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10 09:59:22

体育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44-0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对进一步发展体育旅游提出建议,为体育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旅游 城市 经济发展 对策

1 前言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体育旅游必将成为扩大市场需求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之一。

2 体育旅游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进入90年代,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时,将体育划入第三产业,体育旅游业就成了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第三产业。体育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标志着体育旅游业有着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势头,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长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2.1 体育旅游能拓宽消费领域, 促进货币回笼。

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余暇时间的增长趋势,使得花钱买健康成为社会时尚。当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体育旅游消费支出也成为消费构成中的一部分。体育旅游作为无形产品可以拓宽居民的消费领域,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结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健康、审美等发展需求,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展体育旅游,开发一些体育旅游产品,除了体育旅游的直接收入可观外,由直接收入衍生出的间接收入和诱导收入也影响着城市的GDP,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能加速社会资金周转,促进货币回笼。

2.2 体育旅游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体育旅游产业链较传统旅游业更长,涉及运动器材、体育服装、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培训服务等行业。体育旅游经营者要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康、教、购、娱等一体化服务。因此他们必须以体育联动商贸、信息、文化、会展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客源共享,以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要素为纽带,与信息、市场、网络等新经济要素融合,因此体育旅游业的关联程度更高,带动性更强,所创造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也更大。据美国经济学家卡恩R•F提出的乘数理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本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会拉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显示着发展体育旅游的巨大经济潜力,并且可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体育旅游能扩大国际交流,促进改革开放。

通过体育旅游活动,一些体育专业的专家、教授和其它各类专业的科学家、学者、企业家等等,过在中国旅游期间与我国各方人士接触,对中国的国情、有关的经济政策、法规有了真实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大量的最新科技信息,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使我们能更快、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从而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促进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资料表明,1979~1992年,我国旅游业吸收外资占同期全国利用外资的1/ 4。[1]因此, 体育旅游对扩大国际交往合作,促进对外开发,深化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

2.4 体育旅游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

体育旅游属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以提供劳务服务商品为主,满足旅游者在体育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多方面要求,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岗位层次众多,既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技术性人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近20年来发展喜人,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据统计,1996年仅全国国际旅游业就直接吸纳就业人员111.6万人[2]。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始终是困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缓解就业压力、将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5 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体育旅游能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使落后地区兴旺发达。一些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以及一些国家级的贫困县,随着旅游地的开发,许多体育旅游活动使地方经济收入增加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率扩大,居民有了较稳定的经济来源。经济的增长,税收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又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助于当地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使当地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例如,我国湖南省南岳景区,1995年旅游业综合收入达311亿元,占当地经济总量的65 %,再如山东蓬莱、川东小三峡、大连冰浴沟等地, 都是利用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使其摆脱了贫困落后状态。[1]

3 进一步发展体育旅游的对策

由于我国体育旅游业起步较晚,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旅游需求与体育旅游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着矛盾,市场堪忧,中国的体育旅游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其良性的发展。

3.1 政府部门应重视加强对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协调发展,以防止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

3.2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将体育旅游概念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体育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盈利、再开发的良性循环。

3.3 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为体育旅游者提供完备周到的服务。

3.4 加强对大型体育比赛的申办和组织工作,进一步推动主办国家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3.5 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体育旅游安全管理。

3.6 加强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协作,最终形成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局面。

3.7 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显示其丰富价值,突出地方特色。

4 小结

体育旅游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旅游市场的一种新型项目,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体育旅游必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将不断完善,体育旅游有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支点。

参考文献

[1] 王进.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前景的思考[J]. 福建体育科技,2001,12(6),4-7

[2]韩鲁安,崔继安,和平,韩丁.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6,42-44

上一篇:招标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软件的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