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时间:2022-10-10 09:57:10

浅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摘要】 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数学学习中不能理解数学题目,找准解决办法,不能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学生. 如何有效转化这一易被遗忘的群体,本文拟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努力寻找提高学困生成绩的良策.

【关键词】 小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学生在刚入学时,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其基础大体是相似的,但随着教学的开展,不同的人接受知识的方式和习惯存在差别,从而无形中逐渐造成了好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形成. 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数学学习中不能理解数学题目,找准解决办法,不能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学生. 因为他们的存在,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受到影响,所以这类学生是教师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群体,它形成的原因和转化也值得我们去研究.

在我教学的几年中遇到了不少的学困生,我对他们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跟踪与研究,发现造成他们现在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自身因素

(一)学习懒惰,思想放纵

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很多的学困生由于贪玩,对待学习就一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他们在课堂上很少参与数学活动,不发言,作业拖拉,不听从班组长或老师的指挥,回到家里作业马马虎虎完成,不认真对待,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二)对数学学习无兴趣

有部分学困生他们在其他学科表现优异,能较好地达到课堂要求,但是在数学学习中,他们存在着对数学的一知半解,想整日研究数字有何意义,缺少对数学课程的正确认识与定位. 再加上数学课本身的枯燥无味,更让一些学生感到无趣、厌倦. 继而将数学这门学科放在了较低的地位,让他们没有用心来学.

(三)学习方法选择不当,造成长时间的学习困难

我接手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他从二年级就已经是学困生,通过了解知道了一开始他也想学好,但力不从心,虽然也埋头苦干,但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使得他早早地被落下来. 由于基础不扎实,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造成后期学习十分困难. 这样久而久之,失去了学好数学的可能性.

二、外界因素

(一)教师教学的影响

如果一个教师的数学课程仅仅用死板的语言与数字来反映课本上的新知,那么必然会造成某部分学生厌学的结果. 因为很多学生渴望上的是精彩有趣的数学课,希望教师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艺术家”,能够上受学生欢迎的数学课. 可是由于某些教师教学的单调性、程序性,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他乃至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最终导致学困生的形成.

(二)缺少家庭、学校的关注

由于成绩不够理想,老师的冷漠,同学的瞧不起都让他们觉得不被人关注,他们想学好也没有人愿意帮忙,回到家中可能还会听到父母的叹息与责怪,甚至有些父母老早就已定下打工的结果,让这类学生过早就摆出错误的学习态度,上学就是在混日子,心中早就失去了理想,已经把自己抛弃了.

(三)学习环境的干扰

如今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KTV很多,社会辍学人员也经常在校园出没,很多不良因素一直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干扰着学生的正常、积极的学习行为. 很多学生抵抗不住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重心,将“玩”放在了首位,“学”抛之脑后,造成了成绩的不断下滑,逐渐跟不上学习的队伍.

可见,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全归咎于学生本人,更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教师自身是否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学困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化:

一、锻炼学困生学习意志,建立互助机制

针对学困生不愿意动脑筋的特点,教师应加大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多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用语言或物质多予以鼓励. 我所带的班中曾经就有一个学生他总不写作业,上课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总是不动脑筋,直接听答案. 我发现后把他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从心里疏导,让他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待与关怀. 与此同时我给他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每天数学课至少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个小问题. 后来他真的做到了,而我对于他的回答采用选择性的语言鼓励他,他倍感亲切,时间长了他愿意主动学习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 同时由于学困生成绩不好,我还要训练他们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行为,让这部分学生敢于发表看法. 当小组开始讨论时,教师可以交代小组长多照顾这些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或者当学困生讲错时,其他学生不要当面否定,而是用委婉的语言提示,让他们自动发现错误. 总之小组其他成员对他们要多一些帮助和耐心. 其实在小组中只需要几次的正确发表见解他们就能摆脱以前放纵的思想,自己就会愿意参与,发现自己离学好也不那么遥远,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明确数学学科的意义

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 数学是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有它的实际用处,你必须让那些不爱数学的学困生打心底爱上这门学科,感知它的巨大作用. 记得我一接手现在这个班时,我没有用大道理来讲述数学的应用,只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去衣服店买衣服,标价180元打七折,你买了一件应付款多少元?又如自家盖房子,爸爸让你帮他算工钱,房子长6.2米,宽4.1米,1平方米造价450元,问:你要花多少元?我对学生说你们上了几年学要是连这都算不好,别人怎么看你,自己什么感受?学生们都暗自发笑,其实在嬉笑中学生们都明白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为学困生开“小灶”

学困生的成绩肯定存在不小的问题,不可能光靠平时的课堂教学就能使他们迅速地改变,因为他们基础较差,有很多不理解的问题长时间遗留,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开“小灶”补充营养,比如每天放学花半小时给他们单独进行补课;或者为他们出一些基础题回家完成,第二天单独为他们讲解;课堂上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们,倾听他们的思路,从而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想法.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相信有很大进步.

四、加强教师、父母、学生联系机制

一个优秀的学生不可能完全是由教师培养的,他的优秀一定还来源于有懂得教育他的父母和一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同学. 在学习方面,对学困生而言,家长给予的不该是埋怨自家孩子不如人,而应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同时加大与教师的沟通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 因为抱怨多了反而成了学生厌学、怕学的原因,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怎么可能爱上学习?父母应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让孩子爱上学习. 同时作为教师也应注意到班级中的“成帮结派”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一个温馨的大集体,不能以成绩论优劣,要让所有学生体会到大家都是大家庭的一员,消除侮辱和冷嘲热讽.

五、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对教师的喜欢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绩. 数学课堂自身是一个与数字打交道的课堂,教师怎样把无聊的数字运算变成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我想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追求. 要知道课堂一平如镜固然无错,但波澜壮阔才更具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从外界不断地学习,尝试创新,改进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千变万化”地活起来. 这样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新的东西,教师的魅力能快速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不再枯燥,自然教学效果也会跟着提上去.

六、加强班风建设,提高学生认识

外界因素对学生的干扰极大,学生间也会互相传染,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利用平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哪些东西有害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避免和处理,防患于未然. 让班级始终处在较好的学习环境,这对于学困生至关重要,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身边都在比着学,自己也会感同身受,奋起拼搏.

总之,学困生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师也都在努力寻找提高学困生成绩的良策,不同的个体差异很大,我们不可能用一种策略来解决所有的学困生,而要因材施教. 课标中讲到:“数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教成天才,但至少该让每个学生脱离“贫困”,达到正常的水平. 放弃他们绝对是一种错误,因为也许放弃一个学生对一个班级而言是微乎其微的,但换个角度想想一个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毁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这对于学生父母而言是多么残酷. 所以作为教师应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负起责任来,尽自己最大努力,传给他们必备的技能. 愿学困生们也能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林川森.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 考试周刊, 2009(10).

[2]兰芳莹.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 (10).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运用情境教学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