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与人口结构紧密关联

时间:2022-10-11 12:32:49

出版与人口结构紧密关联

不久前,台湾有位爱书人,在网络上发起一个要求出版社印发“大字版”图书的活动,大意是希望以集购的方式推动,若是某一本书愿意认购大字版者达1500人,出版社就另外印发大字版。

之所以有大字版的需求,除了一些畅销书的字体设计偏小不利阅读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老花”的熟年读者越来越多,台湾已经迈入老年社会。超老年社会的阅读市场,书的开本与字体,势必得重新考虑。而台湾已有出版人看见此一趋势,宣布未来将不再出25开本的图书,改出大开本大字体的书,旧书改版也会朝此方向修正。

于是,笔者认真地思考了人口学与图书出版趋势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图书出版与人口结构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联。

人口红利创造图书类型

举个例子,最近一年来,在台湾原本很冷门的诗集突然又热络了起来,不少出版社推出诗集,不少人也自费出版诗集。

虽然说,诗集还是小众,也难以变成畅销书,不过,为什么诗集出版变多了?

扣除资金补助,以及业者的文化理念不谈,最关键的原因,极有可能和人口结构有关。笔者的推论是,过去苦哈哈的台湾穷文人们,纷纷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拥有了稳定的工作与收入,过去消费不起的嗜好,而今可以负担了,甚至有财力自费出版。

台湾未来的发展深受少子化问题困扰,不过,根据人口学的预测,直到2017年,台湾的人口都还是继续向上增长,2017年以后才会结束人口红利,翻转向下。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主要劳动人口的五六年级生(1961年-1979年出生的人),人口数量庞大,以同样是龙年的1976年为例,当年的总生育人数高达42万余人,虽然日后逐渐下滑,但也都还维持在每年出生人口达30余万的规模。大量的青壮人口,支撑了内需市场,图书出版市场自然也因此获益。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最近一两年“20几岁XXOO”“30几岁XXOO”的书会热卖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人口结构是能够创造图书类型的。当年美国战后婴儿潮出现后,陆续开创了不少产业的巨大商机,因此,出版人应该密切关心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好比说即将到来的熟年市场,台湾的战后婴儿潮即将大批从职场上退休,这批史上最有钱且人口数量惊人的消费人口极需要大量的图书产品来填补其退休后的生活,然而,台湾目前虽然已经有针对熟年市场推出的杂志与图书,但依然显得生涩且数量稀少,或许是目前负责出版品规划的出版同业者大多为青壮年且习惯了以青少、壮年市场为优先的思维模式,故而忽视了熟年市场的开发。

若要补充即将告罄的人口红利所造成的市场萎缩,熟年市场的开发绝对是不能轻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人口红利不再时?

人口红利对于图书消费的冲击是很大的,比如少子化对童书市场的冲击。过去的台湾,每年动则出生三四十万人,且多由汉人中产阶级家庭所出,加上台湾经济增长中,父母乐于投资童书购买,创造了台湾童书业者的一片繁荣。

而今的台湾,生育率已经是全世界最低,根据人口学资料的推测,未来台湾的常态生育人数恐怕只有14万-15万人,其中又有将近12.5%的新生儿来自父母其中一方为新移民的家庭。

童书业者除非能够根据人口结构的变化推出适合新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很难生存,就算将来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孩童教养也是一样,就算父母重视教养而乐于投资图书购买,当总市场规模萎缩时,销售力道也会下滑。

少子化对图书市场的冲击,首先是童书,接下来将是教科书、参考书、漫画言情小说等青少年读物,随后扩及励志书、商管书、小说散文、生活风格丛书等各个以大众为主要诉求的出版领域,还有就是畅销书的销售量。反倒是原本就走小众或精英路线的出版品,受到的冲击较小。

移民状况也会影响图书出版

影响台湾图书销售总量的原因,除了少子化趋势之外,移民也是重要因素。

先说人口外移,根据统计,目前台湾约有200万人长年旅居海外(仅在大陆的便有100万人左右)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台湾,200万的工作人口不在台湾的内需消费市场,对于出版业这类以内需市场为主要销售诉求的产业来说影响非常大。

其次则是人口移入,长期居住台湾的外籍移工约有40万人,外籍配偶也约有40万人,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及越南、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地,不少移入人口还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说起来是补充台湾出版市场非常重要的一股生力军,只可惜,台湾的出版业者还无法领略东南亚新移民对于补充台湾出版市场的重要性,针对这些新移民所推出的出版品虽然有,但是非常稀少。若要补充移出人口对于出版内需市场的影响,移民阅读市场是一定不能放弃的重要领域。

总而言之,以面对大众市场为主要销售对象,追求畅销书利润的商业出版人来说,年龄、性别、世代、移民、人口消长等都牵动着出版市场的规模与发展趋势,人口结构问题必须时时紧记在心,否则很可能自信满满地砸大钱,推出以为能畅销的好书,结果销售状况却屡屡不如预期。

大陆市场的一胎化造就的独特人口结构,都市白领与农民工的人口移动现象,有异于其他地区的性别平等等人口学现象,也都会影响大陆出版人的出书状况,而且因为大陆市场总人口规模数量太大,反而会让出版人掉以轻心,认为市场很大无论如何总能分到一块饼吃,却忽略了大陆市场虽然大但是南北东西等不同地方的读者的需求也不同,且大陆每年的新书出版量也相当惊人(让我们这样看吧,三亿人的美国市场的商业新书出版起印量至少在1.5万册,畅销书更数倍于此,但大陆近年来的新书起印量却有不断下滑的趋势,从以前的1万册到现在的6000到8000册,不能不说是个警讯,人口规模数量大于美国四倍但一般新书起印量却只有美国的50%),人口结构与图书出版的关系还是应该严肃对待。

上一篇:从北京到芝加哥:中华印刷文化的张扬 下一篇:浅议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部位的施工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