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教学法的分阶段教学方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10-10 09:42:04

基于PBL教学法的分阶段教学方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目的:寻求更好的普外科临床教学方法。方法:将10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问题讨论(PBL)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法。课程结束后,两组采用相同的试题进行闭卷考试,并对观察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分阶段式教学方法; PBL; 普外科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151-02

临床教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经过的教学环节,针对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近年来,在普外科中采用了以问题讨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方法[1]。以问题讨论(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方法,即临床教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授课内容提出核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合作与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临床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2]。与传统临床教学方法相比较,以问题讨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问题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3]。鉴于此,笔者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与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普外科临床专业见习与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观察组,50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1名,女19名,年龄(22.43±1.46)岁;对照组男29名,女21名,年龄(23.16±1.38)岁。两组学生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以问题讨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依托于普外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匹配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建立匹配的“预习式临床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前接触外科学的常见疾病和各种检查与操作方法,使学生对普外科专业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临床认知,对专业核心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预习式临床见习后的学生可以很快的投入普外科专业的理论课程的学习,他们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对技术操作的掌握能力都大大提高。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加大与普外科岗位相结合的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在见习阶段产生的疑惑在理论课程中得到解答,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验证。观察组根据实纲,将实习分为辅助阶段、执行阶段和强化阶段[4]。

1.2.1 辅助阶段(第1周) 带教老师帮助学生熟悉病区环境和本专科的特点,制定辅助阶段的知识、技能目标。鼓励实习医师多深入病房,多接触患者,重视基础操作,利用他们扎实的理论接受本学科治疗的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采取操作示范、集中讲解等教学活动,让实习医师能熟悉该阶段目标,认真学习本专科的各项基本操作,引导实习医师尽快进入医师角色。

1.2.2 执行阶段(第2~3周) 通过临床教学查房、示范操作、临床小课、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使实习医师能熟练掌握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本阶段加强培养实习医师的岗位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教会实习医师规范地完成病程记录书写。安排两次临床教学查房,选择1位表达能力较强的实习医师主讲,组内成员参与,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1.2.3 强化阶段及出科考核(第4周) 本阶段主要是对前3周实习的巩固和检验。为了反馈学习效果,每完成一个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负责对实习医师操作进行考核、阶段小结与反馈,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考试评分。

1.3 效果评价

考试在第4周结束时,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普外科课程考试。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和问答题五种类型[5]。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90分为优秀线。对观察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普外科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及优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及格率与优秀率比较 名(%)

组别 及格 优秀

观察组(n=50) 49(98) 18(36)

对照组(n=50) 36(72) 8(16)

字2值 13.25 5.20

P值

2.2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观察组50名学生对采用以问题讨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方法讲授普外科教学效果的评价非常积极,绝大多数学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超过96%。

3 讨论

临床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临床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内部的状态和外显的行为变化的过程。临床学生的学习不仅指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通用能力的学习。教育部强调要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7]。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果课业是特殊的课程作业,是教师根据计划中的学习情境设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的一个过程[8]。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并且培养了利用信息资源、评判性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9]。

上一篇:真菌性鼻窦炎26例临床与CT诊断分析 下一篇:让小学语文课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