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10-09 02:53:53

初中数学教师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针对以往教学的弊端,新世纪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师结合教学评价新理念―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应不断促进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完善。其中,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完善备课,在备课中充分考虑、统筹安排知识与教学环节,不断促进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备课要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73

备课是教师依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能力,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计划安排和设计准备的过程,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备课环节,积极备课。那么,为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以此保证备课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充分认识备课的重要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充分认识备课的重要性,只有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备课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备课环节,做好备课工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新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基本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新教师对备课极为重视。但是,由于教师教学内容多年变动很小,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因此会忽视备课的重要性,忽视对教案的完善和补充。这样一种现象普遍发生在新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之后和老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育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对学生基本解题能力要求比较低,因此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比较低,故此,部分教师过分相信自己在教学中的应变能力,过分相信自己的授课水平从而降低对自己备课的要求。这样忽视备课的教学认识是教学的大敌,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不论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多么扎实,对教学多么熟悉都不能放松自己对备课的要求,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和教学模式,为教学顺利开展做好基础工作。此外,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过程,比如说,通过熟悉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通过钻研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并转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通过研究教学目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对备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视备课的必要性。

二、明确备课要点

备课内容需要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安排,大体说来,数学备课要求教师从三个方面组织备课:一是学生学习能力、二是教材内容、三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而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需要教师首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选择何种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来合理选择,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是备课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对教材进行钻研,研究教科书以及教学参考书,了解教学目的和要求,对教材进行充分全面的把握,对重难点进行重点标记和充分准备。一名合格的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必须做到“懂、透、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就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如何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起疑问、引起动机、启发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利用直观教具为学生感知新教材创造条件;如何对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和练习法等众多基本教学方法进行取舍。

三、加强教案的补充与完善

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所要传授的知识了然于心,由此导致部分教师忽视教案的完善与补充,多采用复制以前教案的方法应付检查,这样的教学态度和工作方法是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质量的。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内容是重复的,单一的,但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学生却不是永恒不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用不变的教案为不同的学生授课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既要汲取以前教案优秀的内容,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和补充教案,及时弥补教案的不足。比如说,课堂是活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的状况,教师在随机应变之后需要对自己的备课进行反思。可以说,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既是偶然的也是可以预测的,因此,教师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应该及时对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记录,并对教案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备课工作,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备课与教学计划相统一

教师备课时需要科学处理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在学期正式上课前需要做好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在学年进度计划下合理安排单元学习计划和课时学习计划,由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整个学年的教授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具体到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时就会将本节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进行联系和补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知识结构的统筹考虑为学生巩固已有知识点以及激发学生将来学习兴趣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备课内容的安排需要与教学计划相统一,与学生知识结构相联系,从而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教学工作是由多种因素和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需要预习、听课、练习、复习与自我检查,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需要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学业成绩测评等环节。因此,教师要想做好教学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而备课是第一环节和最基础的环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备课,并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明确备课要点、加强教案的补充与完善、做到备课内容与教学计划相统一,从而有效避免在备课环节出现教学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

上一篇:浅谈语文的学习方法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师――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