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时间:2022-10-10 06:22:48

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信息技术无疑是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正是因为这种需求,信息技术已成为一门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教学中全面展开。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IT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我们每天都在利用电视收看新闻和天气预报信息;利用电话、手机和亲人朋友取得联系;利用街头随处可见的自动取款机取款转账;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和亲友聊天、收发邮件、传输文件,甚至网上购物……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博学的教师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一、加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会把学习当做一件礼物来欣喜地接受,整个学习过程是愉悦而快乐的。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消极怠慢情绪就会滋长,就会视学习为枯燥而繁琐的任务,没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学习犹如苦难之旅,自然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们要避免那种枯燥的理论讲解式、灌输式教学法,要注重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是讲究语言艺术。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单一语气、单一语调、生硬没有感情的语言只会带给学生紧张与不悦,给学生造成心理与精神上的负担,而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学用语既要准确,又要生动,富有激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平时要深入研究教学用语,既要讲究艺术性,又要突出专业性,尤其是一些计算机专业术语,抽象枯燥难懂,我们要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来化解专业术语的抽象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二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以往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处于教与学的对立面上,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只会疏远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到对他所任教学科的态度。三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采用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学生的最爱,将游戏引入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而融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身心愉悦之感,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

二、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讲解WORD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春”、“海滨仲夏夜”、“高智商的青年如何拥有健康人格”、“父亲节贺卡”、以“环保”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以学生为主体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开展学习,自主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实际教学中要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性,教师就不能做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学会,不要去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不要替他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不要替他讲。教师应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不再是第一位,而要把学生的学放在最首要的位置。

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只是传授给学生纯粹的理论,这样的教学学生所掌握的只是书本上死的理论,而不能很好地运用于生活实际中,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在加强理论传授的同时要加强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有更多亲自操作的机会,通过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提高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认真学习新课改,用心领会新课标,研究新形势、新学情、新教法,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以探索出更多适合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大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 2001(02)

上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下一篇:试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