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科研设计院所的财务内部控制

时间:2022-10-10 06:25:42

浅谈新形势下科研设计院所的财务内部控制

[摘 要]强化财务内部控制,通过制定符合国家财经制度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实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好手中的资金,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关键词]科研设计院所 财务 内部控制

科研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度是指科研单位为了合理保障科研经济活动的高效性、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保证会计资料和其它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在单位内部建立或采用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

首先,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科研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有效的确保科研目标的实现、提高科研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又可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财务管理的整个系统中,财务内部控制是其重要环节,许多单位因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到位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严重的会导致资不抵债甚至破产。而作为在社会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由于长期以来,只重视科研力量、设计能力的发展,而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一收一支,财务部门就是出纳,财务管理工作粗放化,缺乏成本核算概念,财务工作多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了收入不少而赢利不多,甚至亏损的问题。因此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好手中的资金,强化财务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成为摆在财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其次,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工作在科研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控制度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预防问题出现的重要环节。而要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根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各项财经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这有利于规范和提高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程序,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经济行为发生之前的控制,其典型的就是执行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当今西方流行的财务管理方式,我国许多现代企业都实践着预算管理这种新的控制机制,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制定预算政策、编制预算、日常管理及检讨改进四个部分。其中,编制内容详尽周到全面的预算方案是基础,对预算方案的日常管理是整个预算制度实施成功的关键。年度终了时,对全年实行预算制度及时进行总结,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为编制来年方案作好准备,以实现预算制度实行的完美循环。实行预算制度,就要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对计划内开支不能突破计划,对预算外开支从严控制,使财务的总运行控制在计划内,这样预算制度才能发挥其事前控制作用。事中控制是指对财务收支活动发生过程中所进行的控制,如按财务预算要求监督预算的执行过程,对各项收入的去向和支出的用途进行监督,对发生的成本进行约束等,具体到实践中就是最基本的财务报销制度。如有的单位报销款项不逐级、逐项把关,将财务部门的审核责任排除在外,造成财务开支失控,等。因此,建立报销审批权限的控制制度和建立科学可行的办事程序至关重要。事后控制,是对财务收支活动的结果所进行的考核及其相应的奖惩,如业绩评价体系。在财务管理中,业绩评价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在财务活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业绩评价信息反馈及相应的调控,随时发现和纠正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财务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执行、评价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的循环以实现对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控制。

再则,在财务内部控制中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给予足够重视。风险控制包括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风险控制。内部风险通常是可预见和可控制的,而外部风险由于其形成因素众多,并且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因此外部风险对于科研设计院所更为重要,但往往被忽视。在计划经济时代,科研设计院所为国家职能事业部门,如果出现科研成果的缺陷、设计瑕疵,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有国家做后盾,能够拿出足够多的资金进行弥补。而现在,随着科研设计院所的转制,设计市场的逐步放开,大量个人资本涌入,而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又不可能马上形成。因此,建立长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储存风险准备金也是十分必须的。

第四,由于科研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各部门的工作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如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既要依靠广大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因此,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创建和谐企业,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制定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管理制度,明确奖罚机制,稳定人才队伍。为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提高单位的科研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实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总之,制定详细、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对规范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维护财经纪律,避免或杜绝各种不良问题的发生时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搞好财务内部控制,不仅要求财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应明确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办法,建立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应明确规定日常报账等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以及各项工作的管理办法,如收入支出管理办法、应收暂付款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越健全,管理工作就越到位,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各样不良行为的发生,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其服务功能也就越能得到体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科研单位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和谐健康发展。

上一篇:政府公共工程审计风险研究浅析 下一篇:现代高校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