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

时间:2022-10-09 06:59:36

协同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

[摘要]文章在对“协同”和“环境”内涵解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南京“打造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城市”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四条路径。

[关键词]协同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环境建设 路径

[作者简介]王平(1964- ),男,江苏丹徒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江苏 南京 2111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88004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99-02

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是727万人,但受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迟缓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空前压力。当前,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特别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就业、特别是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着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新一轮的创业高潮即将形成。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拥有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但是根据南京市人社局2011年调查,当年新增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2%,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率。为将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南京市在2012年提出把南京“打造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城市”。这在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政府、学校等各方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南京为例,探析协同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的建设。

一、协同与环境内涵解析

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没有协同,自然就不能稳定有序,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就不能稳步前进。在一个系统内,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1+1>2”的效果,即系统产生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相反,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互相拆台,不能很好协同,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形成“1+1

环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两个:一是周围的地方;另一种解释是指围绕着人的周围情况和条件,是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及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从马克思的“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观点看,任何事情都与它所处的环境相联系,任何事情都与它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交互作用。

二、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一)以创业教育内涵的视角

创业教育的内涵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经商办企业, 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另一种是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在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创业素质教育。从创业教育的内涵看,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解释,创业教育都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从封闭运作的学校教育模式转化为多方参与的合作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多方参与的合作教育模式其实质就是政府、学校等社会各方要协同加强创业教育的环境建设,建立起政府、学校等多层次协同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二)以国外协同推进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成功经验的视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立了创业计划培训中心,该中心除聘用本校教师从事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外,还建立了聘请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的制度,使该校创业教育工作得到有序开展;1999年德国大学校长和全德雇主协会提出“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口号,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校毕业生主动创业的环境,同时他们提出在今后10 年中,每届毕业生能独立创业的人数比例达到20%~30%的目标;在巴西全国设有788个接待点,为各地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协助小企业主获得项目、技术、资金和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以上这些国家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经验启示我们,创业教育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行动,需要社会外环境、校园内环境的协同配合。

三、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实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开始改善,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创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南京市2012年5月公布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遇到的主要困难有缺乏经验、资金、人脉、项目和场地等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每个创业大学生都面临两个以上的创业难题,主要包括:

第一,创业经验问题。创业经验问题是高职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意识普遍缺乏,自然也就缺乏创业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正在探索过程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非常缺乏,实践环节十分薄弱,高职生对创业普遍感到无从下手。

第二,创业资金问题。虽然有贴息贷款、免税、免租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这些资助有限,申请也不是很容易,高职生创业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和朋友。

第三,创业项目问题。由于高职院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的要求,学生专业技能没有得到足够训练,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业所必需的专业素质,高职生在确定创业项目时缺乏判断力,盲目决策必然导致创业失败。

第四,创业氛围问题。长期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有蜕变为守成教育的趋势,使得高职生缺乏创业激情;社会还没有形成鼓励大学生尤其高职生创业的舆论环境,高职生创业活动报道很少,树立的典型更少,给人造成的感觉是高职生不宜创业。根据麦可思对2011、2012届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统计,实际上这两年高职毕业生创业人数分别是本科生的2.2倍和2.4倍,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第五,缺乏协同平台。这几年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其他组织在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体制、认识等原因,在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方面还有待深化。突出的问题是政府部门、企业、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沟通平台,不能很好协同,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做法,发挥不了整体功能,导致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效率低下,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协同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路径研究――以南京“打造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城市”为例

(一)建立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机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涉及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各个方面,单靠某一方面常常力不从心。可以建立由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企业等参与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涉及的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积极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妥善处理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互通信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工作的局面。

(二)协同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外部环境建设

1.协同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1)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力度,形成政府牵头、宣传搭台、创业唱戏、全社会协同参与的大学生创业宣传格局。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形成“自主创业光荣、服务创业有责”的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大学生敢于创业、政府部门扶持创业、全社会促进创业和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2)为解决大学生创业上的困难,可以成立由企业家、大学教师、政府人员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创业专家指导团。专家指导团从更新创业理念、宣传创业政策、掌握创业程序等方面,通过电视广播对话、现场和网络咨询答疑、报纸创业讲座等形式,对创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

2.协同建立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1)建立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征集针对高职学生创业的投资不大、风险较小的创业项目,特别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的中小型科技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免费让大学生查询。为使征集到的项目可行,应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项目概况、运作方式、市场可行性、财务及风险等进行评估。同时建立对创业项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的机制,以确保项目的时效性。(2)实施创业培训补贴。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在校高职生和高职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对有创业项目的在校高职生和高职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给予部分补贴。通过培训使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创业政策,破解创业遇到的困难,提升创业信心和能力。(3)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由政府筹措成立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专项基金,对从事创业的学生,在其提交创业计划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给予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同时利用基金在一定期限内对小额贷款给予贴息支持。(4)成立专门部门或者设置专门岗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支持服务,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要简化创办企业审批过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打造大学生创业的低成本环境;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缩短大学生科研成果从研发到市场应用的路径,促进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顺利创业。(5)建立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人社、工商、税务和金融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制定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做到各部门政策的有机衔接。(6)做好创业政策的完善配套工作。包括“创业七策”在内的南京市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少,但是在可操作性上需要细化。

(三)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部环境建设

1.明确创业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具有进取心、开拓精神和开创性心理品质的创业人才,通过实施创业教育使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得到激发、创业意识得到培育、创业精神得到锤炼、创业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并带动他人就业。

2.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学分政策。学校一方面在教学改革方面制定政策,强化创业教育,另外还要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学分政策,对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同时可以实行创业学分,对参加创业实践的大学生,符合条件的给予学分;通过政策引导,使创业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3.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出真知,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创业素质的培养,必须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学校应尽可能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申报创业项目,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同意立项的在启动资金上给予支持。大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能更好地感悟创业真谛,学会在实践中总结和反思,最终提高创业能力和素质。

4.开展校园创业文化活动。(1)举办创业报告会,邀请企业家或创业校友进校园举办创业讲座。大学生通过和企业家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感受到创业成功者就在他们的身边,打破创业神秘感,纠正大学生对创业的片面认识,发挥创业者的典型作用。如此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强化,大学生创业的魄力与勇气得到增强。(2)建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并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如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或大学生创业工作坊,促进创业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3)鼓励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利用假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走访调研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业经营情况,了解社会对创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探寻创业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分享创业者的创业经验与教训,使大学生坚定创业信心。

(四)协同推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与国外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来自企业、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很多教师本身就具有创业经历相比,我国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尤其缺乏创业经历,满足不了开展创业教育的要求。因此,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应该协同推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政府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学校、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和合作,通过这个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在锻炼过程中寻求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结合点。教师走进企业,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等情况,教师在企业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理念。经过这样的锻炼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能力必将获得提高。第二,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学校要支持有技术专长的教师带着自己设计或研发的项目去创业,增加其创业实践经验,培养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创业型教师”。第三,政府要制定政府工作人员、创业者和企业管理精英等到高职院校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或创业实践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让他们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实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总之,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牵涉方方面面,仅仅依靠学校“孤掌难鸣”,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协同并予以关注和支持,只有这样创业教育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娜.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成人教育,2011(1).

[2]刘晓,肖姗.创业路上,他们这样“破冰”[N].南京日报,2012-05-14.

[3]朱卫国.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1年度报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4]朱卫国.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2年度报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上一篇: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 下一篇:短效静脉在初次妊娠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研究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