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必特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时间:2022-10-09 05:13:55

[摘要] 目的 观察可必特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56例,在相同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次加用可必特1/3~1/2支和布地奈德0.5~1mg,每日2~3次,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程5d;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可必特;布地奈德;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4-145-02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最易出现的喘息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1],临床喘憋症状严重,如不及时平喘处理,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改善呼吸困难、减轻喘息症状、缩短缺氧时间是治疗的关键。本文总结了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4例,其中58例采用可必特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结核感染、婴幼儿哮喘等疾病。男69例,女45例,年龄2~18个月,其中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例均予抗病毒、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止咳、镇静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次加用可必特1/3~1/2支(2.5mL:异丙托溴铵0.5mg、沙丁胺醇3mg,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生产)、布地奈德0.5~1mg(瑞典阿斯利康公司生产),每日2~3次。混合后加入生理盐水至2mL,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雾化吸人(氧流量6L/min),每次吸入15min,疗程5d。

1.3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治疗5d以内,喘憋消失、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消失,咳嗽明显减轻。好转:治疗5d喘憋好转、气促缓解、肺部喘鸣音减少。无效:治疗5d后仍咳喘、气促、肺部喘鸣音无明显减少[2]。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

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Mallory等[3]研究发现,支气管痉挛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有丰富的肾上腺素能β2受体和胆碱M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布于周围小气道,胆碱能神经的M受体主要分布在大中气道,二者与相应的激动剂结合而发挥着舒缩效应,保持气道平滑肌的张力平衡。

可必特中的沙丁胺醇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快速起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常用于喘息发作时,是首选的对症治疗支气管弛张药。其药理作用是复杂的和多途径的: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保护肥大细胞膜;抑制人体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抑制气道的胆碱能神经介质的传递;增加气道的黏液纤毛清除能力,促进气道的排痰作用;改善心血管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肺动脉高压,增加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呼吸肌的收缩力;激动肺泡Ⅱ型细胞上的β2受体,促进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及分泌[4]。但该药作用时间较短,喘息易发作,重复大剂量应用,可使气道β2受体下调,效果降低甚至出现全身副作用[5]。可必特中的异丙托溴铵是阿托品的第四代衍生物,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抗胆碱药,由于其脂溶性低,降低了黏膜表面对它的吸收及其对中枢神经的侵入性,对呼吸道腺体及心血管作用较弱,多次用药不会导致耐受。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迷走神经,阻断支气管平滑肌M胆碱受体,有效抑制气道的胆碱能神经功能,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抑制肺内活性物质的释放(如5-羟色胺),从而促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发挥解痉作用。异丙托溴铵弛张支气管作用弱,起效慢,但可持续较长时间。因此两者联合治疗可以作用互补,迅速有效持久地解除支气管痉挛。

在对RSV感染T细胞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中,人们发现虽然大部分病毒一般都引起Th1型反应,而在RSV阳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RSV特异性IgE及IL-4、IgG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反映出RSV急性感染期,Th2型反应占优势。对RSV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多形核粒细胞所占比例高,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明显高于RSV上感患儿及无喘息的RSV感染患儿的水平,提示除T细胞外,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发病机制中也有重要意义[6]。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予以远期气道超声雾化蒸馏水激发试验,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儿,提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性[7]。可见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与哮喘很相似,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减少反复喘憋的发生。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用1%~5%溶液雾化吸入后即可到达全肺,其抗炎活性是氢化可的松的600倍,并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能抑制气道炎性细胞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同时具有抗过敏作用,并可收缩气道血管,减少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可以达到平喘、改善通气的效果,缓解喘息症状。

本文资料表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三药联用,既能扩张气道,又能控制毛细支气管炎症,而且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减少全身应用激素,降低了激素不良反应。婴幼儿不能主动吸入治疗,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进行被动吸入治疗,患儿耐受性好,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简便,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2]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59.

[3] 王晓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进展[J]. 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3,20(5):238.

[4] 愈善昌,盛锦云.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在儿童急性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J].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3):258-261.

[5] 郭雪君,邓伟吾. β2激动剂在治疗哮喘中存在的问题[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4):203.

[6] 吴希如,李万镇. 临床儿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61- 1264.

[7] 罗运春,陈小芳. 毛细支气管炎远期气道超声雾化蒸馏水激发试验:附23例报告[J]. 临床儿科杂志,2000,18(2):125.

(收稿日期:2010-03-0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不稳定型心... 下一篇:1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