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高龄化背景下中西部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0 10:49:07

人口高龄化背景下中西部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摘 要】 本文以人口老高龄化为背景,从城乡高龄老人基本生活保障不足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建立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中西部4省的制度探索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高龄津贴制度正逐步向规范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但现行的制度探索实践却不尽人意,高龄津贴制度的覆盖区域小、高龄老人的覆盖比例小等问题突出。

【关键词】 高龄化高龄老人 高龄津贴制度 保障程度

1人口高龄化背景下建立普惠性高龄津贴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2010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老龄化率为13.26%;同时,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2043万人,高龄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1.5%。据新华社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人口约为2400万人。据测算,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高龄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约为20%。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将逐步增大,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将呈现高龄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在人口高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龄人口已成为社会最脆弱的群体,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性最强、自立性最弱,高龄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值得关注。同时,经济供养严重不足、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生活照料存在困难、精神慰藉严重缺乏等问题已影响到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高龄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保障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构建覆盖城乡高龄老人尤其是低收入、独居、失能高龄老人的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2中西部地区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的探索实践及发展概况

2.1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的界定及其主要特征。本文所指的高龄津贴制度,指在中央政府主导下,地方政府为使高龄老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符合一定标准的老年人建立按月发放非缴费型生活补贴的制度。由于实践中高龄老人享受高龄津贴的门槛较低,故高龄津贴制度又具有“普惠型”特征。

2.2中西部高龄津贴制度的探索实践――以吉林、黑龙江、宁夏、云南为例:2010年,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云南、宁夏等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补)贴政策,高龄补贴制度在7个省份全面建立。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为我国中部处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宁夏和云南为我国西部处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四地高龄津贴制度探索实践能够较好地代表中西部的基本情况。本文选择吉林、黑龙江、宁夏、云南为例,探讨四地高龄津贴制度的探索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及存在问题,为高龄津贴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表一为吉林、黑龙江、宁夏、云南4地的高龄津贴制度的最新情况。

表:2010年4地高龄老人津补贴制度实施情况

中西部4省(自治区)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呈现出如下共同特点:①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高龄老人津补贴政策;②以本地户籍作为高龄津贴发放的前提条件,将符合条件的80岁以上的老人均纳入高龄津贴的保障范围;③遵循普惠主义的原则,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无需缴费便可按月领取津贴;④将高龄老人分为三类,即80~89周岁、90~99周岁、100周岁及以上,根据不同年龄范围、高龄老人的收入状况、城乡生活成本差异等因素确定津贴标准,津(补)贴标准随着随着所属年龄梯度的上升而逐步提高。

3全国统一高龄津贴制度的总体进展情况

2008年,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探索建立困难老人、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推动老年福利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建立全国统一的高龄津贴制度被提上日程。2009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按月发放的高龄老人基本生活津贴制度。2010年,民政部继续推动建立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云南、宁夏等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补)贴政策,高龄补贴制度在7个省份全面建立。2011年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在“老有所养”方面,要完善老年福利制度,拓展老年优待领域和范围,建立高龄津贴和老年补贴,推动各地逐步将本地区80周岁以上老人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范围,按月向符合条件老人计发高龄补贴。此外,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形式,为其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目前我国的高龄津贴制度正逐步向规范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民政部积极推动高龄老龄津贴制度的建立。但各地制度探索实践却不尽人意,高龄津贴制度的覆盖区域小、高龄老人的覆盖比例小、高龄津贴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突出。

参考文献

1王红茹.高龄津贴制度将统一.民政部官员称全国80岁以上老人

将享受津贴[J].中国经济周刊,2010(14)

2陈荞.郭鲲.80岁以上老人可享高龄津贴[J].农村.农业.农民(A

版),2010(3)

3黄黎若莲.张时飞.唐钧.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J].

学习与实践,2006(12)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趋向 下一篇:一堂练习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