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表演游戏推进幼儿教育发展

时间:2022-10-10 03:26:56

信息技术及表演游戏推进幼儿教育发展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的场所。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构建现代化教育环境,拓宽幼儿信息获取渠道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园从实际出发,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探索信息技术与表演游戏的整合方法,创建寓教于乐的氛围,为陶冶幼儿情操、全面提高幼儿素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作用

信息技术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形象化等特点,可以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完成更有效的教学,为现代教育带来更开阔的时间和空间,使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促进开放性教育的发展。

(二)突显幼儿主体地位的表演游戏

游戏对幼儿来说不仅仅是“玩”,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幼儿以故事(自己创编或来自于文学作品)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故事。所谓“自己的理解”,可以是幼儿个体的,也可以是游戏小组经过讨论协商后对游戏达成的一致理解。因此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是按自己的“脚本”在游戏。在游戏表演中,儿童可以决定“使用什么道具”、“怎么用道具”、“和谁一起演”、“怎么演”,并且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现故事内容,体现个体独特的创造性;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凸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游戏中,教师更多地是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参与其中。整个活动过程成为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过程。

(三)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结合点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融合信息技术推进幼儿园表演游戏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特性为我们提供了技术与教育的良好结合点,如构建幼儿园现代化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信息意识的逐步形成;应用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信息技术的超时空性开阔幼儿的视野和感受;充分发挥互联网搭建家园、社区与幼儿园三方紧密合作的桥梁……

二、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幼儿园表演游戏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一)构建幼儿园现代化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信息意识的逐步形成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表演游戏的实施,首先要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多样化的活动模式。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幼儿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幼儿知识面的拓宽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应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强烈的信息意识,培养幼儿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效

在整合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只有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有选择地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效。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生动的、富有趣味的、具有幽默感的课件,能更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加深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能解决传统课堂中无法超越时空的问题,能让教师自由地运用各种生动立体的声像资源,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因此更易为幼儿所接受和理解,大大优化教学效果。

1.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了智力多元论的观念。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声、电、光等现代技术,能创造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新颖,促进幼儿多感官参与学习。如让幼儿在观看讲述中发展语言智能,在参与表演中形成肢体运动智能,在动感陶冶下培养音乐艺术智能,在是非对比中巩固人际关系社会智能等。所以,多媒体教学能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发展幼儿的多种智力,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如:在一次表演游戏中,小朋友开展童话剧表演。但对童话剧角色,他们只停留在对主要角色的了解和模仿上,对于一些细节和次要人物都不是很了解。比如扮演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两个小朋友,刚开始的时候,都站得直直的,大声地说话,还一个劲儿地笑。其他孩子纷纷表示,这两个小朋友表演得一点也不好。于是老师和他们一起观看电视剧和动画片,分析角色,一起讨论老公公、老婆婆说话的腔调、神态、动作,然后让他们跟着里面的角色学习、模仿。还开展了老公公秀、老婆婆秀,让小朋友互相评议谁最象老公公,谁最象老婆婆。有的孩子提出“:老公公有胡子!”然后他们用白纸、棉花等做成白胡子,感觉“我就是老公公”,佝偻着背,一边走路一边捶背,或者时不时地咳嗽几声。扮演老婆婆的女孩儿则拿来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代替拐杖,驮着背,粗着嗓门说话,有的还在头上裹一块花布,有的把灰色的布裹在身上,说:“老婆婆衣服的颜色是很暗的”,这样老婆婆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信息技术与表演游戏的融合下,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又如:在一次表演游戏中,孩子们有的穿衣、有的准备道具、有的戴头饰……这时,一个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祺祺和小歆打起来了”。我马上走过去,只见小歆哭得厉害,祺祺手里拿着金箍棒愣在那儿。“老师,他说他演妖怪,我演孙悟空,所以我才用金箍棒打他的”。这个童话剧中有很多打斗情节,如果幼儿不理解表演,那么会出现很多这样的纠纷。于是,我找了很多影片的拍摄花絮,让幼儿来观察打斗场景是怎么拍摄的,孩子们看了花絮后讨论得非常热烈:“他们都是假打的!”“电视上打架流血都是假的,其实那些人没有流血,是用颜料涂上去的!“”如果真的打,那么用枪打的话,演员都死了!哈哈!”“演孙悟空的小朋友要轻轻地打,就把金箍棒放到妖怪的身上,演妖怪的小朋友要马上装作被打死的样子!”在这里,教师为幼儿的讨论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让幼儿的讨论起到承上启下,把活动引向深入的作用。在这次讨论后,孙悟空当然非祺祺莫属,而小歆自然还是扮演白骨精变幻的老头化身。祺祺戴上孙悟空的面具,拿着金箍棒,学着孙悟空的动作飞奔出场。等到打妖怪的动作时,我还真替祺祺担心,没想到祺祺记住了自己是在表演,轻轻做了一个打的动作,而小歆就“啊”的一声倒在地上装死。这个表演节目引来了好多围观的小朋友,他们被祺祺和小歆出色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孩子们年幼的心灵,总是处于幻想与真实之间。分不清界限的他们容易进入游戏的真实情境中,以至于做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越轨事件。祺祺平常在大人眼里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经常有超出平常的表现和举动。但当你细心倾听他时,却发现他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当祺祺犯错时,老师抓住他好模仿、好游戏的闪光点,通过观摩、讨论,给予他一些表演经验的支持,再给予他表演的机会,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2.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已经是幼儿教师的共识,也是时展的需要。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他们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多媒体中提供的大量信息更有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大班幼儿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往往超出成年人的想象。在表演游戏开展过程中,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有许多幼儿喜欢的故事和人物,最吸引幼儿。孩子们总是喜欢在看《西游记》动画片时模仿不同的角色动作;常常在分享自带玩具的时候,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西游记》书籍、玩具、面具、头饰等,这时,他们欢呼雀跃的情景经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于是我们在大班进行了《梦幻西游》的主题表演,结合欣赏、制作、认知、创意等活动,让幼儿进行创造性地游戏表演。如:在进行《梦幻西游》主题中的《勇闯“盘丝洞”》这个表演游戏活动时,女孩子用纱巾、绸带、围裙、手套等装扮自己,因为她们在《西游记》中看到“蜘蛛精”打扮得很漂亮。而男孩子则抢着扮演孙悟空,一番争执后,大家一致要求体型较胖的喃喃扮演猪八戒,其他人则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出了孙悟空,他们很快为自己选择了头饰和武器,就出发去打“蜘蛛精”了。由于女孩子还没有装扮好,男孩子在“盘丝洞”门口玩了一会儿武器后,提议搭个盘丝洞。于是,他们利用活动室里的桌子、玩具把皮筋拉得错综复杂,形成“盘丝洞”,他们觉得盘丝洞越难闯,他们就和孙悟空一样,本领越大。过了一会儿,几个女孩子也被吸引了过来,她们觉得盘丝洞搭建难度还不够,又提出了用边上的纸箱、奶粉罐当障碍物。孩子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盘丝洞”的场景设置。

3.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促进幼儿师资队伍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信息的主要传输者,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涉及到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活动课程的实施。幼儿教师只有跟踪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把握教学内容,有效地培养幼儿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学历培训和职务培训应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使其不断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教师的专题培训应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加强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使教师通过制作和应用教育软件,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

(1)通过培训,我园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培训,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深化,能针对各年龄段的幼儿选择适合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设计以表演游戏为主线的综合活动,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游戏的欣赏与表现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幼儿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如小班以幼儿群体表演为主,主要进行一些动作和简单对白的模仿,如:《我爱我的小动物》、《萝卜回来了》、《小兔乖乖》、《鸡妈妈的蛋》等;中班每个角色由若干幼儿扮演,角色的重复对白比较多,便于幼儿掌握与表演,如:《金色的房子》、《桃树下的小白兔》、《三只蝴蝶》、《三只小羊》等;大班幼儿自由发挥的余地大,创造性更强,一般由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扮演主要角色,并且组织其他的幼儿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游戏,如:《小熊请客》、《孙悟空打妖怪》、《龙宫取宝》、《皇帝的新装》等。每个学期幼儿园都有专门的童话剧主题活动,使幼儿通过观看、讨论、创造性表演等,积累表演经验,为幼儿开展表演游戏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学校采用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根据表演内容制作、修改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并在实践研究中反复修正方案。如此循环的研究促进了大家的互相学习,使教师和幼儿的活动设计能力快速提高。

(2)通过培训,教师多媒体制作运用水平不断提高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多种培训,如Powerpoint、Flash、Photoshop、GoldWave等软件的使用,使老师们学会了制作表演游戏课件,能够为幼儿的表演配音、配乐等。当表演游戏逐渐完善之后,我们开始为大型表演做准备。如孩子们为自己扮演的角色录音,老师帮助他们配乐,以便在演出的时候让更多的人听清台词,增强表演的音响效果。同时,孩子们还制作海报,宣传他们的表演剧目,有的是介绍故事情节,有的是介绍演员,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表演。

(3)通过培训,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在探索实践中,教师不断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主动学习,不断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教师也炼就了观察的眼睛,对幼儿的观察调整能力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深入研究、整体引领,使教师对如何作好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了研究的意义、目标,提高了研究能力。

三、总结及讨论

发展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突显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色,需要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方面的协调和统筹,争取社会各界对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并积极汇聚力量,采取目标明确的一致行动。每个学期我们都有表演游戏进社区、幼儿园表演艺术节、表演游戏道具展览、童话小剧场、亲子表演活动等,为幼儿提供了表演的有利条件。我们在幼儿园的网站上提供表演的各类信息,如公布学期活动安排计划表,剧目情节、表演人员介绍,童话剧剧目推荐,亲子表演游戏指导等,并设立家长交流区,让家长分享观摩感想、经验等。同时,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表演,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表演;并且利用社区的各种场所、设施及自然资源,到社区去进行童话剧表演,与社区的孩子们进行表演游戏的互动。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融合是一柄双刃剑,怎样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一新式武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积累了表演游戏的方案和课件,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当然,我们的资源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我们正在争取将幼儿园的教学资源与互联网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共享和传播,提高表演游戏教育质量,并逐渐将幼儿园的表演游戏突显出来,形成较稳定的、鲜明的校园文化风格,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幼儿情操,全面提高幼儿素质。

上一篇:情感交流对幼儿普通话教育启示 下一篇: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