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品安全

时间:2022-10-15 12:36:31

警惕食品安全

早上喝碗豆腐脑,惬意!忽闻市面上的豆腐脑、豆腐可能不是卤水点的,而是用病人腿上的废弃石膏点的!

买根油条作早餐,方便!忽传膨膨松松、色泽美艳的油条里可能掺了洗衣粉,而那在油锅里快活翻腾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

“农药傍蔬菜,陈米着靓妆,面粉兑尿素,甲醛泡海鲜,硫黄薰银耳,激素喂甲鱼,染料当色素,矿油喷饼干”。不法经营者用惊人的创造力为“病从口入”这句老话作着形式多样的诠释,而且不断创新,挑战着人类的想象力:

刚刚听说“福寿螺事件”,又忽闻“苏丹红鸭蛋、鸡蛋”,议论还未平息,焦点又移至“嗑药的多宝鱼”,刚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又传出淡水鱼含“孔雀石绿”……更有甚者,近几年来各大媒体先后曝光的一系列问题食品害人事件更是耸人听闻:劣质奶粉催生了大头娃娃、肾结石娃娃,假酒致人中毒死亡,苏丹红致癌,吊白块面粉致癌,锅碗瓢盆致癌……有关食品安全的警钟不断敲响!2008年9月,一场让中国乳业几乎集体沦陷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更是让食品安全成为所有人的焦点话题。

那么,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层出不穷,甚至给人愈演愈烈的感觉呢?

毫无疑问,黑心商贩是罪魁祸首。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商人不顾良知,不择手段,甚至丧心病狂地想尽办法敛财,做出损害消费者的恶行。当然,他们的结果往往并不会太好,多行不义必自毖,正义终究会站出来说话的。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在食品法规、标准等方面相对滞后,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混乱,特别是农村市场食品监管薄弱,这些问题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陷入了制度困境。

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中,相关部门与不法商人之间造假与反造假的博弈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但是每一次的制度补救都会被新的造假盖过。这种状况值得深思。

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显示,被动的堵漏式的监管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应将安全方向转向“过程安全”。这一转变正在实施,2008年10月23日至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是次会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将进入三审。这是一部关于食品统一标准的法律,一经通过将一改以往制度中监管部门过多且相互脱节、推诿的弊端。这部法律的通过也将标志着中国食品安全的制度通道行将建立。

在谴责黑心商人的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需要自省,正是我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无知和宽容助长了黑心商贩的气焰。中国的消费者是非常“善解人意”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消费中的一个信条,人们习惯于对食品安全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只要吃不坏人就不算大事。假如有人较起真来,还可能被其他人嗤之为“小心眼”、“小题大作”。这种“宽容”的结果是:人们很可能为了面子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另一方面,食品问题之所以花样翻新,与消费者们对食物的过度要求也大有关系。现如今,吃饭问题被人类越弄越复杂。食不厌精,脍不厌哙,其结果是给了不法造假者投机的空子。消费者喜欢馒头“白白胖胖”的,商贩们就往面粉里添加吊白块、滑石粉;消费者认为小米应该是黄澄澄的,不法商贩们就用色素“化妆”,等等。更有甚者,不但食不厌精,而且食不厌奇,问题就更严重了。

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在政府监管机构的身上,政府与造假者之间的博弈必定会继续下去。当法律还在路上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学会自救,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可能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时,黑心商人的行骗难度无疑会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无疑也会与时俱进。

(摘自《食品陷阱知多少》)

上一篇:美国的教育 下一篇:“山寨”的活力和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