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中元话语的应用机制

时间:2022-10-10 02:10:53

英文摘要中元话语的应用机制

摘要:本文基于Hyland对元话语的分类方式,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摘要为实证,探讨了英文摘要中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的论文摘要突出了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弱化其人际功能。二语学习者的读者意识和元话语意识有待增强。

关键词:英文摘要;元话语;应用机制

一、元话语

元话语是交际中常见的话语现象。在语篇建构过程中,话语包含两个层面: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基本话语传递话语主要信息,涉及话语的命题内容和指称意义,实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元话语则促进读者对基本话语做出反应,引导读者诠释、评价基本话语,实现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因此,元话语关心的是读者,其功能是语用的、修辞的 [1 ]。

元话语的分类因研究角度不同而引入不同的分类体系。本研究采用Hyland的元话语分类体系。Hyland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元话语的人际模式,把元话语分为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引导式元话语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作者建构语篇,进而帮助读者理解语篇;互动式元话语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作者表达态度,允许读者作出回应,从而实现互动 [2 ]。

二、元话语与英文摘要的相关性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精华,同时也是建构语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写作的交际性本质的重要手段,具有客观性、劝说性和社会性 [3 ]。 因此,论文作者在摘要中不能简单地陈述事实,而要借助各种语言手段,说服读者认同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确认和建构与读者的人际互动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有意识和有效的操纵” [4 ]。 而元话语的交际性本质使其成为摘要写作中控制这种互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元话语标记在论文摘要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建构论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理解、评价摘要的语义特征和人际特征。引导式元话语在摘要中主要体现语篇功能,而互动式元话语在摘要中主要体现人际功能。

三、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案例分析

根据Hyland对元话语的分类体系,引导式元话语主要包括过渡标记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标记语、言据标记语和语码注释语。下文以大庆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摘要为例,具体分析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应用。

纵观近三年的毕业论文,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分布的趋势如下:框架标记语 ―― 过渡标记语――内指标记语 ――言语标记语 ―― 语码注释语。相对于框架标记语、过渡标记语和内指标记语而言,言语标记语和语码注释语在英文摘要中使用得较少。但总体而言,引导式元话语在二语学习者英文摘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学术论文对框架结构的要求较高,而框架标记语标示语篇的顺序式阶段,因此框架标记语对论文摘要语篇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相当普遍。“First,second,third”等框架标记语的使用可以帮助论文作者组织摘要语篇,引导读者理解语篇,同时凸显命题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升摘要语篇的逻辑性,进而构建“作者 ――读者 ―― 论文”三位一体的语篇结构。

过渡标记语表达主句之间的语义关系。“and”“but”“thus”“in addition”等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对论文摘要语篇的建构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作者可以借助 “however”等标记语的转折和对比含义,揭示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借助“even”等标记语引出另一个结果,促进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内指标示语标示语篇其他部分的信息。“in this paper”“in Chapter One”等内指标示语的使用在阐明命题信息的同时,促进了摘要和正文的联系。

由此可见,引导式元话语在二语学习者的英文摘要中占主导地位。梳理论文摘要框架的框架标示语,加强衔接与连贯的过渡标示语,促进摘要和论文主体连结的内指标示语构成了英文摘要中所有标记的主要成分。

四、交际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案例分析

根据Hyland对元话语的分类体系,互动式元话语主要包括模糊语、强调语、态度标记语、自称语和介入标记语。下文以大庆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摘要为例,具体分析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应用。

纵观近三年的毕业论文,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分布的趋势如下:增强语 ―― 态度标记 ――模糊语 ―― 自称语 ―― 介入标记。相对于引导式元话语而言,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频率较少。在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上,二语学习者偏重于对增强语和态度标记的使用,很少使用模糊语、自称语和介入标记。

(一)增强语与模糊语

增强语与模糊语是表达观点的两个层面。英文摘要中增强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强调和肯定论文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意在要求读者对其采取认同的态度。而模糊语则意在凸显命题评价的不确定性,承认不同观点的存在,增强命题的严谨性、客观性和与读者的协商性。也就是说,模糊语考虑了作者、读者和摘要本身三重因素。有研究表明,从语用功能来看,模糊语的使用遵守了质量准则和礼貌原则 [5 ]。

纵观近三年的论文摘要,二语学习者在其论文摘要中注重增强语的使用。相对而言,模糊语通常出现在摘要的讨论部分,在摘要简介和结论部分很少出现。二语学习者的英文摘要中增强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模糊语的使用频率。这种现象导致论文作者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显得较为强势,缩小了作者与读者的对话空间,导致论文摘要缺少读者意识。读者意识强的摘要能够融合论文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增强摘要的可接受性。因此,读者策略的培养和模糊语的使用应该是二语学习者在其摘要写作中应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 态度标记和介入标记

态度标记明确反映作者对命题信息的情感表达,传递其对命题信息的赞同,凸显命题信息的重要性。纵观近三年的论文摘要可以看出,二语学习者在其英文摘要中使用较多的态度标记,以强调其研究的重要性。态度标记通常出现在论文摘要的背景介绍和结论的话语中。态度标记的使用考虑了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因素,突出作者选题的重要性和吸引读者。与态度标记不同的是,二语学习者在其英文摘要中几乎不使用介入标记。介入标记有助于论文作者和读者的互动。“You can see that”等介入标记语有效地拉近了论文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但英文摘要等学术语篇强调其论述的客观性和行文的正式性。鉴于此,介入标记的弱化使读者在语篇中的参与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从而凸显了摘要语篇的客观性和正式性。

(三) 自称语

自称语是指称作者本身的话语。纵观近三年的论文摘要,二语学习者在其英文摘要中较少使用自称语。二语学习者在其摘要的行文中避免使用“I”和“my”等词,而用“paper”“thesis”等词来替代。很明显,二语学习者优先考虑的是其观点论述的客观性,论证的力度,凸显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但语言学界对于自称语的使用存在不同的观点。Hyland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中外英文摘要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英文摘要中合理地使用自称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章的可接受性 [4 ]。

由此可见,二语学习者在其论文摘要中很少使用互动式元话语,互动式元话语的出现频率仅仅体现在增强语和态度标记的使用上。模糊语弱化是二语学习者的论文摘要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五、结语

元话语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考虑了语篇的信息处理,读者和作者三重因素,因此元话语的使用能够优化英文摘要写作。但二语学习者的英文摘要偏重于事实的陈述和命题意义的阐述,引导式元话语占的比重很大,互动式元话语使用得少,缺乏与读者的沟通意识,人际功能薄弱。基于此,二语学习者应关注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应用,增强元话语意识,提高元话语使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建衡. 从摘要写作的元话语使用看二语习得之变异[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 176-178.

[2] 谢洪. 试析元话语的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J]. 时代教育, 2013,(8): 136-137.

[3] 杨莹. 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互动式元话语的对比研究[J]. 语言应用研究, 2010,(9): 104-106.

[4] 江晓敏. 互动元话语视角下中外语言类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分析[J]. 大学英语, 2012,(3): 154-157.

[5] 文宇. 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 高等教育与专家论坛, 2012,(8): 103-104.

上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该如何回归生活 下一篇:中老年女性体检,这些项目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