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10-09 02:22:27

独立学院《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培养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但究竟采用何种双语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现有的传统双语教学模式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在适应时代变化和需求的前提下提出的。为了使研究结果更明确具体,本课题将结合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双语课程《国际商法》进行研究,结合《国际商法》课程特点与社会需求,对传统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使其拥有一定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进程的深化与发展,既精通专业知识、又通晓汉语和外语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的实践意义。

一、《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国际商法》课程中运用双语教学,是指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系统、语言文化的联系和对比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实施,其目的在于传授国际商法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英文听、说、读、写等能力,从而为培养外向型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财经类专业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国际商法》课程,根据有关调查,此时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总体英文水平尚未达到接受全英文授课的程度。如果硬性地让其听教师用英文讲授复杂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便会处于困惑状态,最终英语没多少长进,专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全英文授课方式就只能流于形式而失去意义。同时,采用全中文讲授《国际商法》课程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专业加外语”的要求。首先,《国际商法》课程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其主要框架是以合同法为中心,涵盖贸易、经济、法律、地理、政治、历史等多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应用课程,其目的在于学习者能够学以致用。因此,采用英文教材、运用双语教学是《国际商法》课程的内在要求。其次,根据“输入假说“,教师在授课中适当采用外文,实际上是让学习难度略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跳摘”的机会,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由此可见,《国际商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不是全英语教学难以贯彻而做出的无奈选择,而是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益尝试。

二、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

自2009年以来,笔者尝试开展《国际商法》课的

双语教学,至今已讲授四轮,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分述如下 :

(一)教学大纲的调整和教材的选用考虑到双语教学与全中文授课的差异,笔者首先对《国际商法》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针对学生专业英语词汇量较少、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绪论中增加了国际商法的历史演变的内容,通过对整个演变阶段过程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在最初的几节课里便可以掌握大量的专业名词、术语,从而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做好专业词汇储备。双语教学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选用一本合适的英文版教材。由于国内出版社引进出版的英文版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几乎是空白,而通过进国外教材成本非常高,学生难以承受昂贵的书价,因此,笔者选择了几本国内知名高校编著出版的英文版教材,尽管内容上有些过时的地方,但其文字较浅显、通俗易懂,以此切入,易引发学生对英文教材及双语教学方式的兴趣,故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二)循序渐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授受双语训练,学生刚开始势必感觉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每学期初,笔者采用较为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逐步适应后,再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英文教学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汉语、英语各自所占的比重,对于用英语解释太复杂而汉语解释简洁明了之处,则用中文讲解,案例讨论一般也采用中文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还结合使用讨论式、练习法和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提问,实在无法表达时,才用中文进行表述,然后由教师或是别的同学用英总结。此外,有选择地要求学生用英文完成部分作业;以训练其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注重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避免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三)运用多媒体教案、增大课堂信息量我校《国际商法》课每周3学时,采用双语教学后并没有增加学时,由于中英文讲授、全英的书面材料和板书增加了一道语言关,教师的授课量和学生的理解力均受到影响,故学生普遍感到授课信息量较小。对此,本人借助于多媒体英文课件的制作,预先做好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课堂上使用,大大的节省了板书时间,并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同时上课节奏亦加快,从而保证了教学进度。

三、加强双语教学

(一)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双语教学的支持力度

针对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首先应加快英文版教材的引进工作,并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旌,使学生能用上与国际同步的最新教材。其次,加强教学管理,营造学习氛围,创建校园英语环境,注重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如办英语板报、英语广播等。

(二)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授课教师英语水平一方面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外语学院进修,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语言专家进行师资口语训练,提高其英语水平和英语授课水平,并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到国外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学校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国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或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专家学者承担部分双语教学课程,通过双向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三)积极探索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双语教学也不例外。当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发展变化是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媒体化、主体化。作为双语教学的老师,应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比如采用自学一练习一讨论一辅导等方法的组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针对《国际商法》课强调案例分析的特征,积极开展活动教学,由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团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宋党育 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双语教学―以”地球科学”双语课为例[期刊论文]-中国地质教育2011(1)

[2]杨旭华.杨旭华.蒋峰岭.蒋峰岭.王万良.王万良 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上一篇: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探究 下一篇:浅谈新语法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