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及对血管内皮影响

时间:2022-10-10 08:27:09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及对血管内皮影响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等,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畴。近年来其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血管内皮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65-01

1冠心病的病因病机

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心悸等。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肝病疏泄失职,气瘀血滞;脾失健运,聚生痰浊,气血乏源;肾阴亏虚,心血不足,肾阳虚衰,君火失用,均可引起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阴伤、阳衰及气阴两虚;标实为瘀血、寒凝、痰浊、气滞,也可相兼为病。胸痹的发展趋势,由标及本,由轻转剧,胸阳不振多为轻者,阴寒之邪上乘,重者则为痰瘀交阻,雍塞胸中,气机痹阻,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生,若治疗及时得当,可获较长时间稳定缓解,若反复发作,则病情较为顽固。若失治误治或调护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心胸猝然大痛,危及生命,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2冠心病的防治

2.1证候治疗。许多学者认为冠心病基本证候属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心脉寒凝、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治疗应多采用活血化瘀法、疏肝理气法、化瘀除浊法、宜痹通阳法、益气养阴法、温补阳气法。

2.1.1活血化瘀法:此法适用于冠心病属心血瘀阻证者,此方法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研究中应用最多最为深入的疗法。

2.1.2疏肝理气法:此方法适用于气滞心胸证者,证见心胸满闷,阵发隐痛,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畅时易诱发或加重,苔薄或薄腻,脉细弦。此方法活血通络、行气散瘀,使胸阳舒展,心脉通畅,则胸痛而去。

2.1.3化瘀除浊法:痰浊与瘀血往往同时并见,因此活血化瘀法和通阳豁痰亦经常并用。适用胸闷重而心痛微,气短痰多,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并伴有倦怠乏力,便溏纳呆,研究表明涤痰药可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绞痛症状的作用。

2.1.4宜痹通阳法:此方法适用寒凝心脉证,证见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多因气候寒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行寒,甚则手足不温,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寒邪内闭是导致胸痹发作的重要病机之一,治疗胸痹首当宜痹通阳,使胸阳振奋、阴寒消散。

2.1.5益气养阴法:适用冠心病之气阴两虚证,症见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乏力倦怠,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本方法为无邪者而设,非单纯者不可取。

2.2中医药对血管内皮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是血管损伤的初始阶段,也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的重要环节,因此保护和治疗血管内皮功能是预防血管性疾病关建。血管内皮应属中医的经脉范畴,因此中医可通过活血理气、通脉化痰等治法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且有着较理想的作用,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3中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可引起多种血管性疾病。因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成了大家关注焦点,引起许多专家兴趣,现代医学表明,中医药在保护血管内皮方面效果显著。人体内皮细胞能合成多种舒血管物质和缩血管物质,当内皮受到损害后会导致分泌血管活性物质的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血管病变,导致血管性疾病。

血管内皮细胞的多种功能与细胞内钙浓度直接相关。研究发现益气活血复方具有钙通道阻滞剂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血瘀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对血管内皮起到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细胞间粘附分子在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医的“痰”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验发现导痰汤则对不同时程的TNF—a诱导ICAM-1高表达发挥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萍.刘桂廷.刘桂廷从肺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J].陕西中医.2002,22(8):720

[2]朱明军.冠心病心绞痛宜从多脏腑论治[J].河南中医,1996,16(3):145

[3]王东,肖玉兰,李炳光.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1,

17(2):9-10

[4]董文兰.益气活化汤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138例.中国医药学报,1995,10(3):37

[5]周鲁,黄煦,付超,等.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64—65

[6]吴健宇,李仪奎符胜光等.补阳还五汤药物血清对自由基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2):3-6

[7]韩丽,李明珠.半夏白术天麻汤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08,37(3):39—40

[8]谭斌,胡明山,黄煌.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4):3335—3336

[9]陈利国,孙兆贵,王营等.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关系的实验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1):55—57

[10]顾杨洪,张彩英,黄桂秋等.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00,10(3):208-210

[11]吴伟,郑晓伟,陈燕等.血脂康对血脂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物质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11(5):419-422

[12]陈文强,李宗信,黄小波.导痰汤对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28—29

上一篇: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探讨 下一篇:康复病房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