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时间:2022-10-09 10:38:40

102例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在X线引导定位下,对10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医用臭氧介入治疗,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以及有效的卧位指导及康复锻炼。结果:经治疗102例患者,显效83 例(81.4%),有效11 例(10.8%),无效8 例(7.8%),总有效率92.2%。结论:实行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提高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051-02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卧硬板床、牵引、封闭、贴膏药等,虽有一定疗效,但不易巩固,且容易反复发作。外科手术虽然是一种根治的手段,但创伤大,患者极为痛苦。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来在欧洲兴起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实验证明,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它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简易、微创、起效迅速且疗效好、费用低、并发症少的特点,通过向椎间盘内注射医用臭氧可使残余的髓核组织充分氧化、溶解,并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减少椎间隙的感染,消除或减轻神经根受压症状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我科在2007年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医用臭氧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92.2%。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就诊的10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65例,女37例,年龄21~65岁,平均45.9岁。

病史3个月~15年,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侧腰背部疼痛及下肢疼痛、麻木、感觉运动减弱甚至消失,下肢疼痛放射到对侧小腿,在咳嗽、打喷嚏时疼痛明显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其中有17 例患者不能弯腰,平卧休息时不能自行翻身,8 例患者跛行或不能行走。102 例患者经CT 或MR 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病变部位在L3~L4、L4~L5、L5~S1,其中膨出19 例,突出83例。

1.2 方法 患者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于C 臂型X 线机检查床上,常规消毒皮肤、铺巾,进针点用1%利多卡因5ml局麻后用21G多侧孔酒精注射针在C臂型X线机引导下穿刺,经正侧位透视并摄片证实针尖位于椎间盘中央后,抽取浓度为40mg/ml的医用臭氧10~15ml 注射到病变椎间盘内,随后注入强的松龙1ml即拨针,用创口贴粘封穿刺口。

1.3 疗效评估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仍存在。

2 结果

经治疗102例患者,随访6个月,其中显效83例(81.4%),有效11 例(10.8%),无效8 例(7.8%),总有效率92.2%,无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及时安排床位,主动介绍环境、主管医生及护士。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反复发作,病程长,患者又是初次了解该手术治疗,心理顾虑大,个别患者对治疗效果甚至持有怀疑态度,也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因此护士应根据病人及家属理解能力的不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疏导,适度地解释病情,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可请已进行此手术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教,以消除思想顾虑,帮助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对介入治疗的信心。

3.1.2 一般护理 予患者卧硬板床,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嘱患者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3.1.3 卧位训练 由于术中、术后的特殊要求,也为提高患者对特殊手术的耐受能力,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卧位训练:取健侧卧位,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进行练习,如行L3~L4、L4~L5椎间隙穿刺者双下肢屈曲;行L5~S1椎间隙穿刺者腰下垫一枕头,下侧肢体屈曲,上侧肢体伸直,尽量放松。保持制动20~30min/次,2~3 次/d,术前2d开始练习。为防止术后翻身不当引起并发症,术前1d 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轴位翻身训练,如侧卧位、仰卧位时,使头、颈、胸、躯干成一直线,保持轴式翻动,动作缓慢。避免脊柱弯曲、扭转,为术后翻身做准备。

3.1.4 术前常规检查 心电图;胸透;CT或MRI;抽血化验检查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等,向患者耐心宣教,使其了解检查、检验的目的、注意事项。

3.1.5 术前其他准备 术前一日协助患者清理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更衣、剪指(趾)甲、剃胡须,指导患者晚上十点后应禁食;嘱患者在术晨也应禁食、禁饮;嘱其排尿排便后由专人护送至介入室。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观察 观察穿刺点皮肤有无红肿、渗出、疼痛等局部炎症反应。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麻痛程度、肌力、腰背疼痛程度等有无明显改善,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2 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加重的反应,是由于臭氧治疗后,致椎间隙组织胀满、轻度水肿,使神经根受压所致,一般在24~72 h后会减轻,以消除患者心理负担,配合治疗护理。

3.2.3 患者宜卧硬板床,嘱患者绝对平卧6 h,翻身时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轴位翻身,两手用力要均匀,肩、胸、腰、臀一致,尽量避免腰部运动,卧床休息24 h。

3.2.4 饮食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卧床期间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苦寒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2.5 术后宣教 嘱患者24 h后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自理大、小便,但应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过快、过猛。4~6 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术后遵医嘱静滴20%甘露醇250 ml 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 以及10%葡萄糖250ml 加七叶皂苷钠20mg,连续静脉滴注3d,以促进椎内水肿及炎症的吸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3.2.6 出院指导 出院继续休息半个月,坚持卧硬板床,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1~2周可在床上进行三点、五点支撑法练习。五点式方法:把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作为支撑点,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腰背肌功能加强后可改用头部及双足跟三点作为支撑点的三点式锻炼方法。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疲劳,要注意持之以恒的原则。出院后1个月内避免弯腰、扛物、挑担等重体力活动,禁止搬东西时旋转腰部,指导患者平时坐、立、站、行的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的站立与行走。保持心情愉快,多吃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复查。

4 体会

综上所述,我们体会到医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尤其重要,它不但可以促进疾病康复,对手术成功也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显著、无后遗症、治疗周期短(住院治疗1~3天)、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在X线引导定位下穿刺既无偏差,又免除开刀之苦,一般只需一次即可痊愈,易被患者接受,且臭氧的抗菌、抗病毒功能可以大大降低治疗后椎间盘感染机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俞志坚,何晓峰,陈勇等. 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66~369.

上一篇:溺水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下一篇: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