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时间:2022-10-09 04:55:30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摘 要: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进行研究,探索出有效互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互动

一、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

师生互动属于人际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因为教学本来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一方面,它涉及师生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也关注师生间相互作用导致的彼此行为与心理的改变。

思想品德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采用双向沟通等开放的授课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师生之间形成的平等交流畅所欲言互相学习与彼此提升以实现特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激发课堂的活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思想品德课的知识,使之在记忆中再现这些知识,并能够在生活和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才是达到“知识理解”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提倡师生是教学活动中平等的成员,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2.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肩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重任,“会思考、会思维”成为了此科目对学生的一大要求,让学生如何“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是重点之一。行为科学研究也表明:和谐、和平、平静并不一定带来好的行为结果。思维火花的碰撞并不发生于平静的课堂,只有师生互动的课堂中才有可能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在此过程中交锋,形成新的观点,以体现思维品质的历练。

3.有利于激活思品课堂活力。

所谓的课堂活力不仅仅指课堂氛围的活跃性,更多的是指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思维的活力,能够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提升课堂质量,最终实现课堂三维目标。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体充分体现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主动参与到课堂的主人;有活力的课堂是合作分享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协作的关系,在共同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活力的课堂也是开放的课堂,课堂不是封闭的场所,没有封闭的观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合作学习,真正体现其主体性。

三、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互动形式单调。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从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互动和教师个体与学生全体互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教师习惯于教师个体与学生全体互动,整节课几乎没有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互动,表面上气氛非常活跃,实际上教师并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

2.互动内容狭窄。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活动方式,其互动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现行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视为促进认知的辅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教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

3.互动深度不够。

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主要停留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将互动变成了师生之间的一种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知识信息传递,在学生中可能引起的反应已是预知的,由于互动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极容易产生学习疲惫感。这对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四、促进思想品德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1.互动目的要明确。

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有价值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处境研究、录像观看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考虑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即活动设计的目的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避免形式化,摒弃为活动而活动。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需从这一理念出发,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2.互动要适“机”。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教师要通过符合实际的情境创设、水到渠成的引导、潜移默化的感染、画龙点睛的点拨,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思想品德课教学带给他(她)的影响。

3.互动情景要得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堂教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互动情景的创设,应是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普适性的、贴近学生的、真实的、普遍的、日常的、现在的生活,能体现教育意图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够发挥价值教化作用的和引导学生创造与发展美好生活的“生活范例”。

参考文献

[1]叶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张淑君.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

[3]王红霞.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 下一篇:如何利用校园文化渗透生活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