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跟踪审计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10-10 04:39:26

浅谈跟踪审计的理论与实践

跟踪审计是对政府重大经济决策的投资、社会组织和公众关注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分段监督与反映的一种审计方式,也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前置和延伸,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一、跟踪审计的特点

(一)跟踪审计的及时性特点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刘家义审计长说“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公众要求政府的经济活动事项要高度的公开和透明,尤其是对重大经济事项,要求有全过程的知情权和监督权。2008年以来,审计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如汶川地震后的救灾资金审计就采用跟踪审计形式,向社会及时公开了救灾资金使用情况,赢得了国人和世界友好国家更多的信任和捐助。国家审计连续几年进行的对公共卫生、退耕还林、重大投资建设等资金的审计监督与反映,都体现了跟踪审计的及时性。任何一个经济事项从开始至结束有一个时间过程,特定的经济事项在这个过程结束后再进行审计,错误与危害已经形成,损失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可避免,而跟踪审计所发挥的阶段性预防功能正是审计监督与反映的及时性的显著特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经济的保证增长和结构调整政府计划投资四万亿元资金刺激经济。这个庞大投资的实施和效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焦点问题。这就需要审计把一次性的财务收支审计或竣工决算审计的项目划分成若干阶段或确定若干重点,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事项或确定的重点建设内容进行审计。

(二)跟踪审计的建设性特点是审计监督本质的反映。2010年审计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把促进中央“保增长、保发展、保民生”政策的落实,保证四万亿投资不出大问题:揭露重大违法违规案件;揭示和反映体制、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对项目资金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依据资金运行的关键环节把一个经济事项分成几个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经济事项的监督核查,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和针对性的建设性整改建议,把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确保项目资金的合规性、操作的规范性、资金的安全性、资金运行结果的完好性,促进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落实,不断提升项目资金的总体效益性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跟踪审计的效益性特点是绩效审计内涵的体现。审计绩效不仅是收回来多少钱、也不仅是节约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它最大的社会效益。所以严格来说跟踪审计的效益性源于审计的绩效审计。绩效审计主要是指对大型项目,如大型投资项目、公共事业项目、高科技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综合审计和评价。经济性审计是从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目标着眼,审查评价资金使用单位对各项经济资源和利用是否节约合理,并审查不节约不合理的原因。效率性审计是审查资金使用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效率性目标的实现情况,如生产能力是否得到充分使用等。效果性审计是审计资金使用单位资金各项计划和目标的执行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出现差异的原因,为下一步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制定目标找出依据。

二、跟踪审计的应用

在跟踪审计的组织方式上,我们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审计机关为龙头,社会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合审计。在实施审计时,我们采取“三结合”:

(一)与相关审计项目相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要把审计目标与正在运行的经济事项内容全方位的考虑确定,选定正确的审计方法。比如我们在2009年度实施的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及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时,我们深入研究审计方案的内容和要求,把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系统的灾后重建资金的跟踪审计与本次专项审计调查结合起来,对调查中涵盖的灾后重建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主管局和资金使用单位查漏补缺,对救灾资金的安全运行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对农村卫生体系建设与灾后重建项目重复申报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避免了重复建设浪费问题。

(二)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节约审计成本。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我们运用最多的审计方法是财务收支审计,从实施审计的全过程来看,财务收支审计也是全面审计的模式、这与跟踪审计的项目的实施有着共同点。例如我市2007年度农村交通道路建设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是公众关注的重要事项。我们在制定对市交通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实施方案时,就把交通建设资金的流向、流量、资金增减变动大的工程项目纳入到初步制定的审计实施方案中来,把审计目的和目标结合起来。在抽查交通专项资金审计时,我们顺着资金流向追踪出道路勘察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为了回避重大责任事故弄虚作假的问题,及时揭示了我市在县乡道路建设中因内部管理漏洞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提出道路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勘察的真实性和结论的科学性基础上:项目立项审核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环节等建议。同时对这条道路建设的后期竣工验收审计奠定了基础,减少了审计介入次数,相对节约了审计成本。

(三)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突出跟踪审计重点。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按照审计署提出的“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方针,紧紧围绕国家经济政策,对既有预算资金,又有国家投入的重大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特别是城市建设资金、支农资金和公共卫生建设资金等纳入重点关注范围,对重大特殊事项实行跟踪审计,责任到业务科室:对财政预算资金安排较大的单位纳入必审范围,对一般常规性资金发挥内审力量,自审自查,对报账制核算单位及自收自支核算单位和工程开工前准备性经济事项的审计由社会审计机构承担,国家审计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基本实现全面审计,重点突出审计目标。

三、跟踪审计必须注意的事项

(一)跟踪审计目标明确后,承担项目任务的审计组必须建立《跟踪审计项目台账》,由主审人员负责及时登记审计时间、工作内容、审计事实、发现问题、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审计成果。台账要注重反映量化成果,成为反映跟踪审计全貌的动态档案。

(二)规范跟踪审计项目的业务文书。对需要预防纠错的事项提出建议或意见的发表不能是口头的,审计部门应根据需要出具审计函、审计意见、审计决定、审计建议书等。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反馈整改结果报告。

(三)重视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成果的考核。跟踪审计项目强调预防和控制,所以它的考核体系与以往审计项目侧重点不同,要把监督和控制、纠错和预防效果纳入考核体系中。

(四)审计结束后,一定要向社会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公告。其目的就是强化审计监督的作用,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上一篇:跟踪审计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审计机关应急管理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