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踏板使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时间:2022-10-10 06:26:51

论钢琴踏板使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关于现代钢琴踏板的原理及运用,介绍了钢琴踏板的由来和发展过程。其次,分别介绍了钢琴中三个踏板的作用,阐述了它们分别的运用原理,以及不同使用方法,其中重点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右踏板,涉及了不同时期踏板的不同运用。文中提出了踏板在钢琴运用中的重要性,钢琴演奏者应重视踏板处理。为得到不同的音色追求,踏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关键词:钢琴 踏板 音乐风格 踏板法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音乐教育也在逐渐地普及和提高。在高雅艺术中,钢琴是广受欢迎的一门乐器。钢琴演奏的学习已经普及到生活中。国内的钢琴教学也在不断的持续升温,如何培养更多的钢琴人才是艺术界关注的话题,涉及到专业以及全面的去培养每一位的钢琴演奏者。关于踏板的运用,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它包含了最基础的物理杠杆原理;在不同的控制下,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如何运用到音乐中;该如何运用和处理;以及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当中,它有怎样的差异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也是踏板运用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踏板运用的原理

每个演奏家都必须了解自己演奏的乐器,它的构造及原理。只有充分的了解它们,我们才能通过它发挥出更好的音色和音效。在古钢琴和早期近代钢琴中是没有踏板的,直到1726年克里斯托弗里又制作了另一种钢琴,装有一个由手操纵的音栓,命名为unacorde,它就是现代钢琴上的左踏板--“弱音踏板”的前身①。在18世纪漫长的时期中出现不同音色的音栓,对钢琴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制音音栓”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延音踏板。各种花样音栓逐渐被淘汰,最后剩下如今的延音和弱音踏板。从外观上,现代钢琴通常是三个踏板。频繁使用到的是右踏板――制音器踏板。右踏板在钢琴内部连接的是一排制音器,压在在琴弦的上方,它的运用原理是当踩下右踏板时,制音器会全部抬起,使所有的琴弦继续震动,通过延续震动从而使声音延长、增强音响,音色丰满、有泛音的回声效果。右踏板的的使用让钢琴表现出更加浑厚的音质,充满共鸣,具有丰富色彩和饱满的效果②。其次是被称为弱音踏板的左踏板。当左踏板踩下时,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钢琴表面的八十八个键整体向右移动一厘米左右。左踏板连接的是钢琴内部的所有音槌,从而这个移动使得音槌位置改变,从而不能像正常情况下击打三根琴弦,只是击打两根琴弦。所以震动小了,产生的音量自然会小于平时的音量。③使整体声音减小,音色比较柔和。在乐谱上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五线谱的下方会有标记“una corda”,这是意大利语,意为踩下左踏板;而之后出现“tre corde”的地方,便是放开左踏板。有人形容左踏板就像弦乐的弱音器,在演奏中常常被用到。最后是使用最少的中踏板,在1874年的现代钢琴加上了这个持续音踏板(sustaining),英语为sustained,是保持音的意思。它的作用是单独保持一个和弦,或是这个踏板踩下前的一些音,从而突出这个关键的音,使得旋律突出和保持,这是三角钢琴特有的。与家用立式钢琴及三角钢琴踏板之间唯一不同的是中踏板,立式钢琴的中踏板连接钢琴内部的一根毛毡,中踏板的踩下放开控制着毛毡的起降。踩下时,毛毡挡住琴槌直接的敲击在琴弦上,减少震动发声。是为了避免声音过大造成影响而设计的④。所以,延音踏板是运用最广泛和频繁的,它的出现是钢琴在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里程碑。提升了钢琴的音色,使之更为丰润饱满。到了19世纪,钢琴作曲家更充分的运用踏板,使音乐表现的淋漓尽致,焕发更大的异彩。

二、右踏板的运用方法

踏板在踩下时,为了避免滑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脚掌的前半部分轻放在踏板上,脚跟着地,紧贴着踩下。踏板放掉时控制力量,不能太过,以免发出不必要的噪音而影响音乐的美感。许多钢琴家对音乐的追求比较高,所以对踏板的要求也是细致的,他们在练琴的时候,往往是光着脚去踩踏板,从而更好地控制踏板,得到自己想要的音色。

关于右踏板的使用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一)节奏性踏板法

这种使用在18和19世纪中期前,在早期巴洛克和早期的古典音乐里出现较多,因为时期的因素,很多作曲家都是在管风琴上作曲,后来在古钢琴上作曲。那时候因为踏板的未发明或发展不完全,那些作品我们甚至可以尽量少的使用踏板,而多靠手指去模仿演奏击弦古钢琴的颗粒感,而不用现代钢琴的踏板将音乐变得浑浊,演奏风格不对。要求干净的音响效果,踏板与和声同时进行,在下一个和声或者和弦弹下时,同步更换踏板。或者根据小节抢拍踩下。手与脚的动作是同时的、协调的,所以它可以作为初学踏板的演奏者很好的练习方法。⑤

(二)切分(syncopated)踏板法

切分(syncopated)踏板法也是常见的使用方式。樊禾心在她的钢琴教学论中将它与手指弹奏动作的关系比喻成像是公园里儿童游乐场的跷跷板。手指和脚是不同步进行的。当手指触键的同时,踏板从容不迫的配合抬起再踩下,这个动作是连贯的。常根据乐句或是不同和声来更换踏板,往往在音出现之后再进行踏板更换动作。它能够使音乐的和声效果丰富,声音浑厚但不浑浊⑥。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次踩放踏板的时候,一定要换彻底,这也就是平时学生上课时,老师口中说的“踏板要换干净”。这样避免将前一个和声的音带入下一个和声当中,造成声音混杂甚至不和谐。在更换踏板的时候,要注意恰到好处,既不能过早过仓促,也不能太慢,造成音乐断裂的效果。很多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现断裂的音乐效果,是因为换的太慢。所以,这种使用方法既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踏板法,也是比较难掌握的一种踏板法。需要锻炼手和脚的协调性。

(三)半踏板法

顾名思义是用一半的踏板,不完全踩到底。这种使用方法常出现在印象派和某些现代派的钢琴作品中,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持续踩下半踏板可以营造一种朦胧飘渺的音响效果,从而达到印象派里描绘光和影的那种梦幻的虚幻场景。音响效果给人感觉是悠远、飘渺迷人的,仿佛是远处传来的声音。

(四)颤动(vibrato)踏板法

有时候也被称为抖动踏板法(flutter)。顾名思义,快速抖动踏板,既不全部放干净,也不至于声音特别混杂。控制均匀,力量恰到好处。⑦

继右踏板之后,运用较广泛的便是左踏板。它一般在演奏朦胧、柔和、安静风格的曲子中使用;或者是在需要对比强烈的情况下,在轻的那一遍使用弱音踏板;还有一种运用情况就是音响效果是从轻到响,可以在演奏前先踩下弱音踏板,在演奏渐渐加强时,慢慢的放开弱音踏板,然后声音会变明亮,达到声音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和声的变化来控制弱音踏板。在古典时期,p及pp范围较多的曲子中,例如莫扎特与海顿的作品,可以踩下弱音踏板,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弱音踏板是将声音色彩变得更加柔和沉闷或是暗淡,不完全是为了改变强弱,所以在需要亮丽音色的旋律时,特别是高音区,不要依赖弱音踏板来改变强弱,还是要靠触键方式的改变来控制声音,在低音区某些需要极弱的声音时可以用左踏板来帮助。⑧最后是中踏板,使用极为少的中踏板称为选择性持续音踏板。通过中踏板来保持一些手不能保持的单独的声部,然后造成一个稳定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对比效果。

追溯到15世纪初古钢琴的诞生,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现代钢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从巴洛克到古典时期、浪漫时期、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20世纪法国印象主义以及20世纪现代乐派。很多综合原因的影响和每个时代的发展因素不一样,对键盘音乐的风格都有影响。时代在变化,钢琴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这些直接影响作曲家及演奏家的风格。因此钢琴在每一个时期的构造不一样,使得作曲家在风格和追求的风格和音色上都有极大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时期音乐的辉煌。无论是在踏板的使用还是对于音乐,我们的耳朵是唯一的引导。演奏者应该对各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学习训练,逐渐的了解并掌握踏板的运用方法,学会辨证的思考该如何使用。在学习中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艺术的二次创作来灵活运用踏板,在演奏中学会独立处理踏板。总之,在规则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从不断学习中自主运用,掌握踏板运用的规律,更好的辅助和服务于音乐。这样才能使这种现代钢琴独有的装置在音乐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钢琴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usic at your Fingertips)[M].王润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薛恩全.浅谈钢琴踏板及其用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03).

注释:

①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8页,第10页。

②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163页。

③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

④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⑤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165页。

⑥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166页。

⑦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167页。

⑧[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usic at your Fingertips)》,王润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上一篇:论企业精神对企业音乐创作的影响 下一篇:基督教音乐在苏北农村的发展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