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09 02:30:39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

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加大,也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对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做好施工现场监督是安全监督管理的重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管;管理

1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建筑具有周期长,施工现场复杂多变、人员的流动性等特性,所以建筑施工现场是事故多发地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这直接关系到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的高低,与国家和人们生命的财产安全有密切的联系。企业需要秉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在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建筑施工。

2建筑现场施工特点

我国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地点,但是在施工现场集中了大量在施工人员,存放这许多在施工临时设备,临时设备以及施工材料,因为是危险高发之地,这样的环境促使建筑现场在安全监督管理难度加大,更加的复杂以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建筑施工现场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2.1建设施工大,规模增长速度快,危险性较大

我国建筑业具有建筑工期长,产品体积大,施工现场人员多且流动性大,设备机器也较多的特点,这种复杂的情况会一直持续,也许几个月或者几年甚至更长,直到工程建成,目前,漏泄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逐渐增加,尤其近年来增长速度比以往都快许多,近几年每年的产值增产速度保持在10%左右,建筑规模从小变大,建筑物从简单底层向复杂高层转变,施工现场渐渐的变得狭窄,吊装量、垂直运输量以及平面立体的交工作量都在逐渐增加,施工难度和危险性与之成为正比,也在不断的增加。

2.2建筑投资主体成为多元化,施工现场管理专业化,管理难度较大

私营、股份制、个体工商户以及外商投资等是目前我国建筑业的投资主体,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集体和国有经济,建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增加了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一些投资主体没有按照合法流程进行投资,在施工过程中有意规避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没有目的性的开工建设。另一方面,我国工程建设在生产过程中,监理、总包、分包、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等都有着详细的分工,这导致了整个过程中管理程序复杂和管理职责界限不明确,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范围,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易导致管理力度的降低。

2.3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低下,培训工作在于形式

由于建筑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丢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致使许多的人员不断的进入建筑行业中,参与工程建设。这批工作人员主要由农民工组成,农民工占据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比例的绝大部分,甚至在有的施工现场90%工作人员属于农民工。但是农民工不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缺乏安全意识,防护技能低下,缺乏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同时由于受到了建筑行业工种协调和人员流动的影响,施工企业内各种安全教育、宣传和培训都逐渐流于表面,一些建筑施工安全的具体规范,安全标准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不符合施工要求。建筑工程的操作流程、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远远低于我国法律规范的要求,使得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实行。

3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建筑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认知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缺位,没有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出现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效率不高,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处理不力,导致违章、违规、违法的行为经常出现,不能够从根本上制止不安全行为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危害。

3.2安全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企业是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资金投入主体,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安全负责,加大资金和精力的投入。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盲目降低安全资金投入,没有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必要的经费,出现安全措施得不到资金保障,一些区域甚至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装备,还有些企业使用伪劣安全保护装备,这些都会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为重大安全事故埋下祸根。

3.3监理工作不到位

当前建筑市场还存在监理工作体系不完善的地方,普遍存在监理人员的职责履行上的问题,经常出现一个监理人员监理数个工地,一个总监指导几个工程的现象,这会导致监理人员监理职能的下降,属于监理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职责就无从谈起。当下还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监理人员对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法规、相关技术存在着不熟悉和不了解的问题,导致他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确定,也不能快速纠正,还不能迅速排除,极易将隐患积累,进而爆发更大的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

4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4.1加强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

加强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监管方应当充分认识到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属于监管的范畴,对所有的工程一视同仁,不得有例外,对于有意逃避政府监管的施工方一经查获,必需采取严厉处罚,确保每个施工项目都在政府严密的监管范围内。针对开发区或者是偏僻小地的建设项目要重点加强监管力度,督促其按照规章制度依法办理许可证,牢把质量关。

4.2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建筑工程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必须要使施工单位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施工单位要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价值,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投入,以扩大对安全防护工作的支持,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建筑工程施工时,管理人员应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掌握各工种和各工序的安全防护要求和危险系数,购买足够的防护用具和防护设备,在重点施工部位应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语,负责特殊工种和危险工序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才能上岗,佩戴好防护用具后方可施工。

4.3切实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这方面一直存在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将会从根本上制约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任务的完成情况,这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缺乏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因此,建筑安全监督人员应当有目的的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做到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监督,用技术知识指导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达到事前干预安全生产的目的,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有关部门应当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与此同时,要注重检查监管人员的工作情况,确保每个人都能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监管工作。

5结语

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的保障。为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一定要制定合适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对安全监督工作的控制力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各个阶段的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供员工的防护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涛.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建设,2012,11(9):163-164

[2]徐俊.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经营管理者,2010,(12):155-157

上一篇:D―二聚体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建筑幕墙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