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9 04:44:48

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医药专业成为留学生学习的热门专业。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66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情况,并据此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注重中医词汇、文化、思维的导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望对中医药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医药专业留学生 动机类型 教学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增强,中医药专业成为了来华留学生学习的热门专业。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66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情况,针对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特点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望对中医药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一.理论基础

著名学者刘在其著作《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说:“不同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对语言本质特征和对语言学习规律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对教学规律有不同的看法。”[1]由此可知,在何时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是受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影响的。笔者认为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法主张以人为主,并且有“发生认知论”和“发现学习论”坚实的理论基础,符合当今时展的大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的认知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强调观察、思维想像等活动;要求教师要精讲多练,重视有意义的练习反对机械模仿;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际性言语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性能力。[1]

二.针对学习动机特征的教学策略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中医专业留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显现出“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的综合性特征。学生有着极强的融合型动机表明其想融入到中国生活中去,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更加直接地展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引起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帮助学习者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2.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在问卷中题目25“学好其他专业,如医学”所占的比重为54%。由此可见,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学习汉语的目的性更强――运用已掌握的语言,学习中医专业知识,参与临床试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而实际运用必然要求情境的真实性和自然化,如:购物、换钱、医患交流等。总之,要将语言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而不能是一味地脱离现实只进行机械枯燥的操练。

3.强调中医词汇、文化、思维的导入

针对中医药专业学习者目的性更强这一特征,笔者认为中医词汇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中医词汇专业性较强,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加强课前课后的准备复习工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调动起记忆、思考、想像等能力,为其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医药专业留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想要在中国旅游生活,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具有长远性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密切相关。因此,他们需要更多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的摄入,中医知识具有模糊性,而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中医感性化的一个提升,了解中医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帮助其日后更好地进行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医文化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强化了学生的融合型动机,有利于促进学生汉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而言,阅读能力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技能。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古书古籍,这要求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对古汉语的理解和掌握。[2]在汉语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古汉语的阅读、理解。

5.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在问卷调查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专业留学生并不倾向于“出国”和“学习成绩”这两项动机。这表明学习者对于汉语的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为了成绩而学,为了出国体验生活而学这一阶段,他们更多地是为了日后个人的发展以及家庭、国家的发展。对于汉语的学习,他们有着更为深刻的学习动机,其目的也更具长远性。因此传统的“一张试卷定天下”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中医药专业的汉语学习者了,据笔者了解大多数留学生对于考试都存在着畏难情绪,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不仅使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降低而且还会引导学生做出不合理的学习方式――为考试而学习。这样不仅背离了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而且还有可能会引发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厌恶情绪。因此,教师应丰富考核方式,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动手实践能力、交际能力都可以作为考核方式,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6.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情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汉语学习热情。在调查中,学习情境对于中医药专业汉语学习者的影响数值达到了257。因此,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教师应选择专业性教材,如:《中医汉语》,教材中生词量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编排。[3]同时,良好的班级的管理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前提,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制定班级规则,并严格遵守;同时要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对于敏感的政治问题要谨慎回答或者避免回答。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因纠错过多而使学习者失去学习信心。

三.针对不同因子与动机类型关系的教学策略

1.针对不同性别的教学策略

由于女性的学习动机普遍高于男性。女性在学习汉语时的学习动机更为充足,其努力程度也可能比男性更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男女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以强带弱;也可以采用男女分组竞争的方式来激发不同性别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的作用。

2.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教师可分班教学,这样既便于管理和布置教学任务,又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值得注意的是,中级水平的学生在经过了初级阶段的学习后大多进入了疲惫期或者产生了高原反应,学习动机减弱。对于该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密切关注其日常行为变化,尽量避免有错必纠,防止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带动其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笔者针对于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特征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专业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256.

[2]王忠一,薄彤.《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汉语课堂中教学方法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2):116.

[3]车娜.《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学策略》[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18.

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面向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JA740001。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上一篇:支架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