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的现代诗言语教学例谈

时间:2022-10-09 12:42:56

基于学情的现代诗言语教学例谈

摘 要:近日参加了全国现代诗教学研讨会并组织策划相关主题的教改行动项目,致力于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反思总结,希望能形成一种基于学情的现代诗言语教学应用方式。论述亦基于学情,从培养学生对现代诗语言的敏感性,积淀对现代诗语言的鉴赏力,创生现代诗语言的自主表达三个方面,论述新诗的“言语教学”。

关键词:基于学情;现代诗教学;言语教学;敏感;鉴赏

2013年年底,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现代诗教学研讨会,聆听了专家的讲课和讲座。与此同时,也在本区域组织召开了以“挖掘现代诗歌教学价值,呵护学生诗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两次会议都尽心于现代诗课堂教学实践基础的反思,致力于现代诗教学方法的研究,以期唤醒师生心中的诗心、诗性,生成对诗歌的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热爱,一种惊叹。下面结合两次会议中涉及现代诗言语教学的片段来探讨如何从学情入手,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语言的精辟隐秘处,启发学生的言语智慧和言语技巧,从而在言语实践中获得言语领悟力,习得言语发展力。

一、朗诵研读中强化对现代诗语言的敏感性

童话作家金波认为,诗歌对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品位非常重要,“读诗的时候通过联想和情感的共鸣,可以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感”。怎样可以不需要任何注释和解说,能让学生第一眼看到便能让人心动,第一遍读过便会过目不忘,让人不由自主久久玩味,进而仰慕陶醉于诗歌的魅力?

1.诵读涵泳。诗讲究炼字,寥寥数语却琅琅上口,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潘老师在指导朗读《三原色》时通过音调的高低升降、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展现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鲜明反差,将成人思维与儿童本真作对比,可谓抓住了本文意蕴。

2.填补空白。一首诗全部的语言符号是由特殊具体的语境决定的,词语符号一旦进入语境,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独立意义,选中的意义可以是离主要意思很远的暗示意义和联想意义。诗歌的言语教学可以尝试挖空其中的字词,并请学生自行填空,要说明填写此词的理由,再由老师公布原作,并说明作者使用此词的意义。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生活认识,会生长出不同的阅读体验。温州外国语校长金戈老师曾执教了一节让孩子与“缪斯女神”亲密接触的《轻叩诗歌之门》的专题课,让学生捕捉感觉入诗,填补顾城的《感觉》: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一个。巧妙而敏锐地逮住学生对诗歌的敏锐感觉,通过理解诗歌其中包含的情愫意味,细细揣摩,深究其意。“鲜红”和“浅绿”的孩子正是诗人将感觉语词化的结晶。

3.巧连虚实。诗歌中可以让读者不断品味的是诗隐含在背后的未言之情,未说之意,达到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虚”的背后往往是最令读者动容的地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虚处不断流连徘徊。

二、比较品评中积淀对现代诗语言的鉴赏力

比较品评是语言学习形式中最常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品评的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的魅力,极大地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探索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较为丰富的语感图式。”

1.还原对比。假如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能够把作者所有的草稿、修改之处进行还原,他省略了什么?为什么要省略?他修改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在对语境的还原中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感悟、体验、理解,恢复言语与语境的联系。

2.陌生化表达。鉴赏现代诗一定要让学生去理解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进而培养自己对诗歌言语的感悟品味,揣摩诗人的内在情感和语言用意,与诗人共鸣。本市现代诗研讨会上,一位老师执教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通过捕捉第一节诗中“变形扭曲的形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等,渲染悲伤痛苦的情调,体会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挚爱的深度。

3.寻找缝隙。走进诗歌语言的自相矛盾处,或者寻找文本跟我们的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会有所发现。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言,关注文本的“无理而妙”与“有理而趣”,抒情诗“越是自相矛盾,感情越是强烈。”

三、变式运用中创生现代诗语言的自主表达

学生通过鉴赏品读,“在语言中走个来回”,潜移默化地将隐藏在诗歌言语中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融入自己的心田,然后,需要模仿书写促言语习得,从而实现言语的创造性。

1.模仿创作。模仿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不论散文、小说还是现代诗皆如此。读了许多诗歌后,可以用既定的诗歌形式进行仿作,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个性化表达。诗歌的创作过程是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极富想象创意的旅行。丰富而创意的想象、非常态搭配的言语形式、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格、带有时代标记的鲜活语言都可以激活引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诗歌的表达更具个性、胜人一筹。

这种创作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感知、挖掘、体味、鉴赏、书写带有情趣与哲思的语言,使诗歌与少年心灵相契。

参考文献:

[1]孙敏强.诗意・诗心:观照中国古代诗人审美追求与心灵的历史[M].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2005-06.

上一篇:结合农村职业聋校实际开展实用技能教学的实践... 下一篇:点皴法在山水画中的应用