中期工作督查。9月上旬进行一次建设工作阶段性检查评比。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1月1日—30日)

按照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11月适时组织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对全区街道、乡镇、村(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站)、便民服务中心(站)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选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区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同时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工作队伍,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区财政要根据建设工作需要,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和建设经费。

(二)规划先行,方案保障。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建设,必须先行做好建设规划。各建设单位要准确定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和发展方向,科学定位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个定位进行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在制定规划和方案要坚持统筹内容,合理安排好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内容建设,机构组织建设等相关建设工作,要把社区服务中心综合建设和特色建设纳入建设内容中去。要按照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明确时效,倒排工期,明确进度要求、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社区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要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乡镇、街道在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要充分利用培训、会议和现有的居民学校、宣传栏等各种契机和载体,及时宣传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让广大群众接受、信任和使用。

三级网络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三级网络技术;VB;模拟考试系统;随机抽题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029-03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也已成为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为方便广大学生检验习得的网络技术知识,并积极备战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等级考试,在此进行基于VB的三级网络技术模拟考试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所设计的三级网络技术模拟考试系统从学生角度出发,最终完全面向学生。它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够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提高考生认知能力和适应考试的能力。该系统随机抽取题目,自动对试卷进行评分,增加了考试的实时性和全面性。此外,三级网络技术模拟考试系统作为学生独立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有助于促进远程教育中教育资源的开发。

2 系统功能概述

该三级网络技术模拟考试系统使用了VB、Access主要开发工具和Photoshop辅助工具,由管理员模块和考生模块两个模块组成。由于三级网络技术知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所更新,则管理员模块可以解决知识更新伴随的试题更新问题。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综合题作答形式与填空题相近,本模拟考试系统将其归类为填空题。此外,考虑到初学者学习网络技术知识会有感到枯燥的时候,故在此增设娱乐区域,希望使学习者得到适时放松,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 系统功能分析与实现

系统功能分析

1)系统客户端功能分析。该三级网络技术模拟考试系统主要分为管理员模块和考生模块,由于该系统面向的对象是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者,因此两个主要模块的功能都是为学习者量身打造。本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系统数据库功能分析。该模拟考试系统要长期存放大量的试题和考生信息等数据,即需将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在上述的模块中除了娱乐区域,都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该系统涉及的数据库系统以模拟考试系统功能为基础,建立一个名为“模拟考试系统数据库”总的数据库。总库中包含学生信息表、选择题题库表、填空题题库表、试卷参数表和学生考试试卷表等5个数据表。该数据库主要用于登录系统和抽取试题进行考试,用户实际操作的是数据库中这5个不同数据表相互连接后的结果,以便系统正常运行,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工作效率。

系统功能实现

1)数据库实现。依据本系统的实际特点和功能要求,该数据库中主要选择题题库表和学生考试试卷表等5个表。选择题题库表项主要有选择题号、题干、选项、标准答案、解析、错误次数等。学生考试试卷表项主要有试题在试卷中编号、试题在题库中编号、试题答案、学生答案、得分等。

2)客户端功能实现。在考生总界面中,单击“模拟考试”按钮,再单击随之出现的“开始考试”按钮,即可进入与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等级考试类似的考试界面中,系统客户端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3)计时功能。由于考生已知道考试总时间,没有必要再设计一个倒计时功能来增加考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考生知晓实际所用考试时间能反思出自己对试题的掌握情况。综上,本模拟考试系统将真实考试环境中的倒计时功能改进为直接计时功能,流程如图3所示。

4)随机抽题功能。考生在单击“开始考试”按钮的同时,系统自动从数据库对应表中通过循环产生的随机数生成40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的题号,逐个保存至数组,然后将抽取的试题题号植入考生考试试卷表中。在考试界面中需新建一个Adodc控件,将Adodc控件的数据源设为考生考试试卷表和选择题表与填空题表的条件连接体。随机抽题的流程如图4所示。

5)统计考生的成绩。考生顺利答完所有题目,单击“交卷”按钮,或者考生考试已到120分钟的真实考试时间,系统会自动判断考生的答案正确与否,统计出考生所得分数,关闭模拟考试界面。统计分数的流程如图5所示。

4 总结

本文是针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学习和模拟考试所做出的一些研究,对于自主学习三级网络技术的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系统经过多次修改和调试,基本能实现模拟考试、总结学习成果等功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本系统分数统计的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许洋,李胜.基于VB的计算机二级考试练习系统设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7-29.

[2]唐建国.基于VB+ACCESS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2(2):19-20,23.

[3]唐赞玉,瞿绍军,彭华.基于VB的计算机考试复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39-42.

[4]武怀生.基于VB&ACCESS的考试系统中生成不重复随机试题的算法及程序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10):132-134.

三级网络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价格、三级网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34-0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其中农村的价格和收费问题又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是新形势对物价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价格管理部门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价格监督三级网络的建立,是保护农民群众权益、落实惠农政策、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的重要切入点,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收费和价格监管工作一直是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的薄弱环节,农村乱收费问题时有发生,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现就如何推进农村三级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价费监管机制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现状

蓬莱市目前人口45万人,下设12个镇(街),58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70%左右,做好农村价费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蓬莱市于1997年成立乡镇价格监督站,是全省率先挂牌运作的县级市。2003年,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下,全市12个镇(街)、8处社区重新组建了农村价格监督站,在582个行政村聘请了义务监督员,初步形成了以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主体、以镇(街道)价格监督站为依托、以村级价格监督联络员为主力的三级农村价格监督网络格局。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围绕“清费、治乱、减负”这一目标,每年组织开展多次专项检查,大力推进价格公示制度,对群众举报有报必查,基本达到价费管理透明、收费行为规范、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

二、当前农村价格监管工作出现的新特点

1、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仍需健全,基础建设有待加强。一是网络建设存有断档现象。有的镇村认为只要把农村价格监督站的牌子挂起来就算完成任务,工作制度、工作责任定位不明,对相应工作手段模糊不清;有的则认为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对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减轻农民负担作用不大,思想意识上没有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价格监督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有的价格监督员有的只挂名却不履行职责,有的虽有工作热情,但缺乏系统的价格专业基础知识,价格政策掌握不清,虽然组织过多次培训,但效果有待增强,去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价格服务工作的需要。

2、农村价格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监督覆盖面不广。价格主管部门作为整治涉农乱收费和农村市场价格监管的主力军,但相对薄弱的监管力量与所负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另外,由于执法手段偏软,经济制裁力度偏小,措施不硬等原因,农村价格监督站并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对乱收费行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罚,某些单位在利益驱动下,凭借侥幸心理,屡屡触犯价格法规,导致涉农违价行为难以有效根除。

3、宣传服务手段有待加强,农民价格法制意识还有待提高。目前农村价格服务主要采用发送资料、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回答问题等传统的宣传手段,虽然开设了价格门户网站,在镇街网站上设立价格信息专栏,但信息难以得到有效推广,部分农民群众对信息科技手段一无所知,对价格政策不甚了解,对于价格维权的方式一知半解,更得不到及时可靠的市场价格信息,农村价格宣传服务存在明显的缺位现象。

三、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做好农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农村价格服务工作的自觉性。作为涉农价费监管的职能部门,必须注重转变观念,致力于提高农村价格服务水平。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努力在强化价格服务上下功夫,顺应农村形势,适应农民的需要,搞好价格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快捷、准确、新颖的价格信息,帮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价格,有效组织生产、经营,防止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以及“种啥啥便宜”的现象出现;坚持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切实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提高生产效益,规避生产风险,科学合理地进行生产与消费。

2、完善体制建设,确保农村价格服务工作的持久性。一是建立完善服务体制,形成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农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的建设,建立乡镇分管领导和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为物价监督员、聘请人大、政协委员为义务监督员的纵向联动机制,扩大农村价格管理的影响力与辐射面。二是加强农村价格监督员综合素质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价格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及价格投诉受理等方面的培训,切实解决农民价格举报找人受理难、价格矛盾找人调解难、价格信息找人咨询难的“三难”现象。三是建立工作联系、信息服务、成效反馈等制度,健全信息报送、工作例会和绩效评价等工作机制。尤其要加强农村价格监督站工作的考核奖惩,建立一套完善的价格服务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岗位责任以及考核办法,并以宣传板的形式公示,推动农村价格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级网络范文第7篇

1 三级网络的职责与定位

国家九大基本公共卫生和疾控系统实行绩效考核政策的出台,为公共卫生工作指明了目标任务,也解决了相关工作经费,这也将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定位于社会公益事业。那么县乡村三级在这个体系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这就需要我们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了。笔者认为,村级职责重点是九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实施组织,居民健康(包括老年人)体检和免疫接种的组织,慢病和重症精神病管理工作、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具体实施。乡镇级重点是对村级的督导、考核,开展全程质控;协助县级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特别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措施的督导、落实和后期动态收集报告。县级重点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综合指挥平台、对全县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开展适宜科研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制订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开展全程质控。

2 推行村级“全科疾控”工作模式

“全科疾控”工作模式是指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全面负责、全方位开展工作,为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1]。其内容以涉及疾控的五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具体职责包括:1、慢病管理随访,2、传染病报告和散发传染病疫点处理,3、协助处理辖区内公共卫生事件,4、免疫儿童接种通知,和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5、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6、重症精神病管理;7、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任务。

3 打造乡镇“疾控”文化品牌

“大疾控”文化包括疾控机构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行为规范、服务特色,既包涵物资形态的东西,也包含非物资形态的东西。铸就“以文化凝聚团队,用专业创造辉煌”,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新型疾控团队。[2]针对过去村级公共卫生人员定位不明确的实际情况,打造疾控文化,让他们有认同感、归宿感和使命感,这对稳定村级队伍和凝聚村级力量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4 建立县级综合指挥平台和培训、科研基地,开展全程质控

针对日益扩张的信息时代和逐年高涨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遵循“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要求,县级应迅速建立公共卫生综合指挥平台。就疾控系统而言,可建立三横三纵的模型,即应急指挥、信息沟通、质量控制三个纵列和资源管理、卫生服务、指挥决策三个横面。依托公共卫生综合指挥平台,达到卫生信息平战结合的高级融合,实现横向应用整合,纵向行业管理的体系框架。[3]

打造县级疾控中心科研培训基地。县级疾控中心应将全县疾控人员业务技术技能培训、开展实用科研和推广应用适宜新技术新方法做为其主要工作任务,探索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实际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路径。

开展全程质控工作。为切实抓好“全科疾控”的指导协调工作,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保质保量落到实处,县疾控中心应开展全程质控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全科疾控”工作手册、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做好反馈,落实整改,从而使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章可循。

5 疾控集团化管理

集团化管理是充分发挥县疾控中心的龙头作用,建立县乡人财物拉通使用两位一体的紧密型疾病控制集团。而形成全县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均等、上下一体、人才流通的局面。

5.1 集团化管理具体做法是:

5.1.1 组织管理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由县乡两整合为集团化管理组织,人员拉通调配使用,乡镇优秀的可到县疾控中心工作,县疾控中心的人员可调配到乡镇工作;县疾控中心设置障碍若干业务科室,组建后乡镇命名为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做为集团派出机构,其福利性、公益性性质不变。最终形成县乡机构大联合、资源大融合、人才大流动的良好局面。

5.1.2 工作开展 县乡村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项工作由县卫生局组织力量,按考核标准从精神文明、业务工作、经济收入、社会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5.1.3 经济管理 县乡两级经济一体化,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对单项工作突出的进行单项奖励。

参考文献

[1]许国章,程志华,陶毓敏。“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践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5.

[2]刘晓表,刘玮,何晓军,廖一静,李和平。“打造和推行‘大疾控’文化品牌建设的思索” [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5―8.

[3]时延申,张克忠。章丘市卫生防疫集团化管理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11―13.

[4]祝闻华、陆莺、徐文学、曹雪明。县级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的实现与应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13―15.

三级网络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相比,更注重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种观点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并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能够面临新世纪挑战的人才是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其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并已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局限有:第一,在教育对象上,难以做到关注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必将影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二,在教育内容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与咨询,而忽略了对广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第三,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取向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末期,是西方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98 年,前美国心理学会会长赛里格曼通过长期以来对心理学发展的反思,撰文指出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与误区,同时呼吁同行正视心理学的发展。2000年1月赛里格曼和米哈伊森特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导论》问世,此后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以研究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建立积极情绪和品格为重点。它关注三个主题:第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指出任何人生活的质量首先不在于对物质财富的占有量,而是在于积极的情绪体验量。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种研究取向有效克服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三、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重心与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在学校、分院、学生班级三个管理层面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防范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当前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在学校层面还是在分院系层面,工作重心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关注。从新生进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即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依据心理问卷筛选出有问题的学生。分院心理工作小组和班级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问题学生的关注上,力求减轻或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人群中心理异常学生毕竟只是学生中的少数,这种工作模式这样就忽略了更多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塑造,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1.在教育对象上,点面结合,面向大众

消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局限是教育对象的局限,心理学的发展绝不应该仅仅研究心理的消极面和面向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的应该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教育者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发现其优势和特长,及时予以肯定并做积极的评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正可以运用其健全的体系,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每一级网络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心理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高校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彼得森和赛里格曼(2004)在《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中以人格力量与美德为取向,分类列出了六种重要人格特质: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与之相联系,包含了24种人格力量,具体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好学、洞察力、正直、勇敢、诚实、热情、善良、爱心、社交能力、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我控制、对美和优秀的鉴赏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就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准备了丰富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以培养积极的心理特质为目标,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上,才能保证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成员。

3.探索与运用多种教育模式,普及面向学生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肩负着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活动、朋辈咨询、文艺作品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其次,分院心理健康小组应在分院范围内,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注重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专业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第三,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活动。心理委员应该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科学,其倡导的心理教育理念正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入手,发展和完善当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心理品质,这才是完善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4]seligman e p,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s,2000,(1):5

三级网络范文第9篇

1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文献问题总结与分析

1.1问题总结借助中国知网(CNKI)期刊及硕博论文库,对1992-2010年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中华医院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研究》等相关专业期刊发表的文章及公开发表的硕博论文,课题组选取了涉及到我国农村三级网络系统问题的文章及论文共80篇,进行了分析、归纳整理。农村三级网络系统作为为农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机系统,共同承担着预防保健、紧急救治、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重要任务,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整体关系不协调(文献提及率50%),卫生资源配备不合理(文献提及率41.3%),新农合制度不完善(文献提及率25%),功能定位不清楚(文献提及率20%)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三级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

1.2问题分析三级网络缺乏有效的纵向联系,是整体关系不协调的重要表现。三级网络系统运行中,县级医院忽视对乡镇卫生院的指导监督,乡镇卫生院又缺乏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县级医疗机构、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三者之间协调关系己名存实亡,存在无序竞争。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结构、布局不合理,卫生资源缺乏与局部浪费并存。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极不合理,是文献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医院的营利倾向导致医院为争夺病源而“同室操戈”,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相互抢夺病源而成为竞争关系,使卫生行政部门当初设计的不同等级医院分管不同的病人以及双向转诊制度形同虚设[2]。

2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系统实证调查问题总结及分析

2.1问题总结为进一步了解三级医疗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2010年4-8月,选择山东省4个地市8个县市进行走访,并开展了针对卫生局(100份)、县级医疗机构(125份)、乡镇卫生院(120份)、村卫生室(130份)三级医疗机构及村民(500份)的问卷调查。有关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系统整体问题的调查主要有以下结果(表1):关于网络系统整体协调性,33.3%的卫生局受调查人员认为三级网络存在问题,高达94.7%的县级医疗机构受调查人员认为存在问题,94.5%的乡镇卫生院受访者认为存在问题,90%的村卫生室人员认为存在问题;对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没有理顺问题的调查,卫生局同意率16.7%,县级医院同意率29.7%,而43.4%的乡镇卫生院受访者认为以上问题十分严重。另外,卫生局(同意率41.7%)和县级医院(同意率63.2%)的多数受访者认为三者在理论上存在协调关系但现实中协调效果不佳,甚至有68.4%的乡镇卫生院的受访者认为这一问题影响严重。且三者之间关系的公众认知度低。具体而言,在对村民的调查中发现,46.3%的村民不知道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是何关系,60.3%不知道村卫生室与县级医院是何关系,54%不知道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是何关系。

2.2问题分析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系统的整体性差,其提供的整体功能部分缺失或者职能履行不到位,尤其村民对三级医疗机构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不高。着眼于三级网络整体性来看,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所担负的职责与拥有资源不匹配;三级医疗机构对于功能定位执行不到位;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运行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患者信息不能共享等。

3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系统优化的对策

3.1提升县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效力县级卫生局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主管部门,其效率与能力影响并决定着其效率。政府对医疗服务市场进行规制的目标是力图控制医疗费用、实现公平和可及性以及保证服务质量,不同目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矛盾,所以需要规制部门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权衡,决定优先实现何种目标[3]。在调查中,多方都对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效率评价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三级医疗机构对“系统整体管理与监督不到位”问题的认同率较高。这都对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卫生局就管理效力在以下几方面应该提高或改善,措施包括: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规划,内容应该包括对各级医疗机构的数量与规模、投资额度、相互之间关系方面制订规划;细化管理细则,对三级医疗机构完善监控与管理制度,实施整体目标导向的考核;强化农民的监督权,通过引入农民参与监管来促进三级网络系统效率的提高;引入第三方机构的力量提升监督力度。

3.2建立利益相关者多方协商机制,优化网络整体效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构建农村三级网络系统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协商机制。农村三级网络系统相关利益者主要包括县市级政府、卫生局、农村居民、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县新农合保险事业处等。卫生局转换角色,由管理者单一角色细化为协调者、管理者、规划者。在这种设想下,以卫生主管部门为主导,成立三级网管理委员会(图2),吸引多方参与,形成一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多方议事解决问题的机构,同时协商构想细化形成一系列运行制度。关于三级网络管理委员会的组建与运行构想包括:首先,职能定位于代表多方意见与权力成为卫生主管部门的参谋助手;其次,权力赋予范围在于建议与监督权为主;再次,其目标在于三级网络效率的提升;最后,最大的改进在于设立兼顾三级网络多方利益的协商机制。

3.3实施三级递阶控制的网络控制保证其整体性目前,三级网络更多表现为整体性外在形式,而其运行中整体性表现令人担忧。对村民的调查显示高达62.6%的村民没有感受到三级网络是一个整体。根据系统协调理论应科学设立三级局控机构,设计实施县级卫生局总控、县级医疗机构一级局部控制、乡镇卫生院二级局控的控制层级,形成三级递阶控制的一体化控制结构。(1)县级卫生局着眼于三级网络系统的整体性,必须明确与实施总控管理职责。(2)县级医疗机构担负起对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与管理职能,建立三层级医疗机构利益一致的机制。(3)明确界定乡镇卫生院的三级局部控制职能,尤其担负对所属区域村卫生室的管理职能。(4)卫生主管部门等组成的三级网管理委员会成为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兼顾多方利益之后的总协调控制机构的“总参谋部”,将会大大提升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效力。

3.4系统功能层级目标进一步明确与优化,加强乡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功能理论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者的定位非常清晰,但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偏差。就网络提供的多个职能调查,村民对于健康教育的评价最低,高达32%的农村居民没有感觉到健康教育的职能。为了优化系统功能,在总目标清楚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子系统的目标。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强化农村三级网络发展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功能。其次,在政府行政垄断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系统从外部获得的资源日益向高端集中、向医疗集中、向专业技术和高精尖设备集中。这导致了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设备、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巨大差距。实际情况来看,为村民提供多数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乡、村两级机构反而资源匮乏。在目标明确与层级优化后,农村三级网络的资源分配方向应结合功能需要,向乡镇、村两级网络倾斜,政府的力量应积聚在优化系统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身上。

3.5阶段化实现系统经济利益一体化导致农村三级网络系统冲突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但多数系统成员认同经济利益独立是导致农村三级网络冲突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对农村三级网络实现利益共同机制的意向调查获得了很高的认同率。根据实际,卫生主管部门逐步阶段化实现系统三个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利益一体化的措施:初步实现松散式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联合,建立集团式管理架构;半紧密式合作,集团式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收支统一化;实现紧密式合作,实现以经济利益一体化为前提的集团式科学管理。

三级网络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省市2011年支农惠农政策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因地质宜,量力而行,节约成本、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原则,以县乡(镇)为单位,实行“以乡(镇)为主,带动农村”的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快速推进城农三级网络建设,全面提升保险对三农的服务保障能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分步实施,把先进保险乡(镇)、村创建活动和乡(镇)实际经济状况、产业布局、文明村创建紧密结合起来。

2、坚持金融办统筹协调,人保财险支公司具体组织落实的原则。人保财险支公司要明确具体的责任人,专项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借助政府合作平台、坚持“以险养险”,不断拓宽农村保险的服务领域;加强与乡(镇)、村级干部的组织沟通,齐抓共管,强力推进,逐布构建农村干部、农民群众联动的三级服务网络建设体系,形成框架清晰、布局合理、效能显著的乡(镇)、村保险服务网络。

3、坚持按县域内中心乡镇划分片,按片划分点(乡镇),按点划分联络员(乡村级协保员)的区域布局原则;实行先乡(镇),后乡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组织实施原则。人保财险各分支机构要根据网点辐射人群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销售队伍的组建工作。定位要准确、计划要周全、目标要明确、责任要到人,确保服务网络建设有效,有序进行。

4、坚持以点带面,积极主动,资源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网点资源,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成本。以树立先进网点,吸引优秀保险营销员来带动全面网络的建设。要注重后续保险营销人员、业务的跟进管理。人保财险公司要做好保险营销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把节约资源、和谐统一的理念贯穿到服务网络建设的每个环节。

二、建设目标及标准

(一)建设目标

1、在文安驿、马家河、贺家湾乡设立“农村保险营销服务部”。(在乡镇政府设址建站,由涉农部门和人保财险人员参予,形成农险业务服务网络)

2、在其它乡镇和社区设立保险咨询服务站(由涉农部门参予)。

3、所有开办政策性保险的行政村设立村咨询服务。(由村书记、村主任或会计担任协保员(联络员))。

(二)技术标准

1、乡(镇)级(人保财险***咨询服务站)

2、村级(人保财险***村咨询点)

三、组织实施

县金融办公室及保险经营机构要正确把握“统筹发展,依法合规、自主自愿、节约资源”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落实。

(一)成立领导小组

县上成立县城乡保险服务三级网络建设推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高明星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刘录雄县金融办主任

成员:鲁继东人保财险支公司经理

张艳军人保财险支公司营销主管

县金融办干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保财险支公司,负责城乡保险服务三级网络具体事宜。

(一)实施目标

根据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必须率先实现城乡保险服务三级网络覆盖。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广泛的推动效应;年月底前各乡镇,农村社区全部实现城乡保险服务三级网络覆盖。相应三级网络建设相关人员配备,办公场所、上岗培训、资源配置方面由人保财险支公司具体负责落实。

四、限期安排

1、组建成相应人员登记造册、上岗培训等有关材料报备工作。

2、完成全县人保财险所辖范围内县(区)、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覆盖。

3、县金融办会同人保财险支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4、开展人员培训,进行工作总结。

五、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服务网店的组织实施。各乡镇、人保财险支公司要高度重视三级网络建设,与本乡镇、本单位实际情况通盘考虑、合理安排、认真组织动员,亲自调研指导,真正形成“金融办协调、人保财险公司具体运作”的工作格局。

二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县金融办公室、人保财险支公司要把三级网络建设工作合同各自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用三级网络建设的实际效果来衡量和检验各自工作的成效,做到三级网络建设与各项工作协调一致,相互促进,为构建健康、有序的保险服务三农网络环境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要通过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在三级网络建设中的号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要利用学习教育、文体活动、展板、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县金融办公室、人保财险支公司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扩大影响面,努力营造三级网络建设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劳动保障网范文 下一篇:网络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