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书本点“石”成“金”

时间:2022-10-10 02:37:14

回归书本点“石”成“金”

“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书本的课后练习是教材编写者意图的直接反应。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

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对教材习题研究较少,有时将教材习题仅仅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缺少对习题的挖掘、调整、重组或改编,致使习题的效用降低;还有些教师就为了设计一些练习,绞尽脑汁,想了很多,但设计出来的练习,要么是机械重复,要么脱离文本内容,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了师生教与学的负担。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一些问题呢?在教学中,笔者把目光投向了容易被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资源——书本练习。要深入明白编者意图,就要对一些习题进行有效的开发,充分挖掘展示出隐藏在这些练习题背后的更大价值。

一、刨根问底、挖掘深度

教材中的每一道练习题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都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性和开采的潜能。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去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不浪费一次练习的机会,挖深每一口“井”,从而提高书本练习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一节复习课中的一道练习题:

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宽5.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学生在计算之后汇报结果如下:

⑴长方形的面积:10×5.7=57(平方厘米)

⑵正方形的边长:(10+5.7)×2÷4=7.85(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7.85×7.85=61.6225(平方厘米)

⑶圆的半径:(10+5.7)×2÷3.14÷2=5(厘米)

圆的面积:3.14×52=78.5(平方厘米)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在得出结论之后,教师没有结束这道题的教学,而是提出一个问题。

师:底面周长和高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哪一个体积最大?哪一个体积最小?

生1猜测:圆柱体积最大,长方体体积最小。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怎么理解?(几分钟之后)

生1:我是举个例子,根据上面的数据,我再把高举个数字10厘米,求出体积长方体570立方厘米,正方体61.6225立方厘米,785立方厘米从而验证了刚才的猜想。

生2:我直接根据上面的结论来,不管高是多少,因为周长相等的圆面积最大,长方形面积最小,那么乘上一个相等的高,体积也是一样的大小关系。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及编排意图来理解,它是在学生复习“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之后而设置的综合性练习题,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再练习,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解题思路,而且也沟通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二、呈现特点、新旧迁移

在我们使用书本练习之前,要把练习放到一个教学整体中去,把知识串接起来,明确练习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前后联系,移花接木,从而使书本作业的功能最大化。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有这么一组口算题(图)。

作为口算题的教学,一般老师在学生做完之后核对一下结果,这道题的教学就算结束了。但是,仔细推敲这道题,题中被除数、除数数字上的一些特征不正好反映了分数除法的的诸多情况吗?此时,我的教学在继续。

师:从口算的角度看,同学们学得不错。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在这两道题中还隐藏着许多规律呢,老师要看一看,谁的眼睛最“亮”。

(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静思一会学生开始发言了)

本道题是学生课本上的一道口算练习题,但这道题隐含着更多的内容可以去挖掘。如除数大于1或小于1,商与被除数的关系;被除数不变,商与除数的关系;除数不变,商与被除数的关系。虽然书本当中没有要求,但是老师在这个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在这两道题中还隐藏着许多规律呢,老师要看一看,谁的眼睛最‘亮’”。在这个问题指引下,学生通过思考,从原有小数的知识进一步迁移,逐步把新知识挖掘出来

三、适时开放、发散思维

在我们的书本练习中,有些看似简单的练习,其实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含义和作用。教师要明确书本练习的意图,在适当的时候对书本练习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和开放,从而加深教学效果,达到百花齐放。

如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之后,有这么一个练习:

请同学们在下面的图中表示出14

师:在表示14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它们分的对象相同吗?表示出的14一样吗?)

生1:我发现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第一个是把一个圆平均分,第二个是把1米平均分,还有把4个三角形平均分,8个五角星平均分。

师:也就是说同样的14,它单位“1”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它的单位“1”还可以指哪些?

生2:还可以是一个西瓜、一根香蕉等等

生3:只要是一个图形都可以

生4:1千克,1小时,都可以是单位“1”

生5:可以是一堆西瓜、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个整体,都是单位“1”。

……

师:可以看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算单位、还可以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都是单位“1”。

师:那么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示出14吗?(学生自己设计之后汇报出了很多的类型)

……

在学生汇报完方法之后,老师“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立即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略加思考之后的答案丰富多彩,刚好把这节课所要学生理解的单位“1”充分展示,从而使单位“1”这个概念逐步形成,进一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四、适当变化、有效整合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不能脱离课本,但也绝不能“唯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背景,在练习中可以适当对书本练习进行合理变化,有效整合,使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激活学生的思维。

虽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点时间,但是通过练习的进一步的挖掘和调整,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

上一篇:让爱延续 第3期 下一篇:高一新生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