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二次充电

时间:2022-10-09 06:17:49

产业工人二次充电

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是农民工——曾经的主力。他们为世界各地的商场生产消费产品,而在十多年之前,他们的工资比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工人的工资还要低。如今,这个估计人数达2.2亿的农民工群体本身正在成为一个有实力的消费群体。

而目前,这一群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当我们引入了大量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后,原有的“只有一膀子力气”的传统产业工人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下的生产需求。但通过产业工人远程学历教育及技能提升平台的搭建与实施,可以提高产业工人的素质,实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的局面。

8月29日,山东济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为指导单位,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支持单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协办的“2013年产业工人远程学历教育及技能提升研讨会”如期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从而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目前的产业生产环境已与此前大不相同。一方面,大量国外先进制造设备、创新技术的引进加速中国开启了自己的智能制造时代,另一方面,新能源革命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让中国在许多新兴产业领域与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何抓住机遇,弯道超车已经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核心问题。

这一根本转变势必推动中国的下一场重大经济演变。

中国有大量80后、90后产业工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与高等教育、高级专业技术教育失之交臂。2012年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产业工人总数超过2.6亿,新生代产业工人(80、90后)约1亿人,但由于缺少高等教育经历,因此这些新兴的生产力量并没有发挥其全部的潜力,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实际上,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主要是因为产业工人的劳动力比较廉价。大家可以看到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主要靠制造业推动,但现在大量外资企业已经开始逐渐向东南亚转移,因为那里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

如此大环境下,新一代产业工人迫切需要通过在线学习,接受他们渴望的高等教育,实现理想;同时企业需要工人稳定、熟悉工作流程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及素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大学远程教育需要有更多的生源;政府需要产业工人智能升级,以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可以通过多方共赢的服务模式满足各方协同积极性,实现平台的持续运营。

在社会效益方面,可以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升级。这是城镇化中产业工人转为市民素质提升关键点之一,是弱化社会矛盾,打造中国梦的重点工程之一。“在信息化、智能制造的新背景下,产业工人的素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产业的素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产业信息化处处长王建伟分析称,“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没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很难适应现在企业的发展,很难适应制造业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型企业,自动化生产线非常先进,如果负责生产线的相关工人技术能力差会非常可怕,一个按键按错就会产生非常大的问题”。

一个好消息是,产业工人并不拒绝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尤其新生代产业工人对于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非常渴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乌宝贵认为,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工作也着重提出要优化产业结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产业转型升级归根到底也离不开“人”这一根本。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也就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支持产业工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

过去30年,产业工人堪称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也开始突出。从技术能力来看,中国产业工人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初级工、学徒工水平和未进行技术等级认定的人员总数超过了70%,而发达国家的高级工占比能达到15%~20%、中级工占60%~70%、初级工仅占10%~15%。

王建伟认为,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信息手段。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传统的产业工人很难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企业需要对产业工人进行培训。切实的行动起来,提高产业工人水平,可以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产业升级呈现出高新知识以及智能技术密集的发展趋势,要求产业工人不但拥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乌宝贵表示:“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不断更新也要求产业工人具备一定的适应与创造能力,因此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为培养产业工人提供更便捷有效的途径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已完成了有关项目的前期调研,完成了产业工人前期教育平台的初步搭建工作。”

产业工人培训最大的背景实际上是两化融合。利用远程教育这样一个平台,可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乌宝贵说:“产业工人远程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平台的搭建、课程的设置、包括运作的模式等各种难题,真正做起来还是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只有政府、大学、研究单位、企业等各个方面通力合作才能把这项工作推进起来。”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监兼人事经理张敏认为:“高技能产业工人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既然是财富,怎么让财富增值?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工人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云计算技术发展已经为两化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山东工业云平台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知识云”。通过建设虚拟教室为企业员工提供在线的学历教育及技能培训。平台为用户、服务提供商、软件提供商提供一种共享资源的桥梁。通过多种互动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多知识。

这一点,山东感受良多。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处长冯海英认为,山东是工业基础完善、门类齐全的工业大省。销售突破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达到了37625家,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全国首位。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1.3%,但是山东暂时还不能称之为工业强省。

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动和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是改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更改变了生活方式。“企业要想跟上这种转变发展,人才和知识是关键,对产业工人的远程教育智能提升至关重要。”冯海英分析称。

但是山东已经找到了一个破局良方。冯海英分析认为,近年来,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渗透到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当中。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日新月异。制造业中云计算的渗透率仅次于金融业。云计算已成为实现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技术。山东省有良好的信息产业布局与信息资源储备。

乌宝贵认为:“根据调查显示工业园区新生代产业工人中,已接受和有意愿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超过70%。”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新兴行业与业务发展项目中国大区经理马迁认为,通过云技术实现远程教育,从而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和能力,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手段。广东省的圆梦计划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由政府补贴大部分的学费每年支持一万名产业工人上大学,既提高了产业工人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又为广东省制造业留住了人才和技术骨干。在广东省圆梦计划中,英特尔积极帮助省团委将圆梦计划宣传推广到各大厂区现场,并协助现场的招生活动。“广东是外来务工人员大省,把外来务工人员和教育结合,有利于稳定整个产业经济,同时可以带来大面积的信息化和教育普及化。”马迁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远程教育不会因为“远程”而降低教育学历的含金量。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毕根辉表示:“远程教育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产业工人知识的提升、学历的拓展真的太方便了,会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关注受教育学生的学习进度。远程教育绝对不会是交了钱直接拿学历了事而已,因为高校绝对不会丢掉自己的牌子。”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已完成了有关“产业工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前期调研工作,并已完成了产业工人教育平台的初步搭建。该平台是通过工业云、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等新技术,集中企业、政府、高校、研究院等机构优势资源,为产业工人量身打造的远程教育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围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目标,以助力中国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整体业务素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将通过远程教育这一平台,为产业工人学习提供有效路径,促进新生代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为产业工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上一篇:群众路线视野下的城镇化路径选择 下一篇:农民工流向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