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促进师生课堂交流

时间:2022-10-10 05:37:23

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促进师生课堂交流

摘 要:数学教学是“通过数学的教育”,按新课程理念,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尤为重要。

关键词: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 师生交流

一、维持良好课堂氛围需要好的精神

面貌

良好的课堂氛围,表现在师生的精神面貌上,应当是热烈而执著的。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热爱”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提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等。

二、教学语言幽默、简洁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的促进者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感情、交换思想的桥梁,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学语言简洁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用词的准确性,用语的严谨性,用句的逻辑性,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语言幽默是教师应发挥的才能。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语言的幽默并不同简单的说笑话、讲故事,而是通过挖掘教材内在的趣味性材料,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有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情感投资

课堂教学是一种充满丰富情绪色彩的活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始终保持对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深沉、殷切、持久的师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条件。要鼓励表扬为主,兼顾其他,有的放矢。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说教师起主导作用,那么学生则是主体,因此要全面照顾班里的每一名学生。尤其对待差生,更应该鼓励其点滴进步,激发这类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做到“全面丰收”,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焦虑水平的控制

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的焦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紧张有余,另一方面要防止活泼过度。教师要善于控制学生学习的焦虑,使课堂紧张热烈,同时也宽松冷静,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教师要善于创设成功教育的情境,经常对学生作出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学习的适度焦虑。

总之,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传授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理解、消化数学知识,这样,教学效果定有较大提高。

作者单位:吉林省前郭县宝甸乡中学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下一篇:情满三班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