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风险管理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时间:2022-10-09 02:51:10

加强风险管理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摘要】作者阐述了银行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银行内部控制的组织控制法、授权控制法、目标控制法、标准化控制法、措施控制法等问题。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从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增强法人治理的有效性,整合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考核和监管目标设置时要增强风险性指标的考核力度;紧密围绕风险防范制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

(一)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

内部控制制度不但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规章制度及授权授信规定,还包括指导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操作、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原则、方法、内容的体现,是执行内部控制的基础与依据。

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得成功与否,一般要看是否制定了恰当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是为用来衡量实际绩效而预先确立的依据,它反映银行计划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的制度。银行必须制定长短期目标,各业务部门也要根据总目标提出各项业务的具体控制目标,而应注意业务活动目标与全行整体目标和战略计划的关系,各业务活动目标之间的联系,业务活动目标与所有重要业务程序的关系,业务活动目标的针对性,实现目标的资源和成本,为实现目标承担的责任等。目标是控制明确、具体的客体,无目标就无控制。为实现目标制定的各项制度要系统、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并对这些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规章、机构和岗位设置、制定决策制要进行清理检查,修改、补充和完善。

(二)银行内部控制的执行。

银行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是控制制度的关键环节。制定的制度在颁布后,要认真执行,在银行自上至下,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一些银行在经营当中出现的问题,一些是因没有认真执行内控制度所导致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得多么完善,多么符合实际,若不认真去执行,就是徒劳无效。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组织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银行利用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实现内部控制的方法。设计组织机构,要对组织机构各层次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构建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机制和方法,要对各层次、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

(二)授权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授权制度实现控制的方法。在日常运作中要有严格的授权制度。一般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前者是在处理正常业务时授予的权力,具有连续性。特定授权是在处理特定业务时的授权,它是一次性的。授权制度要求在办理各项业务时,要由授权人授权,由被授权人执行,对特殊业务还要特殊授权。越权是使银行资产遭受风险的重要原因,资产风险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授权控制方法日益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

(三)目标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银行的管理工作要遵循创建和经营目标,按照业务发展状况,制定计划或预算,再分解为各种数量指标,以目标形式进行控制。

(四)标准化控制法。

它是把各项业务处理过程用文字说明或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形成制度,颁发执行,以防范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现象,使工作有标准的程序和规定,以实现有序运行。例如,贷款项目审批,为统一审批手续,要规定标准化程序,使工作人员统一执行。

(五)措施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实现某种控制目的采取的具体措施。一般包括方针政策控制措施、记录控制措施和财产控制措施。这些控制措施是以特定的控制目标为对象的。

三、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要构建立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强制性内部控制,这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层面的融合,也是面临以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时,加强风险管理需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一)应从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增强法人治理的有效性,整合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有效的法人治理和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发挥效率的保证。一是要界定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在经营管理的权利和责任,建立目标明确、权责利对应的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要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根据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的相互制衡的要求设置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用合理的组织管理形式。横向上权利制衡,各部门在合理分工、职责分明的基础上做到相对独立,相互牵制;在纵向上要减少管理层次,加强对下级机构的控制,建立完善的矩阵式的组织格局。要在构建内部控制组织体系时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职能,设计一个包括外部咨询专家、商业银行决策者、中层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在内的综合内部风险控制系统,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具体制定并实施控制风险制度、程序和方法,以保证风险管理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考核和监管目标设置时要增强风险性指标的考核力度。

因收益性目标和风险性目标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不一致时,风险性目标是制约收益性目标实现的,短期收益性目标的实现是对股东、高级管理层有利的,商业银行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可能有意识追逐收益性目标而忽视风险性目标。在制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时,必须增加风险性目标,把风险性目标的实现作为考核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绩效的指标。

(三)紧密围绕风险防范制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的各项内部控制要根据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要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角度,建立对战略风险、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细化岗位责任制,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能力。

上一篇: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下一篇:浅谈高层住宅智能家居的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