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时间:2022-10-10 11:51:37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小学语文应当成为儿童的一种生命存在。语文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的欣赏与评价的能力。抓住了阅读教学,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要明确阅读教学是有目标、指向的阅读活动,不是无目的的消遣性阅读。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的引导、指导。要处理好多元解读与阅读导向之间的关系。教师不要忘记作者写作的目的及教书育人的责任。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读、思、议是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手段。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读书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至于思、议,首先要抓住值得思、值得议的问题,特别是课文的语言――重点的或表达上有特点的词、句、段,抓住学生语言的生长点来进行,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可撇开语言文字只抓思想内容。其次,要认真组织,精心指导,不可放任自流。要明确要求,明确重点,明确如何操作,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这样,才有可能思有所导,议有提高。

阅读教学,我认为它的“最佳途径”是“悟读”,强调“以读为主”,“扣读导悟”,从语言文字中读出情意和魅力。一开始靳家彦老师由珍珠鸟一词引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此句引入第一自然段,此段放入课文。再问:读完,有什么感受?你明白课文想说什么吗?引出“信赖”,再读文,来来去去,段与段,再回归全文诵读。接着生字生词。课毕。在这节课上,从头到尾维系课堂脉络不是教师设定的步骤,而是学生阅读的感受。靳老师如善解语者,聆听然后引导,再听再引。学生又如漫山而游,处处眼中的风景因老师的一句讲解而变的分明。每一处词,每一段话,在靳老师低沉的声音讲述过后,学生一番诵读便又是一番境界。从开篇对于“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的朗读指导开始,一直到最后反复感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教师的作法简单到只问“怎么读”“为什么?”“再试试.....”奇怪,只是问,偶尔范读,那文字里的真情便如融化了的冰雪,沿山而下汩汩不绝。

《标准》指出,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观是21世纪的阅读观。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教师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曼谷的小象》主要讲的是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经过。笔者曾听过不少老师讲《曼谷的小象》,大多数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小象的身上,不厌其烦地分析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以认识小象的聪明乖巧。但这一篇文章真的是在表现这头动物吗?笔者深入思考之后,觉得作者的表现对象并非小象,而是它的主人阿玲。再深入一想,又似乎不止阿玲。于是笔者细细地品读了一次课文。读完后,就掩卷,但未再深思,而是就全文去“感觉”,在那样的环境中,地上、天上、眼前、耳边,参与故事的人、物,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结束……总觉得那么富有诗意。怎么回事,一个突然产生的直觉告诉我:美!――处处洋溢着美的一篇充满画意的诗;又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于是我明白了,美,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教法也就随之而来了,于是,产生了这个课例。因此我认为,上述的这一点“觉悟”,是这个课例之所以能有一些新意的关键。教师对这篇文章的认识得益于“感觉”,所以上课时,也引导学生去感觉。这个“感觉”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妙,有些不可捉摸,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感性地理解体会。不要搞那么多理性化的分析,让学生去“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是这样感觉、想象、读悟过来的。

着力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当然还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在大量的默读、朗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但培育了审美的情趣和能力,也非常自然地实践了语言学习,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在阅读中,学生对“点缀”“颠簸”“潇洒”等词语的理解过程,对阿玲没说一句话,作者没写她的外貌,汽车陷入泥坑美不美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但风趣,幽默、灵活、巧妙,而且深化了对美的理解。最后归结到的“生活美”、“爱心美”,是对课文的内涵最深刻、最有分量的认识。

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思考,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阅读教学应该在怎样读上着力,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时,我指导学生初步理解了诗意后问:“诗人在吟诵这首诗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体会。”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诗人看到花瓣在夜里被风雨打落了一地,心里很难受。”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此后一连几个学生不是说难过就是说伤心,答案基本趋于一致。我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见解,然后问:“有没有不同的感受?老师想听到不同的声音。”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一个学生立即站起来说:“眼看着春天就要过去,诗人心里感到惋惜,说明他也和我们一样,非常喜欢明媚的春光,喜欢春天的花草和小鸟。”说着,便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接着另一个学生说:“我要是诗人就不会那么伤心,反而会很愉快。”我问:“为什么?”“你想呀,清晨,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听到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叫,心里多舒服啊!”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独特的地位。因为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根本方法,是积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所以阅读教学备受大家的关注。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更是为其走出文本,走出文本才能实现学习目的。而这些,需要教师的引导。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上一篇:有效教学之有效的课堂引入 下一篇:“采蜜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