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

时间:2022-10-10 02:20:48

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

摘 要:翻译是处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作者、译者、读者跨越时空,交流文本意义的互动活动,而互文性理论则强调文本的动态生成过程。二者之间是共生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互文性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对翻译中文本的转换做出了新的阐释,为翻译研究向更加多元的领域继续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文本;翻译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是诞生于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的文本理论。“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黄念然 1999:15)。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是在总结和延伸了索绪尔和巴赫金的语言理念而产生的。首先她的“互文性”的阐释置换了巴赫金的人本主体,将更多的关注投射到文本当中,但这种文本并非单一性文本,它是其所处时空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单一文本的意义在于整个系统之中其它文本(即其它系统要素)的相互参照和相互指涉,同时系统不存在绝对外延,是一个可以无限拓展的网络空间。其次,互文性理论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纯的文本分析,而是将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

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认为,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即用目的语将原语表达的事物重新表达一遍。这种转换实际上是用两种语言表达同一事物或事件,它预设了原文和译文可以表达同一确定的意义。纵观中西翻译历史,中西译论虽有诸多的不同,但就翻译的评判标准而言,翻译的好坏优劣大多取决于意义的转换在多大程度上与原文的意义相忠实。

美国文学家赫希说,整个现代西方哲学人文科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对“意义的寻求”,以及对意义真实层面的把握。奈达在给翻译下定义时也曾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在他们看来,意义是一一对等的,有确定的、一成不变的含义,翻译可以通过对文本结构的理性挖掘,“等值”、“等效”地再现“原意”,因此,如何寻求意义对等便成了传统翻译观的焦点。

然而,随着结构主义被纳入互文性的批判视域,这种传统翻译的“意义”终极学说被打破。德里达曾竭力主张用“转换”这一概念来替代翻译,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移,一个文本和另一个文本的替换。他首先要把文本从封闭的意义体中解构出来,使之成为开放的不完整的体系。那么正在被翻译的原文文本结构就有赖于多种文本的补充和调整,从而趋向完善。所以翻译活动就成为在融汇多种意义的文本网络中进行选择与吸收、创造与变异的语言转换过程,其间不断出现某种意义的无限补充、替换、撒播、增殖,甚至不同程度的误读,形成所谓德里达式的“增益”或称“添补”的互文性转换活动。与此同时,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列佛威尔提出了一种颇具新意的“折射”理论,他认为翻译是把文学作品从一个系统带入另一个系统,并且受到各个系统所在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就像所有的翻译都涉及到原文与译文,如果把原文看成是一个前文本,译文就是这一前文本的生成文本。

在前文本到生成文本的过程中,译者同时充当着前文本的读者、阐释者和生成文本的作者的三重角色,履行互文性中对文本的完成、阐释和改写。原作者带着以往的文学的、知识的记忆进入译者的视界,而译者则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读者与写作者,识别某些记忆,同时也调动自身的记忆,一边与原作者分享,一边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自我阐释。于是,译者的痕迹与他人的痕迹之间建立了一种全新而又特殊的关系,译者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赋予原文文本以新的意义,译文和原文之间以互文性的方式组成了一体,译文“描绘”原文,就像原文“描绘”译文一样,译文和原文互相存在于对方内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译文文本因此而异彩纷呈。可见,翻译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语言之间、文本之间、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诸多原文和诸多译文还在更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从而创造出比单纯的翻版或是复制更为丰富的意义。这与互文性中文本间动态、多元的特性不谋而合。正如巴赫金所强调的,任何文本(意义)都具备不同文本(意义)之间的“对话”性。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相联,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一个文本只有在与其他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又是游移不定的,由于一个文本总是给先前的文本提供答案,同时也为后续文本提出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文本(意义)总是被迫同其他文本(意义)发生着互文关系,因此文本的意义“散播”在无限的关系网络中,翻译活动得以在众多文本意义的互相指涉中完成,任何单独的翻译(文本)自然不可能生存。

综上所述,互文性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借用,而是思想的互相碰撞,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知识、语言等各方面的交融。它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和文本意义的动态生成,任何文本都不可能逃脱其他文本而存在,文本意义的产生取决于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它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语言活动的领域,文本在自我指涉的同时与其他文本交织,文本一旦破壳,就进入不停反复和互相替代的“游戏”中,文本间的边界消失了,每一个文本都向所有其他文本开放,每一个文本自身都无法完满地承载其意义。作为一种多元开放、时空交错的动态思维方法与策略,互文性理论旨在通过多维的立体透视,将翻译问题所牵涉的文本、意义、语言及文化的互渗性和交融性等一一理清说透,对于翻译这样一个特殊的文本活动,互文性这种全息式的理论辐射更能解释与阐明某些翻译现象,澄清翻译理论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篇:论《傲慢与偏见》人物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下一篇:汉英翻译实践中长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