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时间:2022-10-09 07:16:26

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逐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外汇储备庞大,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入,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同时金融市场欠发达,利率和汇率缺乏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不能自由流通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条件;限制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走出国境,在世界范围内充当一般等价物,被国外市场参与者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过程,也即“人民币由不可兑换货币通过不同阶段的可兑换,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全过程”。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化货币有美元、欧元和日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和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民币有望成为新的世界货币。一般而言,一国货币要想成为世界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发行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经济开放性程度高;金融市场化;相对稳定的币值。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人民币具有发展成为国际化货币的潜力,但其限制因素仍十分明显,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1)我国经济迅速增长。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根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2010年,我国GDP总量已达397983亿人民币,折合美元58791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也由1978年的1.8%提升到2008年的7.8%。庞大的经济规模和迅猛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强大驱动力。(2)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迅猛扩大,外汇储备庞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是一国货币流向世界的基本途径。两国贸易中一般选择出口国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计量单位,一国的贸易额越大,其货币的国际影响就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外向性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突飞猛进。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出口大国。贸易额的增加增大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需求,为人民币充当贸易计价结算货币奠定了需求基础,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推动力。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雄厚的外汇储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维持汇率稳定。(3)中国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人民币币值和汇率稳定。中国政府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对国民经济进行适时和有力的调控,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高速可持续发展,维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使其具有较高的国际信用。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实行较严格的货币管制政策,使得国内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波动均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的可信度,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4)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离不开该国发达完善的金融体系。自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化步伐逐渐加快。我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迅速,交易额大幅提升。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也逐步增强,金融市场日益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5)国际金融危机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契机。2008年9月,由美国次级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弊端再次暴露。这次金融危机严重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促进了国际货币体制的重构。同时在该危机的影响下,欧洲和日本经济陷入低迷,这些都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契机。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限制因素

(1)金融市场不成熟。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银行体系不完备,运作水平低下,不良贷款率及资本充足率让人担忧;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程度低;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不发达;金融市场主体缺乏竞争意识,风险管理能力较低;我国金融监管不健全,且缺乏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等。我国缺乏一个开发的、成熟的、稳健的金融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2)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一国经济要想充分与国际接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至关重要,二者分别由借贷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如果人为地干预汇率和利率,就会导致这些市场的供求失衡,扭曲宏观经济,制约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3)我国人民币资产项目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人民币国际流量不足。“一国货币实现完全的国际化必须以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依托。”现在我国人民币仍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在这一情形下,人民币的国际流量严重不足,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占其发行量的比重很低,这成为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查贵勇.对人民币国际化一些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2)

[2]蔡珞珈.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0(1)

[3]黄杨,杨定华.浅谈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3)

上一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一篇: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来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