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中职学生运动竞赛心理状态的因素

时间:2022-10-10 04:07:59

浅析影响中职学生运动竞赛心理状态的因素

摘要:随着体育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运动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导致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形式更加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寻求运动员在运动竞赛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从这方面着手,从中职学生的运动心理特征、组成部分、影响条件以及如何激发培养运动员为出发,目的是为提高中职学生运动员的成绩提供依据,推进中职学校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运动竞赛心理状态

众所周知,心理状态是一种复杂多变,又比较稳定而且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都会随时变化,提高或降低。在心理状态中,总有一种是占优势,即主导地位的,它会使人的精神面貌带来某种明显的感彩。这种心理状态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只能保持不长时间的心理现象在运动比赛中能使运动员在运动中处于高昂的良性训练热情,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兴奋性。这样的心理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所期望的最佳心理状态。相反,占优势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种消极减力表现,影响着比赛质量,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

一、中职学生的在比赛中容易产生以下的心理状态:

1、缺乏自信心

在中职类的学生中,由于招生时,处于一种“真空”状态,所以的学生不是特招的学生,而是一些文化课、体育项目都相对薄弱而进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讲,比赛时,面对着文化成绩、体育特招的学生。在比赛时,心理产生了自卑的心态,认为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能力较一般的普高学生差,自己的心态因此产生了疑问,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2 、过度紧张情绪

中职学生在竞赛中,如果太看重比赛的结果,或者说对输赢非常的在乎、对手的水平等考虑得太多,就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甚至是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运动员成绩下降。引起运动员在比赛时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因素还有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当然,有些时候这种情绪会随着赛前等待应急刺激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比较高,赛中由于心理能量的释放,会向着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赛后的情绪状态也与比赛结果有关,如果结果不是很理想,那么,接下来的比赛中不良情绪会随之上升。

二、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若干因素

1、社会的舆论、家长的看法、及初中教师的引导,都会导致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如在初中教师中,有部分教师经常这样的引导学生,“你如果不好好的学习,你就会去××学校”,实际上,教师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的。这样会使得这部分的学生对职业高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如这部分学生到该学校去,在他的印象中,这所学校是非常的差,而自己也差才会到这所学校去。而对于其他去了普高的学生,心理就会产生了“因为他们比我优秀”的这种心理。而家长的想法,部分家长因为孩子到了职业高中,而放弃了对孩子的学习上关心,认为“反正学习成绩也不好,随便混个文凭”。这样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从而让中职的学生在心理上缺乏了自信,在中职的学生运动员也产生了这样的心态。

2、学生运动员参加比赛前,训练都是有―定动机的,每个人的动机可以是各不相同。在人们的行为中,有的目的相同,动机不一定相同;有的动机相同,目的不一定相同。因此,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教练员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样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力、技能水平等情况,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高度,不要盲目的自信,或是盲目的不自信,觉得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如别人。

3、在比赛时,教练员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我们中职的学生如意产生逆反心理,如受到教练员的批评,学生的心理马上会有放弃或敷衍了事的这种心理出现,如受到教练员心理的诱导,情绪的感染,队员兴趣的激发等而变得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之感组织形式与训练方法。中职的学生的心理容易受到影响,相对来讲比较的脆弱。

三、如何来提高改善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克服障碍,提高质量。

1、加强心理训练

教练员应学会综合运用心理训练方法如通过表象训练帮助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运用放松训练帮助运动员克服紧张情绪等,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迎接每一次挑战,参加好每一场比赛。

2、正确认识自己

教练员在赛前搜集一些竞赛对手的资料,让参赛运动员正确了解自己和对手的竞赛实力,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定位,以免在比赛进行中遇到比较强的对手时出现慌乱和急躁情绪。同时能帮助运动员正确分析当时的情况,让队员分清不同情况下该如何发挥技能,消除慌乱和急躁心理,从而赢得比赛的胜利。

3 、合理的利用反馈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样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力、技能水平等情况,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更努力训练的动机;看到自己的不足,改正并更好的投入当中来。

四、结论与建议

1、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状态不是先天的,是靠体育教师或教练员与运动员双方共同培养而成的。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是机械地传播技艺,更应注重对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的调教和养成。

2、最佳心理状态与技术动作的掌握与训练质量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

3、体育教师或教练员不仅要精通专业技艺,同时也要加对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研究,提高认识和运用水平。

4、在比赛过程中,研究每一个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5、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培养,不仅为业余训练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队员在比赛中发挥好成绩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中职学校运动队训练绝对不能简单的视同于其他普高队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应用科学、合理的运动手段,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灵活应用教科书式的训练方式、方法,以提高中学生训练的质量。运动员除了应该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外,作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同样应该认识到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并综合分析,这样有利于排除比赛当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使运动员能正确认识比赛和端正比赛态度,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最终提高运动竞赛成绩。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诊断》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2]《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3]《实用运动训练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12月

[4]季浏,朱学雷.《体育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5]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28-96

上一篇:论职业中专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与途径 下一篇:让行为习惯之花在校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