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10-10 02:10:51

对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摘 要 语文课堂因其“人文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除了要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外,还要注重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达到语文课堂长久焕发光彩的效果。

关键词 潜移默化 情感教育 文学素养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不仅停留在让学生认知的“工具性”上,更体现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上。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提高语言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抒发,人格得到培养,使学生实现自我成长。所以语文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有独特的注意事项。

一、言谈举止 潜移默化

学生在接受知识之前,首先接受的是该教师的情感,凡消极、紧张、烦躁等情绪都不应该带入课堂。一个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即要调整好情绪。教师举止从容,学生感到踏实、安全;教师举止安详,学生感到充满信心;教师举止轻柔,学生感到亲切;教师举止大方,学生感到自然。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忧虑、慌乱、怀疑、不安,直接影响着师生交流的气氛和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课声音要悦耳动听,语言幽默有趣,富有哲理,寓育人于传授知识中。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养成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习惯。

二、注重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课堂,因为学生直接面对的是一篇篇具有生命力的课文,一切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结识它后,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情发生碰撞,必然能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如果再有老师真诚专注,富有感情的领引,语文课堂一定会因为美丽的情感而生动。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交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让语文课堂因情感而动人。可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激”情

首先,讲究开讲艺术,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新课导入”这一关尤其重要。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竟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有良好效果。总之,开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实践证明,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击学生心扉,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入情。

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将学生引入意境,从而认识文章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所以要求教师的示范朗读。

教师融之以情,读出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优美、语言生动的美文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可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方面直接感受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美读 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3、讲中含情。

力求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讲解、分析,讲出感情。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讲解前,首先对教材深思熟虑,使自己情感融于课文中,然后再让这种艺术形象活现于讲台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统观全局,充当导演角色,同时还要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地充当演员角色。如讲《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的情景时,教师应进入境界,声音哽咽,茫然若失,神情呆滞,充分显示出爱祖国、恨敌人的悲愤感情。当然,教师也可用生动的富有表现力语言,用充满感情的抑扬顿挫的音调,从意境、语言等方面去挖掘情感,总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融入自己情感,才能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

4、以写“深”情

乌申斯基指出:“初步教学的责任是要让儿童真实的观察,要以尽可能完全的、真实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有真情做动力,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注入到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的写作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纯朴、自然的感受。

当然,语文教学情感熏陶实施途径还有很多,如能掌握教学艺术,来加强情感教学,把课上生动,让学生忍俊不禁,让学生心向往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应该是一首感人的诗,是一幅精美的画,是一曲动听的歌,只有这样,才能更激起学生勤奋学习的热情,以达到发展智力,塑造灵魂,净化情感的目的。

三、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外,还应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从实际来看许多教师进入教师角色之后,时间长了,就失去了热爱文学、追求文学的热情,他们满足于已有的知识,陶醉于已掌握的一些技巧,文学素养日渐流失。事实上,学生大都喜欢知识面广、文学素养高的语文教师。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学素养、缺少感悟能力的语文教师能够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那种絮絮叨叨地提问,匠气十足的诠释,是无法唤起学生对课堂的激情的。因此,做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不掉队,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长久地焕发光彩。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简单体会 下一篇:关于小学生语文看图写话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