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11 02:57:08

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摘 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与破坏现象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预防措施

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大规模的建设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沿线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评价是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也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和灵魂。公路永久占地会使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农业收入,对区域农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公路建设会造成一定数量居民的拆迁,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居民的联系及交往方式,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公路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下面就谈谈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1.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公路建设是带状工程,涉及面广,对公路沿线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失调、气候异常、噪声、废气和尘埃等注入环境。占用农田,占用天然水域,也需拆迁房屋、电杆等建筑物,十分影响沿线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公路建设涉及到拆迁房屋等建筑物,占用大量的农田,耗时耗力,劳民伤财,污染水源。

1.1公路建设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占用大量农田,草丛和草坡生物被破坏,增加该地区的交通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附近居民的出行,割裂 了村庄间的原有联系。会破坏一些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名胜风景及保护区,产生视觉污染。恶化了动、植物的栖息生存条件,可能使种群变小,种群之间交流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外来物种提供入侵条件,影响生态系统原有平衡。公路路线穿越不同的省、市、县,就会相应的分割现有的行政区划、城镇布局、土地、道路、水系、林场及水产养殖区,由于地域的改变,它不同程度地妨碍路线两侧的人际的交往、信息传递、货物流通和交通出行等。

1.2公路建设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中由于清理表土、土石方开挖、改移河道等固体废弃物排入湿地造成的污染,废渣中可能还包括一部分工矿业废渣,如矿渣、粉煤灰等,则污染更加严重。造成了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弃渣有可能导致河道淤塞而阻碍行洪、滑坡、地基下陷,以及损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由于桥梁的修建减少了河床的过水断面,造成桥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减慢,泥砂下沉淤泥,阻塞河道,从而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1.3竣工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公路上运行车辆辐射的交通噪声。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多以汽油作为动力,汽油燃烧过程中产生氮氢化合物、硫化物等为大气酸沉降准备了物质条件,酸沉降将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汽车车体地振动、发动机运转、轮胎与路面磨擦、鸣喇叭产生的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加大,路面扬尘的增加会加剧对环境空气的污染。降雨冲刷路面所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在遇降雨后,雨水经过公路泄水道口流入附近水域,造成石油类和COD污染。

2. 预防措施

公路建设要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建设思想,落实以“预防为主,优先保护,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意识,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影响、最强力度地恢复,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公路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目标。

2.1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2.1.1 合理利用土地,加强表层土保护

公路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生态等因素,处理好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地、地质公园等环境敏感地区的关系,选择好桥隧建设方案,避免产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1.2精心规划线路,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

精心规划线路,树立公路环保的意识和工作理念,做到公路建设“规划一张图、施工一盘棋”,按照“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思路。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要贯彻以防为主的中心思想,合理的避让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点,最大限度的做到不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发现新的文物古迹,须马上停止土方挖掘工程,并把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文物部门,待文物部门结束文物鉴定工作及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2.2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2.2.1实施生物防护,减少水土流失

要做到以人为本,注意是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减少对文物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在短时期内遏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利用水保林草和土地整治措施涵水保土,保护新生地表,实现水土流失彻底防治。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配置,增加优良草本、藤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实行多种措施,提高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效果,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传统呆板模式,主要以植物配景为主,特别是用特色景观植物来营造、塑造和美化空间,使其成为高速公路上亮丽的风景点。

2.2.2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噪音污染

公路施工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高速公路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即建造声屏障,采用本地易活的大树和绿化后的弃土场,及防止噪声,又绿化环境,节约成本,一举两得。

2.2.3采用覆盖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沿线施工便道、进出堆场的道路上应及时进行洒水处理,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承包单位每个标段至少自备1台洒水车,定期洒水除尘。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堆场,应采取防风遮盖措施并合理安排堆垛位置,选在附近敏感目标下风向200m外;并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拦。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以缩小扬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小扬尘影响时间;以减少扬尘。

2.2.4加强污水处理,防止水质污染

施工区内要做好各项排水设施,使污水统一集中到集水井,以免造成水质污染。修建临时工程应尽量减少对原自然环境的损害,在竣工拆除临时工程后,应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不得堆放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和其他固体废物,垃圾管理工作直至工程竣工交验后为止。

2.3 竣工营运期环保措施

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排出的废水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处理,不得使其随处漫流,造成环境污染。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

3.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是带状工程,涉及面广,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注重民生,服务社会,增强公路建设者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路文化建设。确保生态公路建设稳定和营运安全,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参考文献:

[1] 罗秀兰,杨庆华,李兴华.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对策[J]. 公路交通技术. 2009(05):154-157.

[2] 冯海燕,王少党. 公路建设与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 河南科技. 2010(09):92-93.

[3] 崔文良,刘俊香,史俊霞.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分析[J]. 科技信息. 2010(22):320-321.

上一篇:谈谈犯罪心理痕迹在分析入室盗窃案件中的作用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四类数据和四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