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教重生伦理思想

时间:2022-10-10 09:36:42

浅析道教重生伦理思想

【摘 要】文章通过对道教的剖析,解读其贵生乐生的道德情怀、立足生命的道德精神、守道而行的道德准则、立足此岸的生命观特点。从而全面论述了道教具有重生性的特点,并呼吁发挥其重生性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重生性;生命;道

生命是一切生物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前提和一切文化活动的最终指向。生命问题是宗教的核心,宗教围绕着生命生成,围绕着生命展开。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宗教的终极问题。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崇拜自然界崇拜生命,重视今生,以今生为乐,以生为贵。与其他宗教强烈的彼岸性相比,道教从更直接的立足于此岸的形式表达了其重生性。以下以道教为例浅谈道教中的重生性。

一、贵生乐生的道德情怀

“贵生”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和道德要求。道教的宗教理想就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道教非常的重视“生”的问题。

(一)生命的神圣性。道教对待生命的态度就是“重生”。《太平经》中说“天道恶杀而好生”,主张“乐生”“重生”,以体道、得道、长生作为修道的重要内容和最高境界。《度人经》则明确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司马承祯的《坐忘论》讲“人之所贵者,生”。《太上老君开天经》在描述万物形成和起源时说“万物之中,人最为贵”,突出了人生命的重要性。

(二)生命内在价值的超越性。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指出,天地之最大的“德”称之为“生”。道教至秘而重者莫过于长生之方,对长生不死的追求,贯穿在整个道教历史中。从先秦的方术士开始,就是以追求长生不死为主要目的。再到后来方仙道糅合阴阳家形成神仙家一派,更是以追求不死的神仙境界为首务。道教通过外丹和内丹的修炼以达到长生不老。“长生”只是就“有形肉体”而言,是相对的,有限的,没有真正超脱生死的;“不死”则只能是就精神而言,必须超脱生死的对立,达到永恒超越之境。可见道教对生命的追求并非只是肉体层面,而是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生命价值。

(三)生命的平等性。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由于天地万物与人一样,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所以,道教所讲的现世的生命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的生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人的生命;第二,动植物的生命;第三,天地的生命。在道教看来,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

二、立足生命的道德精神

《内观经》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乞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可见道教崇拜大道,即是崇拜生命,它的道法道戒和道术都是围绕着一个“生”字而展开,既重视个体的生命,也重视群体的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命。它主张求道修道要从当下的生命做起,即筑基炼己,形神相守,性命双修,使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在良陛互动中得到均衡发展,下学而上达,最后达到脱胎换骨、生道合一。

三、守道而行的道德准则

道教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与实现人类的健康长寿,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获得人类把握自我性命的途径。

(一)天人合一。在道教中,人,地,天,道是一个整体。《阴符经》中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人与万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产生和存在都是顺应自然的结果,所以很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一致性,即道教所讲的“天人合一”。这并不同于儒家的“天人合一”。道教的天人合一更多的继承了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修道的方法就在于体认人与天地的同一性,从而才能飞升成仙。

(二)内外兼修。道教为达成长生不死,飞升成仙的宗教目标,吸收了方士的炼丹术和炼金术,通过服食外丹和修炼内丹的方式求得长生。道教的重生性体现在:一种肉体的“长生”和另一种是超越肉体的精神的“不死”。外丹主要通过服食金丹来强身健体长生不死。内丹家试图打通形、气、神、道之间的障碍,使得肉体超越和精神超越最终贯通一体。配以守一、存思、导引、吐纳、胎息、房中、起居共同成为道教八类养生之法。

(三)性命双修。道教的重生将行善和人的生命联系起来。人要想长生成仙,除了修炼生命,外丹或内丹炼养之外,首要的就是在道德上行善去恶,即所谓“长生之本,惟善为基”。生命存在的长短和生活质量的高低都与人的善恶行为有关,而善恶产生的渊源得从心性上去找,只要找回人失落的“天性”,心不为外色所动,善就伴随着人的生命,生命即可获得永恒。道教把人的行善去恶变成一种自由的内心情感,使之出于主体的自由,而不仅仅是被外在压力所逼迫。尽管有外在神的监视,但最终是要形成个人的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行善,只有这样才能“成仙不死”。

四、道教重生的特点:立足此岸

道教生命观是在此岸而非彼岸,它的重生性是实实在在的。道教不像佛教那样为了追求彼岸世界而苦苦修行,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现世中追求幸福快乐的心理需要,以至为了解决现实人生所碰到的种种实际问题。道教重生实际上是在摸索探求如何使人类的生存充满一种快意乐趣,并将这种幸福快乐保持到永远;这种幸福快乐是超越流俗的“至乐”、“大乐”。尽管其追求不免有理想化的成份,但总的说来更为追求切实可行,使人能够亲身感受体验,而非雾里看花、水中捞月。所以道教的主流派并不主张出世,独自跑到深山老林修道,而是强调在入世中出世,即在闹中求静,在尘俗之境当中修心养性,炼养神仙长生之道。用道教的话说就是外混俗务,内修真道,和光同尘。东晋著名道士葛洪说:“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他同意这样的观点:“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参考文献

[1] 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张继禹,李远国.道教重人贵生的理念[J].中国道教, 1998(1).

作者简介:冯晔(1993.08- ),女,汉族,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伦理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上一篇:黑格尔与希腊人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