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10-10 08:27:39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本文依据个人所得税公平与效率的改革理论,分析我国实行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家庭课税制改革主要面临的四大难点问题,在完善思考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方案。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税收公平

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整个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公平不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是以个人为单位分类纳税的所得税制模式,这一税制未考虑家庭经济负担的差异,也未从公平角度考量个人的实际税负能力,从而偏离了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在党的十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后,现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作为一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从个人所得税税负公平角度出发,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一、个人所得税实施家庭课税制的理论基础

与目前实行的分类个人课税制相比,家庭课税制在理论发展上相对完善,在实践效果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家庭课税制理论在实践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税收公平理论

税收公平理论是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的核心理论,其宗旨在于将税收负担公平地分配到每个纳税人身上,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要求纳税能力相同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要求纳税能力不同的人缴纳不同的税收,从而使税制具有较强的累进性。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从而使调节社会公平的作用弱化。而家庭课税制以家庭为税基,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的家庭情况进行计算,这就使得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实施充分体现税收公平原则,避免因制度导致的税负不公。

(二)税收效率理论

税收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家庭课税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调节作用,让纳税人和整个社会的税收体制奉行成本和税负最小化的原则,保障纳税人的利益。同时,能够提高征管双方的工作效率,适度降低征管成本,使纳税人所缴税款与国家实际税收收入的差额降到最低限度。

(三)最优所得税理论

家庭课税制改革在实现政府目标的前提下,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从社会公平和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不同收入适应不同的税率,拥有最高所得的个人适用的边际税率几乎为零,政府通过降低中等收入的边际税率,从高收入者那里取得更多的税收,从而增加社会的福利。家庭课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公平地实现收入分配,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

二、实行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家庭课税制改革代表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为了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是十分必要的,是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合理整合社会资源、 综合考虑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一)实行家庭课税制更有利于缓解社会贫富差距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在家庭收入水平的差距上,家庭总收入比个人收入更能全面反映纳税能力,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不但能整体衡量家庭的综合收入水平,更能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结构的实际支出状况并依此进行扣除,从而体现综合能力纳税的原则,更好地调节社会不同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有力地缓和社会矛盾。

(二)实行家庭课税制更有利于实现税负公平原则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以家庭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个人的经济收支建立在家庭这一范畴的基础上,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不能反映处于同一收入水平的纳税人的家庭经济负担的差异,难以体现税制的公平性原则,社会公平价值因此弱化。

要公平地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就必须对纳税人的家庭经济负担进行具体分析和了解, 使家庭收入与家庭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应。实行家庭课税制,根据家庭收入扣除家庭成员必要支出费用后的净收入相比现行税制更能体现税负公平原则,更有利于实现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三)实行家庭课税制有利于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化,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虽然能够对个人工资收入部分实现征管,但是对于工资之外的其他收入难以监控。当前,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源化,授信体系和支付方式日益复杂化,这就要求有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体系。实行家庭课税制可以从工资、家庭收支、有价证券买卖、资本投资、住房保障等多方面监管,对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改革面临的难题

尽管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受我国国情和税制发展程度的影响,面临着一系列实际难题。

(一)如何界定作为纳税主体的家庭范围

对纳税主体家庭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家庭总收入及扣除项目金额的计算、家庭征税基础的确定、适用累进税率的选择、税收负担能力的区别,这些征税要素的范围界定将直接影响税制改革的成功与否。

此外,考虑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民工外出打工问题,家庭结构构成较为复杂,在缺少完善信用体系的条件下,要准确统计家庭成员的收入与支出就变得十分困难,这就为家庭课税制的改革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因此,如何界定作为纳税主体的家庭范围是个税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二)如何确定扣除项目选择及标准

家庭课税制的另一重要核算依据是扣除项目选择及标准的确定。首先,对于不同家庭,在认定扣除项目及标准时必然存在信用风险及核定风险,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付出的成本代价也是值得考虑的。其次,还必须考虑到城市与农村生活成本差异等问题,这给不同地方扣除项目及标准的认定带来困难。

(三)如何确定合适的税率体系

合适的税率体系直接影响到税制改革实际的可操作性。实行家庭课税制,课税基础增多,税率体系需要作相应调整,必须充分考虑税率体系中所涉及的免征额、累进税率级次、边际税率等核心要素的合理性,而在目前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现状下,制定出能够适用全国范围统一实行的税率改革体系,需要大量的测试时间及承担相当的试行风险。此外,税率体系的改变也增大了征税难度,这些给税制改革操作适用性增添了不确定性。

(四)如何提供与税制相适应的征管监控体系

在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逃避缴纳税款的现象,税收流失严重,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税收征管体系尚未完善。而要实施家庭课税制,其前提在于税务机关能有效地对家庭税源进行控制,从源头上防范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发生,这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且具有可实施性的征管监控体系,对收入、支出、个人信用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

四、实行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的初步设想

虽然我国现阶段立即实行家庭课税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其税制特有的优势代表着个税改革的方向,相对于现行税制来说,在税制设计上更为公平有效、更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更能准确地反映经济行为决策的微观主体。家庭课税制的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一)明确纳税家庭范畴,规范纳税标准

根据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本文建议界定家庭为两代三口之家的结构,即由夫妻双方和其未成年孩子组成,一旦子女成年且具有获取经济所得的能力,视其为“单身”。据此,按照婚姻状况,可把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单位划分为个人单独申报和夫妻联合申报两种。当然,必须考虑到我国城市农村差异因素。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对部分从事农业工种的家庭暂不纳入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

(二)合理设计费用扣除项目及标准

参考国外先进实践经验,引进“家庭系数”概念,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的家庭人口、赡养、抚养、教育、医疗等不同情况确定其他项扣除标准,再辅之以较为合理的能够反映城市农村生活水平的家庭系数标准,这样以家庭总收入为标准来纳税才是较为合理的纳税标准。

(三)合理设计税率体系

在现有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实施的基础上,对税率体系进行适当的修改,使改革后的税率标准与税制改革相配套。在税率体系中,考虑增加免征额、减少税率档次和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充分贯彻个人所得税公平原则;适当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级距,针对不同的征税对象适用不同的税率,不断提高征税效率。

(四)对家庭收入实施有效的源泉控制,完善征管监控体系

建议尽快采取措施将个人所有收入纳入统计范围,从而明确家庭收入范畴,使家庭课税制能真正实现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当然,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各相关部门出台各种配套措施来完成,具体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个人纳税号制度。每个人对应唯一的纳税号,该号码还能识别纳税家庭号码。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获取收入和支出均应提交纳税号,将纳税号与个人信贷、退税、社会福利等联系起来。二是建立个人信息联网制度。使银行、税务机关等部门能够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全面信息进行共享,从而降低征管成本。三是推行非现金收入结算制度。根据财务网上银行的相关规定,尽可能将个人收入以非现金形式进行结算,从而实现对个人的重要收入进行网络监控和稽核。

参考文献:

[1]杨秀平.谈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2010(11).

[2]张云莺.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10).

[3]邓宝玲,王宇晗.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财政与税务,2011(03).

[4]张洪,杨荣海.现行分类个税模式的制度优化探讨[J].财会研究,2011年(05).

[5]李华.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选择[J].财政研究,2011(0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下一篇: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