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1 02:08:13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文化多样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生活的迅速演变,异域文化的影响和现代传媒的激烈冲击,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湖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或失传,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十分重要。

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教育工作不足

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不足,导致不少人还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什么?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这非常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2、管理体制不顺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湖南起步较晚,尤其是县(市)区级组织机构尚不健全,长效保护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现有的工作机制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新要求。社会各界把文化主管部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的复杂工程,未建立协作机制。在实际保护过程中,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

3、经费保障不健全

从长期的角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发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历史工程,需要一定的财力投入作为保障;当前,各级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缺乏正常办公经费和技术装备,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大量的珍贵资料流失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幵展。由于经费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法进行记录整理、收藏保存,一些濒临湮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抢救保护。

4、高素质专业人员匮乏

全省许多市、县都没有自己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研究人员,普查、整理、研究工作都要依靠外单位,甚至是省里的专家才能开展,普查力量明显薄弱,普查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普查材料不懂如何整理、撰写。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匮乏,使保护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和前瞻性研究,政策不到位,规划不落实,措施不具体,工作缺乏科学性。

5、规划利用前瞻性差

长期以来,湖南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保护的不科学,缺乏整体考虑,没有长远意识,导致大规模开发建设,严重地破坏了文化生态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开发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心态。

6、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初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保护工作整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仍然存在法规建设滞后,立法层次很低,到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滞后的根本原因。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不配套的问题,给相关工作带来了影响。

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界的力量,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组织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地区性活动如庆典、联欢节、影视放映、大型展览、专题研讨会、讲习班、培训班等,利用各种新闻、出版、电视、广播和其它新闻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养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

2、加强立法, 健全制度

全省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 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资助制度。通过立法, 为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和范围、规范政府和公民行事行为、保障政府固定投入、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等提供法律保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价值判断、保护政策、科学方法以及政府的职能、义务等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持续开展。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根据具体任务,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注重吸纳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作用,建立咨询研究和督办检查机制。

4、普查建档, 资源共享

全面普查湖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摸清家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承情况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利用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对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需保存和可保存部分予以有效保护和展示。编撰出版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集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设计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创建湖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和网站, 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

5、多元化筹措保护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困难,必须由政府出资保护。各级财政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费和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经费。要划出相当的资金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具体传承人。除财政拨款外,还可通过政定向保护,鼓励传承;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经营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费规费、人事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发展促保护。

6、建立考核督办和激励引导机制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与民政、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工作一样,同布置、同督办、同考核。定期或不定期由市级非遗保护部门组织对县(市)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督办检査。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懈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遗失、破坏的单位和个人,依情节轻重进行告诫惩罚,必要时依据《国家非遗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7、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建立一支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保护工作网络。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重要的高龄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有效的抢救保护。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资助扶持、表彰奖励等方式, 鼓励和扶持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与教育培训相结合, 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 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门学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的研究,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

三、结论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更是我们对民族对国家和对湖南的传统文化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也是湖南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着力点和重要突破口。“非遗”保护工作要统筹规划,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本论文是作者主持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文化强省视域下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2ZZ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聂裕鹏,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和谐发展 下一篇:辨析人力资源、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