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时间:2022-10-11 02:23:18

谈怎样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资源,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内涵;目标;方法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在众多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资源,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准确把握口语交际的内涵

有老师认为,口头说出来的就是口语,在口语交际课上,只要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只要学生在听,在说,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在发展,其结果就是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口头作文课。实际上,口头作文充其量是书面语的口头表达,与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虽然高年级有时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编排,使之互为背景,相得益彰,但他们却有各自的独立性,各自不同的特点。

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这与过去的听说活动相比,有着根本的、价值取向上的转变。口语交际能力绝不是听说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包含丰富的交际技巧、交际方法、交际策略、交际心理等因素的实践能力。听说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听不明白或者说不清楚,交际就无从谈起,但是只会听说,也不一定能达到交际效果。要想交际成功,还要考虑交集对象,考虑语言环境,如身份、场合、时机。

二、正确定位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在具体实践中,大量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只重视话题内容,不重视交际目标的情况。如"买文具"的交际话题,这个话题经常被演绎成怎样与小商贩讨价还价,并且以最低价买到文具为评价标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面对一个口语交际话题,教师的着力点不应主要在于学生是否学会了做某件事,学生在交际内容方面又怎样的收获,而更为重要、更为核心的是,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哪些发展,学生锻炼了哪些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口语交际课与其他课型中的口语活动截然不同,其特殊性就在于其对口语交际策略、口语交际技巧的提升和点拨。口语交际的目标,不应主要定在交际内容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语言发展的目标和交际的目标。

三、积极搭建口语交际的平台

既然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那我们就要努力在每一堂课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尽可能广阔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的发展自我、表现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巧思妙想营造和谐课堂。在交际活动中,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嗤笑等问题,成为阻碍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阴影。"心病还得用心来治",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这样的认识: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同时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

(二)匠心独具设计交际话题。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教师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话题,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让他们有话要说,乐意说。因此在话题的设计与挖掘方面得多花点心思,多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出发,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如"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这个口语交际话题,教师可以抓住"节日"这一话题做文章,设计出一组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节"到了,就让学生充当小记者采访任课老师,让学生置身与特定的真实的环境中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母亲节"到了,可以要求每个学生给妈妈一个惊喜,在送给母亲一份小礼物的同时陪母亲说说话、聊聊天,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母亲的理解和爱都"倒"出来,从而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其他如"国庆节"、"劳动节"等节日,都可以设计成口语交际活动,而这些话题既与日常生活相联,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再如班级新闻,当联欢会活动节目主持人,给班级建设提建议,诸如此类,都可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以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

(三)处处留心拓展交际机会。单靠口语交际课来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时间显然不够。其实平时的课堂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际时空。因此教师要抓住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时刻不忘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1.利用课本插图练习说话。各年级教材中都有许多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这些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如《将相和》一文,廉颇最后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但课文并没有写两人见面后都说了些什么。抓住这一点,可以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两人的性格特点,观看课文插图,想象廉颇见到蔺相如会怎么说,蔺相如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等。

2.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复述课文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教材中有很多学生喜欢的有趣故事,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进行复述,也可以把故事讲给其他人听,这样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而孩子们的想象是一个无限的资源,要多广就有多广,有多深就有多深,要多奇妙就会有多奇妙。如《小摄影师》一文,课文最后写小男孩因忘带胶卷跑了,可以让学生想象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比如:小男孩回家后会怎么想?回到学校如何对同学交代?或者想象小男孩不甘心,再一次来到高尔基的办公室里,两人又会说些什么。再如《詹天佑》一课,结尾写外国游人站在詹天佑铜像前,赞叹不已。可让学生想象外国游人啧啧赞叹的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在说的过程中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节别具一格的口语交际课就能养成的,而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所以我们不要吝啬每一个机会,时时处处注意给学生创造时机,提供条件,让学生们像自由的小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航标的指引下,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高飞,不断的发展自己,勇敢地表现自己,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上一篇:如何改变当今高中数学课形式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