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07:22:10

环境行为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看彭一刚老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其中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此外对我影响至深的是阿尔瓦・阿尔托的一句话:设计每扇窗子的时候,都要设想自己和女友坐在窗前交谈的情境。这些都使我对人类行为和建筑的互动影响有了最初的认识,体会到建筑和建筑群形成的人工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和载体。

从那以后,在设计这个容器的时候,自然是处处留意人的活动,作为建筑师的日常工作,大量面对的就是观察、构想、实现各种类型和尺度的行为空间,每个细节都可以联系到环境行为学的理论之中,借这个机会,以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一下回顾和总结。

1,微观空间和中观空间行为的案例

这个案例的委托方是某科研机构,在2009―2010年,由于技术突破带来的科研成果的爆发式呈现,使得研究领域极度扩大,同时对相应产业的开发也形成了迫切需求,使得该机构的人员规模正在急速膨胀,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由二三百人扩充至千余人,并极有可能继续保持该速度进行扩充。为了解决科研和办公空间的严重不足,区政府将某开发区内被法院没收的一栋8层工业厂房,提供给他们改造成办公、实验综合楼,其中2层将改造成为集中办公区。

由于对以往办公环境的习惯性思维,该机构高层对于新的办公区域的设想是整个二层将做成一个满足规范需要的行列式排布的开放式办公室,以期容纳更多的办公座位。经过简单的平面布置,我意识到问题所在:在一个158米面宽,27米进深的开敞空间里(隔断空间的仅有两道防火墙)进行行列式的办公卡座排布,日常办公的各种声音、响动将汇聚成饶人心烦的背景噪音,而且,没有任何围合感和识别性的办公空间不能给予使用者任何的领域感和归属感。(见下图)这样的办公环境仅仅满足了最最基本的办公场地要求,其空间感受一定是机械的、糟糕的,员工的工作效率必然受到负面影响。

通过和该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交流,重点了解其部门架构和办公模式,该楼层主要是各个部门的中层和基层员工的办公区,办公内容主要涉及实验的计划编制、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实验组的内部讨论和科研成果报告的完成,他们的工作过程中包含大量的小组内部的讨论和信息交换,这个过程不仅会贯穿整个实验的过程,而且讨论是否顺畅对于科研的成败很重要。同时,由于新员工的大量加入,该机构在组织建设上采取了“三三制”的方式(这是解放战争时期,针对大量“解放战士”和新入伍战士加入战斗序列时提出的组织模式,具体到该科研机构是以老中青三人为一个实验组,三个实验组为一个项目组,再加一为资深员工为项目组长)作为新员工的培训方式和基本工作单元的人员结构,经过运作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准备进一步的推广。

了解了这些行为特征之后,我的设计从最小的办公单元――单个卡座入手,研究了单个人在水平工作面上的作业范围,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圆弧形工作面的设计,这样的工作面能够在较小的面积内更充分、有效的进行拿取办公用品,并保持较为舒适的肢体感觉。(见右图)

然后,在卡座的拼装方式上,以独具特色的“三三制”组织结构入手,在局部办公空间的营造上适应其三三制的组织方式,将三个转角卡座背靠背围合成为一个缺角的正方形,再由三个这样的基本单元背靠背围合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再加上入口处一个大卡位,正好容纳一个项目组。这样的卡座摆放方式使同一项目组的成员保持在相对集中的空间内,给组员以领域感和归属感,非常有利于团队识别性的形成。(见下图)

同时我还针对性地做了其它的设计,如在远离开放办公区的地方设立封闭的会议室;设置多处微型水吧之类的独立小空间,可以让员工隔一段时间从座位上起身,做短暂休息;集中布置复印机、传真机等产生噪音的办公设备;选用运转噪音较小的VRV空调系统;以吸音材料建造隔断墙,隔断上以个性化的标识设计增加办公区域的识别性。

更为重要的,考虑到团队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行为,我刻意的想构建某种程度的“邻里空间”,于是在整体的交通空间组织方式上,我遵循了城市公共空间尺度递减的方式,通过直线连接各个竖向交通体的斜向“主路”、鱼骨状“支路”、各个办公组团的“院子”以及功能节点形成的“广场”形成了“公共空间~街道空间~私密空间”的空间识别系统。

通过以上措施,我为崇尚团队合作、强调沟通便利的科学家们构筑了高效的工作场所。(见上图)这个方案非常顺利的得到委托方的认可和支持,半年后迅速建成使用,此时该机构的员工又扩充了一倍有余,当那些已经有所建树的青年科学家和大量面带稚气的毕业生们搬着自己的办公物品搬进新的办公室时,其对独特而易于理解的办公环境充满了欣喜,随后的日常使用也证实了我的设计初衷完全得以实现,小组成员经常在自己的卡座中“开小会”,完成对实验数据的讨论和工作计划,形成了很好的工作气氛。

2、宏观空间行为的案例

这个案例是北川县抗震纪念园的投标方案,我们的设计从城市重建的事件出发,在充分体会当事者的基本需求,考虑城市居民(以羌族居多)在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活动体系和认知模式,形成独特的城市意象的表达。

512汶川地震将北川县城和无数生命一同掩埋,政府为生还者建设了一座新城,新城的中心将会有一座抗震纪念园,项目由来于此(参见右图)。在看了大量的现场视频和图片之后,我们对那些幸运的生还者有了感同身受的同情,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从废墟中侥幸爬出来的人们需要一座什么样的纪念园?纪念园为谁而建?纪念什么?当宝贵的生命被废墟掩埋,美丽的家园得以重建,幸存下来的人们应该怎样面对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设身处地的去努力理解这座纪念园对当地人和前来凭吊的游人的意义何在?

我们了解到,在经历了巨大的变故之后,人们会选择以时间来遮掩内心的伤痛,并默默的哀悼逝去的亲人。建筑作为城市生活背景场所,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用者的价值观。北川的重建引人瞩目,纪念园将在城市中心世代长存,而地震只是历史中的一个瞬间,活下来的人们应该快乐健康的继续生活。我们的建设要得到历史的认可,就要考虑在时间绵延之下,人们的情感变化和建筑场所的景观意境。

于是我们意识到在新城的中心建筑一座宏大叙事的纪念园对于历经变故、居住于此的人们来说会是一件毫无正面意义的事情,巨大体量的纪念碑巍然矗立在空旷的广场之上,只会使得平凡、普通但同样珍贵的生命显得渺小而失色。自然的残酷在于它没有目标也毫不愧疚,面对这场突如其来,又瞬间结束的巨大灾难,人类是如此无助,甚至连悲伤都无从表达!我们的设计应该努力抚平幸存者的心灵创伤,经过痛苦的思考,我们选定了设计的主题:以生命纪念生命!

通过文献查阅,我们了解了当地羌族居民的生活面貌和文化传统,他们崇拜自然、看重生命,惯于草木繁茂,气候宜人之高山峡谷建立村寨,凡举行重大庆典时,全村寨的人都会在寨子附近的深山圣林中砌筑白石,祭祀神灵先祖。

当地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精神成为我们创作的动力和原点,使我们想到将自然物作为纪念物来纪念生命,在新城中心种植一片神圣的树林,以绿意盎然的生命纪念逝去的的生命,希望这些能够随着时间流逝而蓬勃生长的绿色生命能够平复幸存者悲痛的内心,以自身的积极风景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同时纪念园的建设将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植树活动,幸存的人们把对逝者的思念,对同胞的感谢,对未来的向往都寄托在亲手种下的树林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树林不断的成长,家园重新建设,生活继续,人们的伤痛逐渐平复,树林成为全国人民的心灵寄托之地,成为城市中的神圣树林。

灾后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满目疮痍的物质世界,还有一个百废待兴的精神家园。这样一座寄托着普通民众深厚情感的树林应该比一座高耸的纪念碑具有更动人的价值和更宽广的意义,她没有夸大之词,又有必要的庄严,更有心灵需要的平静与安宁。

参考书目

(日)高桥鹰志+EBS组编著,陶新中译,《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徐磊青编著,《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美)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 期刊连载

上一篇:面向车身结构分析的骨架驱动模型变形方法 下一篇:试论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