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0 06:56:17

浅谈“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课程分成四个板块,即阅读、口语交际、作文和综合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时间多花在课文阅读和作文上,“综合性学习”常常被教师作为教学的附属品,要么草草了事,要么针对中考题型“纸上谈兵”,学生只是一味伸手接受,而缺少了享受探究思考新知识的过程,以至此块教学显得空洞而无趣,部分学生在中考中失分惨重。其实,在我看来,“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意见明确了“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首先,“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学生对参加的活动感兴趣,他才会积极地参与。因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设计出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活动,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生总是喜欢嘲笑别人的错误,对别人的错误津津乐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可活动前安排学生到街上收集招牌、广告、路标、板报、宣传橱窗等处存在错误用字的现象。首先,学生会认为此行是去抓别人的错处,就会饶有兴致。他们就会十分认真地记录自己收集到的“食全食美”、“洗出望外”、“美食美客”、“仃车收费”等误用词条。其次,同学间归纳别人错误的原因,也会不绝于口。哪是同音字误用,哪是形近字误用,哪是随意简化。这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商家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也让学生在嘲笑别人的错误行为中警示自己要规范用字。又如“妇女解放”综合性学习,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询问家人了解中国古代妇女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课上学生会讥笑古代妇女的裹脚,也会为古代妇女不能与男子同席而愤愤不平。男女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也可以让女生明白要自强,还会让男生懂得要尊重和爱护女生。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综合性学习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长此下去,何愁学生不会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第二,“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且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过去的语文教学囿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是“填鸭式”地教给学生一些书面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享受不到探究的乐趣,得到的结果多数情况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综合性学习”正好可以填补学生认知事物的探究、合作、创新的过程。例如,“文学采风”综合性学习,学生首先要对谚语、熟语、歇后语、民谣等民间文学形式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谚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是歇后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民谣。这属于探究的过程。然后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即了解民间文学的形式,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丰富民间文学知识,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继而进行分工,确定各小组的任务。哪部分学生查阅资料,哪部分学生实地调查,哪部分学生整合资料。调查前先探究调查的方式和对象,确定谁访问,谁记录,谁整理。从收集到的众多资料中,分类、归纳,最后写出调查报告。从而分析收集到的谚语、民谣、歇后语,从中发现这些文学形式的特点。最后小结从中得到的启示,就属于创新了。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教师只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就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在各方面定会大有收获,因为实践能出真知。

第三,“综合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任何探究学习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呈现探究的结果,把结果和同学们交流。首先,探究到的东西需要运用写作知识,即如何文从字顺地书写调查报告;其次,需要口语交际的能力,即如何把探究结果顺畅地告知大家,听者又如何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告知发言者,发言者如何应对别人的反诘。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把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行整合。例如“书伴我成长”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首先,学生要去阅读教师规定的篇目,对书中的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其次,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抒写出来。此二项是为课堂交流作准备。课堂交流时,发言者首先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听者针对书中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当二者的观点相异时,双方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都为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因而教师不应把此作为语文教学的附属品硬塞给学生,而是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教育资源,多下功夫,一定能把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上一篇:浅议如何带好班 下一篇:新时期如何有效提升班主任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