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食品安全与企业会计改革

时间:2022-10-10 10:29:30

谈食品安全与企业会计改革

【摘要】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焦点问题。国内外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不仅给消费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还造成各国重大经济损失,引起激烈的国际食品贸易摩擦与争端,严重的引发政治危机。文章基于对食品安全事件原因分析,从会计的视角,探讨食品企业会计改革以及如何从微观层面保障食品安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策略创新。

【关键词】食品安全;会计改革;策略创新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扩大,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焦点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频发,英国苏丹红食品致癌、美韩疯牛病牛肉贸易、我国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超标、双汇瘦肉精和最近查处的山东、浙江等地地沟油等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还造成各国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引发激烈的国际食品贸易争端以及政局动荡。因此,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会计的视角,重点分析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探索会计改革与策略创新,企望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食品安全及其意义

世界粮农组织于1974年通过《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提出了“食品安全”的概念。我国《食品安全法》附则中解释,“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食品安全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保证;食品安全关系到我国食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对促进国际食品贸易和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二、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频发。究其原因有政府监管问题,也有生产经营者问题;有利益、价格机制问题,也有信息披露制度问题;有技术层面问题(比如制造标准和检验标准),也有人为因素等等,不一而足。其涉及企业单位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食品价格机制的扭曲。食品是特殊商品,至关重要,其价格机制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必须由政府宏观调控。在世界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情势下,我国政府实施了临时价格管制,包括对食品的价格管制。但2008年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包括我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和消费,放开了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管制。价格放开后,很多投资者认为食品生产经营利润空间大,纷纷转向食品生产经营,为追求暴利,不惜铤而走险,不顾消费者生命安全,生产伪劣、虚假、甚至有毒食品,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2、“非理性经济人”利益驱动。理性经济人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此类人拥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利己但不损人)。而“非理性经济人”则是突破法律底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把社会和其他人当作其攫取利润的工具或对象,不是在法律制度框架内、资源有限约束和利益共享下合理地获得收益,而是非法甚至威胁或以剥夺他人生命来赚取黑心钱;他们与社会、环境、制度和其他人形成对抗性矛盾。

3、信息不对称不公开。导致食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矛盾,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信息不对称”,这也是政府在实施食品安全监管中一个棘手的难题。从原料的种养过程到加工、包装运输,再至市场流通过程,整个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都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最主要的是食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俗话说:“只有卖对的,没有买对的”。由于消费者最终得到和消费的是食品商品,并不清楚与之有关的各项信息,只得被动相信和接受生产者提供的相关信息。有学者将生产者知晓而消费者不知情的信息称为不对称不完全信息。再者,食品信息公布制度的缺陷,使得生产者也很难将已知信息传达给生产经营链上的其他成员,如加工商、零售商等。更何况生产者不了解生产技术和质量方面的信息,如巢湖劣质奶粉生产者不懂蛋白质是什么,因利欲熏心而“无知无畏”,从而酿成“大头娃娃”的后果。

4、食品经营企业单位法制观念不强,风险意识不够。长期以来,食品经营企业单位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情况大量存在。尤其是第一责任人只重生产经营,忽视安全监管,只重利润,不顾产品质量安全。其实,食品安全违法的责任成本很高,如食品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的处罚、信誉缺失和市场丧失损失、企业老板被法办等。但企业高层大多存侥幸心里,经常采取“打嚓边球”做法,逃避监管和处罚,这样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不可避免。

三、保障食品安全的会计改革与策略创新

从微观层面看,保障食品安全,会计应有所作为。改革企业的会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建立起科学的风险应对机制,从而减少此类事件或事故发生。

(一)完善食品信息公布制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行食品生产经营成本信息披露制度,并作为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补充。

1、完善企业信息公布制度。信息经济学理论将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划分为搜寻品特征信息、经验品特征信息和信任品特征信息。第一,利用市场信号传递理论,解决部分搜寻品信息和经验品信息不对称问题。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优良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好的声誉,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这种“逆向选择”发生,应当在保持其声誉或扩大其影响上做文章,通过市场的信号传递,企业向市场广告、信用担保和承诺等信息,来告知消费者,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形象。其次,通过市场中介或政府组织的认证机构权威信息,解决信任品特征信息的不对称问题。第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还需要政府干预,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市场作用并非万能,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道德风险存在,有许多领域和地方市场调节失灵,比如中介组织再监督规范等,政府必须发挥“有形的手”依法进行监管。

2、实行食品企业成本信息披露制度。食品生产经营成本及其构成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信息,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食品成本构成分析,可以解读到有关食品质量信息,比如,营养成分是否达标等;可以了解食品原材料构成和消耗情况;还可以知道食品是否使用添加剂、使用什么样的添加剂及使用添加剂是否超标等情况。因此,实行食品企业定期披露产品成本会计报告制度,很有必要。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规范的信息报告制度,它要求企业面向社会公众、投资者、政府主管部门和银行等披露规范信息,但不包括产品成本报表。产品成本报表一般当作内部报表,不对外披露。而对食品企业来说,为保障食品安全,应尽快实行“成本报表有限披露制度”。企业定期向各级政府的食品监管、质量监督、工商管理等部门披露其生产经营成本及构成信息,以便于其有效监管。当然,成本报表隐藏着商业秘密,如果向社会公众披露出去,势必给企业带来损失。这里谈到的成本报表披露为有限制披露,指向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披露。这样,既便于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又避免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生产经营成本还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成本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监管部门了解其成本金额,控制其价格制定,从而理顺食品价格机制,有效遏制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暴利以及因追求暴利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

(二)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将食品安全责任纳入责任会计体系,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安全责任核算,强化食品安全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责任会计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它为中心进行计量、记录核算和监督。目前,社会责任会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但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还不健全,内容还不完善,特别是有关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社会责任,如食品安全社会责任还未纳入其中,这方面的研究也鲜有提及。为强化对食品企业履行食品安全责任的监管,企业应将食品安全责任纳入社会责任会计。通过设置“食品安全成本”和“食品安全收益”及“无形资产——食品安全品牌效益或商誉”、“质量成本”等账户,核算企业为保障食品安全额外耗费以及由于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业绩卓越而形成的良好信誉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并将相关会计信息报告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借以考核和评价食品企业食品安全责任履行情况。

(三)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保障基金。其一,允许企业从成本中提取食品安全保障基金,增加对食品安全的投入。计提比例设置一定限度,如不超过成本总额2-5%;以缓解因保障基金计提增加成本而减税的问题。其二、颁布相关会计法规,强制规定食品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食品安全保障基金。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实行从税后利润提取食品安全保障基金是可行的,企业也可以接受。企业食品安全保障基金建立后,一定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政府主管部门要定期检查,也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监督,保证基金用于保障食品安全领域。提取食品安全保障基金由税前列支,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在短期内减少,政府会与企业博弈。笔者以为,政府应从事关公众福祉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采取减税让利做法,鼓励支持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保障基金,保障食品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风险化解,从而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张远.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北京: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05:15-18.

[2]张红波.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5-17.

[3]卫生部.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www.moh.省略/publicfiles/business/.

[4]刘厚林.上市公司临时报告信息披露的“重大性”标准[J].昆明:法制与社会,2010,06.

[5]于增彪,何晴.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J].北京:中国总会计师,2010,08.

上一篇:行为财务理论问题研究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