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与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时间:2022-03-15 06:26:17

浅议信息技术与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推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现代教育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把声音、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但能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而且对其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及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整合谈几点感受: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促进数学活动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益。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针对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多媒体演示:一辆小车和一辆大卡车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70千米,大卡车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相遇?在教学中教者用动画演示了两辆车的行走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线段图的变化,展示了两辆车的行走过程,既形象又具体。让学生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再揭示主题,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2.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整合。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软件)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定的学习方式获得的。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观点讲给其他同学听,让他们进行评判,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如复习“数的整除”时,在电脑屏幕中有这样一道题:在自然数1―20中,质数有( )个,合数有( )个,奇数有( )个,偶数有( )个。先让中下生回答,屏幕上同时出现他们的答案,并让他们说出理由,其他同学则边听边想,准备点评。在中下生点评时,前面回答的同学有奖,及时在屏幕上纠正。这样既使中下生积极参与,能力得到了培养,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体现了互助的精神。接着,屏幕上再出示:( )既是( )数又是( )数。先让中等生说,再让中下生说,点评可先让优等生评,再让要求点评的其他同学评,这样中上等生带动了中下生,创设了合作氛围。此时中下生说错或评错能得到纠正,当他们说理或点评正确,得到肯定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从而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3.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工具的整合。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和交互便捷的优势。当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时,计算机便成了学生的学习工具,既不受人数、时间、距离的限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前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一些网络课件用于教学。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应用“分类”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时,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一个虚拟商店的一角,有很多货物需要放上货架,让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商品分类摆放。这样的学习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地被调动起来,会很投入地进入售货员这一角色并进行主动操作。物品摆放好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选择任一学生的作品进行演示,请其他同学评说,该生也可以再进行修改。同学之间相互评说、互帮互助,直到自己感觉满意为止,使得学生在主动操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分类的理解更深刻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整合的交互关系

1.使用计算机应从数学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体现“时尚”而使用计算机。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所以,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有效整合,关键还是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环节展开的形式、手段及操作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实施评价的客观性。

2.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能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以获得知识、技能,实现正确的价值观。如《可怕的白色污染》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标志着小学生逐步从模拟情境进行数学实践过渡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手段为本节课提供了统计图表、浏览搜索、计算工具等平台,这些平台的使用是充满个性的,它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己操作、观察、主动探究。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获取。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整合,需要我们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构建的知识海洋里自由遨游。

上一篇: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论企业精神对企业音乐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