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07:20:52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冯玮玮 (1988-) ,女,瑶族,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先进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行动中掌握所学知识。本文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出发,结合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会计学科;行动导向;教学;应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

(一)如何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法

作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行动导向教学法曾在德国职业教育界掀起讨论的巨浪,随着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目前,行动导向教学法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先进方法。德国社会教育学家Mertens认为,现代社会教育应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主要指与专业技术能力不直接相关的,在现代社会中所需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关键能力”理念指引了行动教学方法的发展,行动教学方法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领域,建构主义观点认为,个体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与外部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观点强调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自主的进行新知识的建构,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当然,特定的外部环境需要老师来进行合理设置,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需要老师进行相应的纠正。于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强调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的同时,需要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组织和协调。特定外部环境的设置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个体用以解决困难或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至少包括言语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视觉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七个方面[1]。高职院校应当为社会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当中,让学生独立的搜集信息,制定计划,并进行独立的实施和评价,这本身就将学生引导到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上来,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沟通协作等各项综合能力的锻炼,让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提升。

二、高职会计教学分析

(一)高职会计课程分析

高职院校应当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亦是高职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知识理论性较强,让学生感到抽象而难以理解。同时,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动手学习能力,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亟待增强。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下通过动手操作,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组织、协调等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

(二)高职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对一些有兴趣的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得快,学得好;但对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则提不起劲,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在开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笔者以材料采购业务核算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课程相关资料和教学工具的搜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以材料采购业务核算为例,在咨询阶段,老师首先需要准备好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业务发票、记账凭证、账簿等教学工具;其次需要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材料采购核算及账务处理知识进行讲解;最后应当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示范演示。在此阶段,学生应当对教学材料进行研读和讨论,掌握材料采购账务处理流程的知识要点,为之后的动手操作过程做准备。

(二)实施阶段

首先,老师将本次课程的实施任务布置如下:1、购进材料的核算;2、运杂费用的核算;3、材料验收入库的核算。

其次,根据课程任务,将全班学生按照每3人一组进行分组,分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也可由老师进行分配。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制单员、记账员和会计主管的角色。

最后,学生开始相互配合以完成任务。1、在购进材料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主管负责对增值税发票、记账凭证和账簿进行审核。制单员根据审核过的增值税发票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员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2、在运杂费用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主管负责对运输发票、记账凭证和账簿进行审核。制单员根据运输发票,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运杂费的分配,然后根据分配结果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员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3、在材料验收入库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主管负责审核收料单、记账凭证和账簿。制单员根据审核过的收料单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员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整个操作过程从原始凭证的传入出发,经过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最终将操作的结果反映到会计账簿中。在工作任务完成以后,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全面掌握操作技能。具体如图1所示。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应适时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维持良好的秩序,让学生的操作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三)评价阶段

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组员之间的互评,在评价过程中,主要针对组员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态度进行评价。由老师对每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点评。

结束语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开展教学活动。在会计课堂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会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会计课堂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更好的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e Intelligences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157

[2]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 李华.高职会计专业行动导向课程的改革实践和探索[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6)

[4] 阙红艳.高职院校技能型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上一篇:从中国经典哲学来谈中国式管理 下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