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突破

时间:2022-10-09 11:01:39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突破

摘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现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高职院校应当成为重要突破口。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实效不大等问题,需要在战略规划、课程改革、师资建设、保证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突破

作者简介:阳大胜(1972-),男,湖南安仁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讲师,经济师;黄文大(1968-),男,广东南雄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党总支书记,讲师。(广东广州51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小额信贷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研究”(项目编号:10B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16-02

一、高职院校是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从1997年开始,许多高校对创业教育做了有益的自发性探索。2002年4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由自发探索阶段进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

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3年内创业率不到2%,与发达国家高达20%左右的比例相差甚大。其实,评判创业教育的开展成效,学生的态度最重要。据相关调查显示,只有2.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很好,有15.4%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有高达68.8%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不太理想。另外还有13.5%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情况,不好发表意见。[1]这组数据让人非常震惊,在各个学校竭力推进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给出的评价却如此之低,至少说明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总体而言,中国的创业教育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在大部分高校中还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结果也是乏善可陈。因此,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年)的出台,意味着创业教育从各学校的“自选项目”变成了“必选项目”,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进入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

2.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成为重要突破口

目前,我国已有1200余所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近千万,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当把高职院校作为全面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观念、创业技能的培养,及时总结经验再推广普及。

(1)高职创业教育“先天条件”更优越。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开展创业教育并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先天条件。

(2)高职教育模式“就业导向”更强烈。“就业是王道”,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关键,就业去向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教学计划编排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的课程更贴近市场、产业和岗位,更注重实践能力与实用技能,培养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创业机遇。麦可思公司对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届本科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9%,而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2.2%。[2]

(3)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实现”更迫切。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比较强的创业欲望,因为他们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有调查显示,当被访的高职大学生被问及“创业与学历关系大不大?”时,60.1%的人认为“创业与学历高低关系不大,关键看个人素质”。32.6%的人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有优势”,仅有7.3%的人认为“处于劣势”。[3]

二、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创业教育成为“点缀品”

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但是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创业教育在许多高职院校成为响应上级号召的“点缀品”。不少学校忙于机构改革、教学评估与示范立项,其内涵建设刚刚起步,创业教育大多匆促上马,形式大于内容。领导避重就轻,教师委与虚蛇,学生等待观望,使得创业教育表面上虽“轰轰烈烈”,其实效却乏善可陈。

2.形式僵化、内容单一,创业教育成为“夹生饭”

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形式大都为公共选修课、就业指导讲座和“创业大赛”,内容停留在“普及基础知识”的阶段,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忽视创业能力的培养。有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高职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主要渠道时发现,仅有5.1%的学生表示获取创业方面知识主要来自学校的创业教育,有51.6%的学生表示来自网络,20.1%的学生表示来自相关书籍,l9.5%的学生表示来自亲戚朋友,3.7%的学生表示来自其他渠道。[4]创业教育居然成为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第四渠道,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成为了“夹生饭”。

3.师资缺乏,经验不足,创业教育缺乏“发动机”

与西方的高职教育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课教师专业技能寡浅、社会经验匮缺、创业示范不足,使得“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创业教育缺乏强劲的“驱动力”。有研究者通过对创业教育发展较有特色的江苏省68所高职院校的调查表明,在课程设置方面,兼职课多、专职课少;在师资方面,兼职教师多、有创业经验的权威师资少;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多、实践少。师资缺乏问题成为该省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障碍,由于缺少创业实战经验,教师们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5]

4.投入不足,服务缺失,创业教育缺乏“保障力”

要使创业教育真正取得实效,还需要构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尤其是资金投入机制、校内服务机制和跟踪管理机制。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地通过“校企合作”借助社会资源来开展创业活动,或参加创业竞赛,不愿开放后勤资源建立校内创业基地,建立的创业基金也是杯水车薪。另外,对于学生真正的创业活动,在审批时设置诸多门槛,各职能部门互相扯皮,更缺乏后续的跟踪管理,这也是许多创业项目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突破

1.提升创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培育校园创业文化

各高职院校要深刻地认识到,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各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创业文化的培育。一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强调创业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包括校训、校风、校歌中要凸显创业理念。二是在校园形象建设上突出创业内容。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餐厅、走廊等场所悬挂宣传板,宣传古今中外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成果、经验及创业名言,对师生进行创业熏陶。三是在舆论宣传导向上树立创业榜样。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深化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夯实创业教育基础

各高职院校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设计合理的学分数和课时量,并贯穿到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去。二是突出专业特色,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三是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四是重视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优化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辅导

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水平。一是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业实践。三是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四是学校对创业型教师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4.构建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改善创业教育实效

各高职院校要解放思想,加大投入,改善服务,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一是形成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把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要理顺领导体制,明确分工,建立健全教学、就业、科研、团委、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加的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开放校内资源。高职院校要开辟较为集中的大学生创业专用场地,配备必要的公共设备和设施。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支持,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天使基金”等资助项目,甚至自筹资金,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四是加强信息服务。高职院校要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涵,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指导服务平台,特别是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开展创业测评、创业模拟、咨询帮扶。五是加强跟踪管理。高职院校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创业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4]王小军.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6).

[2]陶涛.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分析:高职高专生>本科生[N].中国青年报,2011-05-16.

[3]陶涛.高职院校就业调查:职校毕业"当老板"支持率89.2%[N].中国青年报,2008-02-04.

[5]柴旭东.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大学(研究与评价),2010,(4).

上一篇:“可编程控制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