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城市布局研究

时间:2022-10-09 05:09:48

基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城市布局研究

摘要:城市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载体,城市布局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城市布局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基于城市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城市布局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自然环境;生态城市;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冬夏气候差异明显,只有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合理考虑城市布局,预留出城市风道,保证夏季加强城市通风散热,降低热岛效应,冬季能够以风力带走城市污染物,保证城市的大气质量。同时,还要以建筑的合理布局在冬季时减少冷空气渗透,从而减少燃煤和能源消耗,提高城市居住的舒适度。

一、符合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建筑布局的意义

1、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建筑是城市的不动产,使用时间较长,如不进行科学规划必然会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结合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科学进行城市布局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只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城市布局规划,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科学利用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二、基于自然环境合理进行城市布局的措施

1、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城市自然环境相适应

在城市布局规划设计中,要与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和内在秩序相一致,与所处地区的空间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在城市布局规划中,要综合考虑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体现布局规划差异性和个性。具体来讲,城市布局规划要综合考虑地区季风特征、地质特征、地形特征。季风特征就是冬夏季的风向、风力差别等,因为城市建筑布局影响到风道分布,对于夏季城市通风降温,冬季通风疏散空气污染,以及冬季防风保温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地质特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建筑的高度和抗震级别;地形特征决定了城市建筑的布局形式,不能随心所欲的布局。同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要以城市个性化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实现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

2、城市建筑布局规划与建筑规划基础调查工作相结合

合理的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必须是在客观分析实际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进行城市建筑布局规划时,要通过实地调查摸清城市所在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未来前景,明确区域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自然等方面的信息资料,结合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专题研究,从而为城市建筑布局规划提供可靠地信息依据。对涉及城市布局规划的资料,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论证,找出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差距,抓住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对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阶段预测,为城市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3、依托城市环境条件科学进行建筑选址、建设

一是城市建筑的选址、布局和风向设计,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物要选址在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布局,有利于建筑充分吸收太阳热能,并减少因冬季风造成的建筑热量损耗;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要合理设计建筑群布局,使街道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基本一致,并做好城市路网、城郊空地、广场绿地和开敞水面等设计工作,在加强通风散热的同时,强化城市内部不同区域间的热交换,促进热量的流动和释放。二是城市建筑的体形、朝向、间距设计,要适当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因为建筑体形系数越小,越有利于建筑保温避风,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但过小的建筑系数会造成建筑物通风采光不好,影响建筑物使用。所以,要在保证建筑物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以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热交换。在实际建设中,一般采取减小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增加建筑层数或组合体等方式以及选择长条形建筑物外形等措施来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朝向对建筑节能也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城市建筑一般采取南北朝向,方便冬季增加室内光照,有利于采暖,从而降低能耗;南方炎热地区城市建筑则要结合地域特点,处理好建筑物与遮阳和季风风向的关系,以达到通风散热降温的目的。三是城市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城市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外墙、屋面、地基、门窗或架空楼板等,要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冬季防风能力,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环保性能、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建筑室内居住舒适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采用多种复合节能材料、采取建设新技术等手段,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建筑冷热能耗,提高建筑防风和节能效果。

4、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城市建筑群

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城市建筑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夏季通风散热,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可以合理布局城市建筑群,基于风压差是居住区主要风源的实际,在满足建筑基本光照和通风要求的基础上,在建筑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建筑群间隔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因此,要使建筑群保持一定距离,朝向夏季风主导风向,以错列式进行布局。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简要分析依托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建筑规划布局的意义,结合城市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建筑布局规划基础调查工作和建筑节能措施等对如何依托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建筑布局工作进行了论述,从而对城市建筑布局规划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究。

参考文献:

[1]郑强,朱继业,王腊春.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途径[J].四川环境,2005(05).

[2]官卫华,何流,姚士谋,叶菁华.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01).

[3]于海兰,付永胜,陈攀江,易志刚.成都生态城市建设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07).

[4]张林英,周永章,温春阳,邓国军.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生态科学,2005(03).

上一篇: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沥青路面质量 下一篇:基于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