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特色教学创新尝试

时间:2022-09-18 09:03:28

电子商务特色教学创新尝试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也开始迅猛发展,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进入迅猛发展时期[1]。截至2011年,已经有324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如果加上大专和高职院校,国内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各类学校近千所,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数十万人。但如此规模的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唯有大胆探索改革,找准定位和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1培养方向模糊

总体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培养定位不准确,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特长。目前我国高校的许多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空虚,不切实际地以“全能”作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想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电子”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同时兼顾两个方面可能会造成学生没有“专长”,出现学生学过了计算机程序设计但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精通,学过了管理科学但比不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尴尬现象[2]。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调查表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用性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既能掌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术理论,又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需要,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培养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能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开发维护,提出解决方案。另一种观点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应该侧重培养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才。于是出现了目前的结果: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计算机方面比不上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商务方面又不如纯商务专业的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两种观点的有机结合,但不是单纯的将二者相加[3]。

1.2教学方向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

有的高校由计算机系承办电子商务专业,有的高校由经济管理系承办电子商务专业。不同的系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计算机系的电子商务专业更注重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而经济管理系更注重学生经济管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的不健全就会造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分化,不利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课程设计与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些院校把电子商务简单理解为“电子+商务”,培养电子商务“复合性”人才只强调这个专业的“广”,造成课程体系中技术、管理、营销、经济等哪方面的知识都有,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设计的随意性很大,缺乏突出的方向[4]。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由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多而散,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之间分不太清,有关电子商务的书籍很多,低水平重复现象还比较严重,内容深度、广度不够,教材内容陈旧,出版教材编写与学生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1.3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节欠缺

目前在高等院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中,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等其他专业调派的,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过电子商务。另外现有教师很少有企业实践的工作经验,这样的师资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的需要。而且目前,全国已经毕业的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不足千人,在高校任教的更是凤毛麟角,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各级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需要[5],上述情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瓶颈,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彻底改善。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两类:一是在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训,一般是采用一些模拟的教学软件,但是模拟软件和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另外一方面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场所或到企业实习。对于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来说,能够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都很难跟上,再加上现在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本身就不多,因此学生能够选择的实习单位非常有限。

2高校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策略

2.1明确教学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教学方向。在电子商务中,“电子”只是工具,“商务”才是目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始终坚持以商务应用为目的,但同时也要熟练掌握“电子”工具,因为电子商务的实施离不开“电子”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那么是不是要求每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都要成为既懂“电子”又懂“商务”的通才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通过3、4年的在校学习是不可能成为通才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电子”工具的开发和建设可以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对技术的学习只是要求其会熟练使用这个“电子”工具。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商务为本”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各有侧重。根据院校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可以将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分为3类:(1)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熟悉营销经营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2)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的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常精通,能够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3)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或叫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企业乃至行业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提出发展方向。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包括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计算机网络、财务、行政、销售、国际贸易等在内的许多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根据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细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分类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同时将针对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具体需求所开设的专门课程渗透到各分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当中,以此来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个性力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焦点在于: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和途径更好的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的符合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高校总体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高校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优化各专业总体结构,通过新增、停办、调整、合并等手段重新进行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其次是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高校应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参照基准,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之更好的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最后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导向方面。高校应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大专业,小方向,宽基础,重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双证书”制,将电子商务专业细分为模块和方向,学生在继续学习本专业共同的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实行分方向教学,以利于形成专业特长和培养个人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并把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拿到电子商务企业认证的证书。借鉴专科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例如,部分学校同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在学校设立阿里巴巴培训中心,开展资格认证,该资格认证将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就业的针对性做适当的调整和细分,分为国内贸易专员、国际贸易专员和淘宝应用专员,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阿里巴巴公司定期安排各高校培训中心学生到其公司总部及会员企业实地参观调研,将优秀学生推荐到会员企业实习就业。

2.2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

1)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改革计划。电子商务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职业岗位可分为7大类,即网络营销类、财务类、电子商务技术类、电子支付类、物流配送类、电子政务类、企业经营管理类。培养学生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技术、物流配送和电子支付等岗位的职业职能,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宽口径的培养学生,在这种培养目标下课程结构中要体现“宽基础,活模块,定方向,强技能”的特点,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有基础模块群、专业基础模块群、各分类专业发展模块群[6]。

2)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手段方面,应加强多媒体、实验室、课堂、户外等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实习环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第一,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例如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等课程应采用在机房实验室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二,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本专业的《电子商务概论》、《网上支付》、《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课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上机实践和其他实践方式穿行。如网络营销课程组织学生到网站上参与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国际贸易课程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去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过程;市场营销课程组织学生到市场调研公司调研了解和掌握市场调研的问卷设计、抽样设计,制定调研计划;电子商务法课程由过去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等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实践性和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

2.3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理论教学模式。传统的电子商务理论课程体系一般是计算机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各占一半,简单的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电子+商务。这种模式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来说,缺乏针对性,因而培养出的人才也谈不上适用性和竞争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贯彻“大专业,小方向”的指导思想和分方向构建的较为清晰和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培养特征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切入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加大课程整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教学体系还不太成熟,课程与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在宏观上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的同时,应注重对每一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以及相近相似和存在交叉重叠内容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内容整合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合并。一是把内容相近和连贯性很强的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二是合并目的相同的课程;(2)删减。主要是指将重复的内容和与培养目标不符的教学内容删除;(3)增加。就是要增加对培养目标很重要但在原课程体系中没有的知识。同时,增加实践实训项目和实践实训的课时比重;(4)融合。就是把电子技术和商务知识有机结合,技术课程不再是仅仅讲技术,商务课程也不再仅仅是讲商务。

3)强化专业方向,重视商务交流与沟通理论课程的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落脚点应在商务而不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水准的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等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很快切入企业岗位,还将直接影响其将来的发展。在强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突出商务交流与沟通基础的建设,强化专业特色,增加学生适应社会和切入岗位的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

2.4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专家指导小组

1)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商务型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必须要有足够强的师资队伍。根据课程的不同,选择相关专业理论技术精通的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扎实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高校为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教育可以聘请企业领导做兼职教师,或聘请从事过企业工作的专业教师授课。建设一支既精通经济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又熟悉电子商务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课老师90%应该为“双师型”。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应该:(1)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深造,多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培训班、研讨班,多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会等;(2)鼓励专业老师去电子商务企业兼职、挂职,甚至鼓励教师自己去创办电子商务公司,以期获得实际的经验;(3)鼓励教师考取电子商务师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4)从电子商务企业中聘请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2)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小组。(1)聘请行业专家、公司老总组成电子商务专业专家指导小组,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过程;(2)有能力的话聘请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3)及时与小组成员沟通,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及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4)利用小组成员的资源及人际优势,安排学生到校外参加实习。

3)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在平时生活中,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仔细观察一下,有许多实践的机会和手段。在校园里,食堂实时支付的校园卡和乘坐公交车使用的IC卡就相当于电子钱包,另外网上购物并利用信用卡网上支付、网上股票基金交易等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7]。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学习和实践的网站,动员和激励学生利用网络,积极参加网络商务实践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2.5综合考虑提高就业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复合型新兴专业,涉及多学科知识。因此,各高校在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时,应该立足于学校已有资源和办学经验,结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偏重方向,一切为学生就业着想,切合实际的保证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就业能力鉴定和社会需求都对毕业生提出较高的实践能力要求,因此,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中应强调实践性学习。各高校应在电子商务模拟系统的选用、引进和建设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专业本身还在不断地发展,今后发展方向还未明确。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只有顺应形势发展及社会需要,不断修正和改进,办出专业特长和特色,才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学以致用的社会劳动者。

3燕山大学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3.1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简介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2003年筹备,2004年正式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并于当年在研究生中开设电子商务课程,2005年电子商务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并于当年启动了研究生电子商务课程建设;2006年学校投资35万元启动了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平台基础性建设,并确立5家单位为专业校外实习基地;2008年顺利通过河北省学位授予权评估并被河北省授予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先后已有4届学生顺利毕业。在世界金融危机和全国就业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凭借燕山大学的院校优势、先进的办学理念、扎实的教学科研基础和商务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学科特色,依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就业率达到近90%,尤其2009年就业率更是喜人,并有1/3以上毕业生考取了重点大学研究生。

3.2燕山大学电子商务的教学方法

1)“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思想的提出。燕山大学从2004年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会计、旅游、工业工程等在内的多个专业也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专业制定了与企业职业岗位标准规范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赛练结合为导向,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实践教学制度,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不够强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的实施。电子商务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内容面广知识量多。如何更好地开展本专业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怎样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为企业、行业服务,一直是该专业教学工作探索的目标。2008年以来,该专业以行业为依托,本着“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教改思想,深人企业开展学习、调研工作,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岗位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每学期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知识,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设计制作门户网站,把企业产品放上网站,为产品做宣传和销售,最终实现产品的网络营销。几年来,先后为10多家企业制作门户网站,企业通过网站改变了产品单一的市场营销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些企业招聘该专业的毕业生来管理、维护网站,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2008年以来,坚持在校内组织电子商务竞赛。在赛前制定培训计划,要求所有学过电子商务的学生参加初赛并开办培训班,把电子商务实验室作为培训场所,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比赛按计划从资格赛到技能赛,再到总决赛。随着比赛的深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学习电子商务理论知识,逐步提高操作技能,学习了多门相关学科知识。

3)实施“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的效果。(1)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教学方法强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促使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研产一体化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2)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教学方法是综合性、探索性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对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也较高。所以,为了适应“以做带学、以赛带练”教学方法的需要,必须调整、改革原有的其他教学方法。(3)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做带学”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将更加具体和熟悉,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更加深刻。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中交流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和丰富理论,学以致用,教学相长。这样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与就业竞争适岗能力脱节的问题,而且能更好地达到培养高等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

3.3实施“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根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企业工作的特点,坚持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以企业岗位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制定了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和实训计划,明确实训目的、工作岗位、实训内容和管理办法,把相应岗位技能培养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专业还拟定了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协议书,与企业签定协议,以此来规范和约束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建立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交流,了解企业的需求,亲临体验企业化的实际运作。特别是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主动与电子商务类型企业联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当前电子商务形势与发展的认知,让学生意识到把理论结合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既满足企业需求又达到企业要求的人才。

3.4启示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以做带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对校企双方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校企双赢,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弥补了校内教学的不足,是一种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创造性探索。而“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的意志品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知名度。

上一篇: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方式革新 下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课堂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