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再充电

时间:2022-04-20 12:04:52

产业工人再充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最大的软肋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方面。

9月26日,天津。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为指导单位,由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支持单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称赛迪集团)携手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协办的“2013年产业工人远程学历教育及技能提升研讨会”如期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从而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新一代产业工人,如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国家的工业转型规划提出的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中指出,当前我国工业进入到必须转型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工作也明确提出,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产业转型升级、两化深度融合归根结底离不开“人”这一根本。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及两化融合的重点所在。过去30年,产业工人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也逐渐突显。从技术能力看,中国产业工人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初级工、学徒工水平和未进行技术等级认定的人员,总数超过了70%。而发达国家高级工占15%~20%,中级工占60%~70%,初级工仅占10%~25%。

近年来,我国工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产业升级呈现出智能型、技术型的发展趋势。这要求产业工人在拥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企业产品频繁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不断更新也要求产业工人具备一定适应及创造能力。因此,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为培养产业工人提供更便捷有效的途径和平台的意义重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最大的软肋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以及工业制造业对教育人员培训的投入方面。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只需要做一件事——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可能工业化就能够实现。”足以看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重要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类科研事业单位,为推进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搭建了一个入口,把国内的一些高校远程教育的资源及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入口,让产业工人自由选择所需要的某一所高校的某一项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学历证书。同时不需要企业投入经费、时间及精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产业信息化处处长王建伟表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逐渐壮大,同时人力成本逐渐提高,现在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当前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技工荒非常严重,源自我国现代制造业细化水平提高,对产业工人要求同时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产业工人素质?远程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产业工人综合素质。”

当前制约我国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不足。我国现在是制造业大国,却并不是强国,这使得中国的产品质量在国际上得不到足够认可。用信息化手段搞好产业工人远程学历教育势在必行。

天津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邹方斌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打造高端产业、自主创新和生态宜居三个高地,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需要聚集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大军。开展产业工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借助远程教育、现场培训等方式搭建企业职业技术培训平台对于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毕根辉表示:“所有的课件都是自主研发的,目前的课件除了给成人教育使用,同时已经可以作为全日制学生的课程选修并纳入学分了。”

对于有学历要求的产业工人,可以学习到60多所有资格的远程教育大学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的资源。对于有实际技能提升要求的产业工人,可以通过其使用的技能培训课程满足其需要,企业根据需要可以自主选择。

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源培养人才,无论是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还是技能人才。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人劳部副院长程卫东表示:“企业更需要有针对性的远程教育。希望出现例如可以针对中层干部的教材及培训内容,类似曾经的厂长、经理培训,作为企业需要此类订制的培训内容。”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郭和生处长表示:“通过远程的教育方式,使产业工人利用业余时间接触系统的教育拿到学历,从行业角度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也是对过往职业教育形式的补充。轻工行业支持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产业工人的在线教育要能和行业工作紧密结合。当前高校的课程内容基础性的教育比较多。希望学习的可能可以与产业相结合,具备产业特色。在推广在线教育时,可以针对重点行业定制产业课程,这样培训会更具有时效,可以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

当前人力成本高,让企业负担员工脱离岗位培训学习有一定困难。有企业表示希望可以把企业自身的培训内容投放到平台,使员工可以通过平台学习,并希望专业院校机构可以协助改进课程内容。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新兴行业与业务发展项目中国大区经理马迁认为,通过云技术实现远程教育,从而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和能力,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手段。广东省的圆梦计划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既提高了产业工人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又为广东省制造业留住了人才和技术骨干。在广东省圆梦计划中,英特尔积极帮助省团委将圆梦计划宣传推广到各大厂区现场,并协助现场的招生活动。“广东是外来务工人员大省,把外来务工人员和教育结合,有利于稳定整个产业经济,同时可以带来大面积的信息化和教育普及化。”马迁说。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赛迪集团已完成了有关“产业工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前期调研工作,并已完成了产业工人教育平台的初步搭建。该平台是通过工业云、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等新技术,集中企业、政府、高校、研究院等机构优势资源,为产业工人量身打造的远程教育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围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目标,以助力中国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整体业务素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赛迪集团将通过远程教育这一平台,为产业工人学习提供有效路径,促进新生代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为产业工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上一篇:医者仁心 21期 下一篇:光伏告别“有形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