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模式探究

时间:2022-10-10 08:41:19

高效课堂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模式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了教师从过去关注如何“教”向如何引导学生“学”的行为转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运用把握不准,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有时甚至出现低效与无效和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影响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的认识和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推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看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一看学习内容是否有价值;二看全体成员是否人人参与;三看是否有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合作效果。

为了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切实推动学生发展,实现课堂高效,提出以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而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观点,使全组成员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做好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无所事事,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联络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过一段时间还应交换分工。

1.小组长。其任务是指挥小组开展活动,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各自任务,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因此,要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

2.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的联络和协调。因此,要选择比较灵活、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同学担任。

3.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活动、决议、讨论结果。因此,要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字迹清楚的学生担任。

4.报告员。负责重述小组讨论学习的主要结论,并演示研究成果,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每个组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体验到个人价值,组员之间相互配合,有效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二、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作用

为了确保有效合作学习的开展,应对组内各成员(重点是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

1.督促小组长积极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组员合作学习的意识。

2.指导组织者在交流过程中灵活调控,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先说,促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出现意见分歧时,请组员说明理由,出现冷场时,组长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

3.引导记录员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并指明报告员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

三、创造和谐的合作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合作学习中,充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热情。这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合作中出现的情况予以及时引导、鼓励,让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学得高兴又有所收获。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有些教师上课时很喜欢用小组合作方法,但往往不等学生讨论完毕就喊停,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讨论的时间,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四、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技巧的培养

组织合作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合作规则。

1.学会表达。小组讨论交流时,小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小组成员围绕一个问题轮流发言(可先指定后进生发言),力求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意识。

2.学会倾听。合作小组成员必须认真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嘴。

3.学会思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注意指导思考方法,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欲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4.学会辩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以理服人,避免无意义的争辩,使用积极、文明的语言进行辩论,避免出现过激言语。

5.学会互助。合作交流中,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提倡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当小组代表发言精彩时,相关组员也应受到奖励。

6.学会宽容。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人感到轻松愉悦,产生好学的动力,保持活泼、尊重、自信、进取的态度。

7.学会欣赏。在交流中,学生既要学会欣赏自己,又要学会欣赏他人。可用“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很好,真了不起!”“你们小组有这么多种解法,真聪明!”等激励语言。

8.学会相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人人参与、团结协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帮助都是不可取的。

五、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需求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时间组织合作学习。

1.选择学生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的内容,选择一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有一些争议并依靠个人力量较难完成、学生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以及较复杂、较综合的学习内容及重难点进行合作学习。

2.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问题涉及面大时,学生回答不全面时,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

3.合作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只有当学生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效。同时,教师要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有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上一篇:立式加工中心加工球阀座工艺设计 下一篇:北80井区三叠系蒙皂石分布规律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