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长为自己

时间:2022-10-10 12:35:42

让孩子成长为自己

“如果我有一个学龄孩子,一定送他去华德福学校学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

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一种已有80多年历史的人本主义教育体系,强调从头、心、手的整体出发,培养和谐完整的人。从上世纪70年代起,联合国开始向各国推荐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得到认可。

1919年,鲁道夫・史代纳在德国创立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他运用人智学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华德福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标:

让自己成长为自己

华德福教育的目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让自己成长为自己”。让孩子成长为不同于其他人的极富个性的自己,华德福教育的魅力可能正在此,它不但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同时,教育者本人(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在儿童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孩子成长的三个阶段

史代纳发现了人的意识是阶段性的发展,7年为一个周期。华德福学校的教学内容就是根据对孩子的三个重要成长阶段的理解和认识设计的。

第一个成长阶段:0〜7岁

这个阶段主要用于物质身体的建设,身体的成长极其迅速。在孩子的意识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生命力。松子、石头、贝壳、树枝、花草和动物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孩子好爬、好跳和好动。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就会透支生命力,而影响孩子的整体平衡发展。

教育要点:

在第一个七年里,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所以在华德福的幼儿园里,没有正规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知识、智力方面的教学。玩耍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让孩子做家务、过家家、扮演各种人物、看偶戏、捏蜂蜡、绘画、唱歌、跳韵律舞、听故事和做游戏,以及尽力去探索大自然。

保护孩子的生命力去着重于物质身体的建设。坚持有韵律和规律的作息和活动。

换牙是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象征。

第二个成长阶段:7〜14岁

这个阶段主要是感觉的发展。此时,孩子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用心体会,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寻找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这时孩子有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意志,并通过感觉来表达和体验心灵中细腻的感受。

教育要点:

孩子通过想象和感受来学习。教育和教学应以艺术的方法或通过艺术来进行。学习的方式一定要跟孩子的生活有联系,并让孩子有体验和感受。

华德福学校不仅仅有大量的美术、音乐、表演艺术、话剧、手工、园艺和农艺等艺术化教育课程,而且数学、科学、文学、外语、历史和人文课等都以艺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并针对孩子乐于参与生活的天性,让孩子参与多种日常工作和艺术创造。

此阶段是儿童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以真诚的爱护和严明的权威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起深厚的值得信赖的关系,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青春期是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象征。

第三个成长阶段:青春期〜21岁

此阶段最活跃的是思想意识的发展。孩子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形成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增强,甚至会很固执。他执着地追求自然界中的真理,渴望探索这个真实的世界,并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

教育要点:

针对孩子求真、求实的天性,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考力,加强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

平等地对待孩子,做好心灵沟通,帮助孩子寻求真理。

7岁之前都在玩――华德福幼儿园生活一瞥

收与放的韵律

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早早到园的孩子先是在户外玩耍,等所有的小朋友都到校后,进教室上画画课,画完后是自由游戏时间,之后坐下喝点水,然后围个圈圈做唱游,接下来是点心时间⋯⋯从中你可以很明显看到一收一放的韵律。每一个节日和生日的庆祝是幼儿园里必不可少的活动,这是韵律中的高潮。

这种生活韵律就像呼吸一样,一吸一吐,一收一放。不仅让孩子学习到动静自如,还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编者按:

在家中,父母也可以学着把孩子的作息安排成这种一收一放的韵律,对孩子的身心很有益呢!

事物变换

老师们不遗余力地让孩子们看到物体的变换或转变,在四季变化时,教室会有不同摆设,反映出春夏秋冬的变迁。

编者按:

“参与季节变换”对一般家庭来说并不难,比如在迎接新年时贴上春联、放鞭炮,端午节时插艾草、包粽子,都是吸引孩子参与的好时机。

手指运动

华德福的课程中很强调手指和四肢的运动,比如:让孩子用手摇机将麦子磨成面粉,再把面粉做成面包;学习如何将毛线搓或编成绳子,还有玩沙、种花、捏蜂蜡、缝东西、雕刻木头等等,既是让孩子体会参与一种从无到有的变换过程,也让孩子的手指头都动了起来。

编者按:

多动手会刺激脑细胞的发展。与其买些模具让孩子直接把粘土印成小鸟、小狗,不如让他把粘土捏成小动物,既让孩子的手指活动起来,也发挥了他的想象力。

天然的材料

在幼儿园里,玩具和用具的最大特色是简单朴实和取材于大自然,如木头、石头、丝绸、蜂蜡、粘土、羊毛和棉布等等。没有买来的现成玩具,也没有塑料的玩具,大部分玩具都由老师、家长及孩子一起制作。连吃的点心都是当天准备的有机食品或是前一天面包课上大家一起做的面包。

编者按:

大自然里找到的玩具通常没有固定的形状,能使孩子的想象空间拓展到无限。爸爸妈妈多为孩子搜罗些自然材料吧,让孩子从接触自然材料中感受自然的奥秘,认识这个世界。

老师的身教

华德福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身教”,她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行为、态度与反应,给予孩子们正确的榜样去模仿。例如,她不会命令孩子收拾玩具,而是很自然地动手收自己使用的用具,同时开心地哼着小曲提醒孩子们。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模仿老师,也开始收拾自己的玩具。

编者按:

当成人以愉悦的心情处理家务或工作时,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工作时是快乐的,他们从中学习到“工作是愉悦的”。有了这个概念,收拾玩具或帮忙做家务时孩子也就不以为苦了。

上一篇: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下一篇:“三部曲”,让孩子学会优雅地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