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时间:2022-10-09 11:36:23

初中美术教育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摘要] 美术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而且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必修课程。笔者就当前形势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美术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 美术教育 问题

美术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而且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必修课程。初中美术教育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是如此表述的:“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提高学生绘画技能、技巧的一面,也有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创作和理解以及对优秀艺术品的欣赏和鉴别,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的一面,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力、想象力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新课程改革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美术教学应该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当前形势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美术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教师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个画种的图片资料,并比较在画家笔下的各种表现手法及情形,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分析,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意识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并且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主要以具体学科的实验研究为主,而在中学美术教学,特别是在初中美术这一非重点学科中的研究与应用很少。

通过合作学习,首先,学生能树立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在合作中获得进步的持续的自我发展方法,从而能在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通过合作学习的多边互动机构,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教学体系中的各个资源,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密切配合协作的过程中达到最优教学效果。最后,合作学习不仅强化了传统教学中的认知功能,更提升了学生的品质发展,不同特点的学生通过完成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这一合作过程,其思维、辨识、分析、表达及创造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合作学习具有状态的民主性、策略的实践性、内容的可行性、任务的创造性、评价的多元性和德育的渗透性等特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能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激活他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自觉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成功的学习理论,非常值得我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借鉴。

四、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给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创设美的环境,诱发学生兴趣,节时省力,增大课堂容量,融声绘色,拓展学生视野。

对于学生,网络的最大作用就是资料的丰富性,这些资料足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所需要的底气。而且学生采用电脑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摆脱了纸张、铅笔、颜料、调色盒等繁琐的绘画工具的限制。一切构思都可以在电脑里尝试表现,随意挥洒,修改也极为方便,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个人空间、开心网等学生中广为流行的网络媒介中,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自行装饰,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有利途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来提升个人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红雷.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探析[J].文教资料,2009.

[2]胡志珉.如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落实审美素质教育[J].学苑教育,2009,(3).

[3]张学云.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4]林丽琳.初中美术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改微探,2009,(8).

[5]尹东梅.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特点[J].山东教育,2000.

[6]王玉峰.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09.

[7]王忠付.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美术教学[J].湖南教育,2004.

上一篇:培养主体参与意识,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实效 下一篇: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