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动”

时间:2022-10-09 02:56:26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动”

【摘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使课堂上很“静”,但死气沉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就让他们消除顾虑,“动”起来。不仅要动口,还要动脑、动手。通过一系列的“动”,使学生们在“动”中认识、感受、体验、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43-01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奏、演唱,最终目的是为了听。因此听觉在音乐欣赏中是最为重要的基础。然而,音乐欣赏不只是单纯的听,而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特殊的思维,一种审美活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常采用单纯地听音乐,听教师讲解的方法,教师为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虽然“静”,但却死气沉沉,学生感觉单调乏味,越听越没有兴趣,没有意思。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更谈不上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了。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育理念。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就要改变单纯从听觉欣赏音乐的传统教学摸式。现在的学生,情感丰富多彩,但表面上却含而不露,不好意思当众表现,爱面子,怕别人笑话,怕出错,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教师要带头表现,消除学生的顾虑,激发学生“动”的欲望,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把视觉与听觉、动觉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多种感知通道参与音乐的感知和体验积极思考,从而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1 在音乐欣赏中动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由于音乐的运动、节奏与人的心理活动、感情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容易引起共鸣,所以说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情感的直接载体。音乐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是情感上的反映,如愉快、悲伤、愤怒、激动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态度的反映,如喜、怒、哀、乐等。因此,音乐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他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它以最善于打动人心,激绪而著称。因此,欣赏一部作品熟悉它的主旋律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唱一唱音乐主题。对于简单的旋律,直接让学生视唱曲谱;有一定难度的旋律,让学生随音乐模唱;难度较大的旋律由教师教唱,通过不同的方式的唱,使学生熟悉音乐主题。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共同来塑造艺术形象,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综合艺术形成之一,歌词使音乐在内容的表现上更直接、更具体,而音乐使歌词更形象、更生动、更具艺术感染力。一首好的歌词,在我们朗读它时,节奏铿锵,声韵动听,富于诗意及音乐的韵律美,会令人内心产生一种歌唱的要求。所以,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深入体会歌词的意境是欣赏歌曲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每次欣赏乐曲或乐段之前,教师都要巧妙地设疑,启发式地提出一些具体地、有所指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细心聆听音乐、注意音乐,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共同提高。教学中要多问为什么?诸如为什么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这段音乐是悲伤的?欢快的音乐速度和力度与悲伤的音乐速度和力度有何不同?这个主旋律是何种乐器演奏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畅所欲言,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感觉就怎么说,让学生真正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走进音乐,感受音乐,思考音乐,在音乐中寻求答案,使问题得以解决。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比较,然后派代表发言。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2 在音乐欣赏中动脑

音乐是最能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的艺术。音乐自身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非常适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可激发学生想象的情境,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幻灯、电视、多媒体等现代视听设备,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达到视听结合,声像直观。首先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欣赏教学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靠教师教是教不会的,教师只能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启发学生去联想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启发学生把听到的音响同生活中的相关形象和意境相结合而展开广泛的想象,教师的作用仅在于启发引导,而不是强迫、代替。教师对音乐的提示,不应该是音乐含义的解释,不应该是对音乐的具体描述,而应成为将思维引向恰当方向的手段,对作品的情绪感受、体验,应由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自己做出判断。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促使音乐感受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活动中得到发展。其次,引导学生即兴创作,它的目的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自信去进行音乐探索、体验、自行设计音乐或动作,哪怕是比较简单的。教师作为引导者,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在音乐实践 探索、发现、掌握和创造地运用知识。即兴创造本身也是一种音乐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从模仿开始,从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充分地体验、到有个性地创造,逐步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学生们面对挑战,需要勇气和自信,内心会充满创作欲望,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具体的即兴创作活动有;用简单的节奏型或旋律短句进行口头创作。可分组进行接龙游戏,节奏重组,为节奏配旋律,为旋律填词,为歌词配旋律等即兴口头创作活动。

3 在音乐欣赏中动手

欣赏音乐时,人体感官除了听觉和视觉活动外,还有运动器官的活动,音乐节奏的长

短交替、旋律起伏和抑扬顿挫,都与“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欣赏音乐时,根据不同的作品,适当引导学生随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律动,用身体动作对音乐要素加以体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拍手、拍腿、拍肩、跺脚、拍桌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领、学生模仿或由学生领,大家模仿,也可以分组给不同的节奏设计动作,聆听音乐时分别用动作表现 。这些方法可使学生精力集中地听辨音乐,兴趣盎然地参与音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总之,教师的教学观是教学思路的决定因素。要使欣赏教学受到欢迎,就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动”起来,在“动”中认识音乐,在“动”中体验音乐,在“动”中理解音乐,在“动”中鉴赏音乐。让美好的音乐与他们终生为伴。

参考文献

[1] 曹理,裴言主编.《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

[2] 李凌,赵风主编.《世界音乐教育集粹》.

上一篇:怎样进行素描教学 下一篇:“情绪辅导”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